标题:地藏菩萨就在我们身边-感应集(捌四) 之二 内容: 地藏菩萨就在我们身边-感应集(捌四) 之二 吾生何幸! 得 大愿地藏王菩萨 化身点化! 周杨慧卿(二)是年八月某日某时,五儿春塘果然出生,生下来便静静地睡,未闻啼声,母子也都平安。 二十六年正月,小女春垣生,我患腹膜炎,情势颇剧,医治月余,始转危为安。 这些事实,和老师父当日所说的话,都完全符合。 抗战军兴,匆促离京返赣。 二十七年一月,外子奉部令兼长国立第三中学,举家由瑞金迁居贵州铜仁。 三十年春,外子转任考试院参事,到陪都重庆去了,我母子仍住铜仁。 我想到我婆婆弃养,将近十年,心里非常难过,一想即哭。 是年九月,我四十初度后,更加想念,常常想报婆恩。 有人说,想报婆恩要拜佛,念血盆经。 道教万飞云女士说她来教我念,但要拜她为师。 不知怎的,我不大愿意,三推四约,终究没有去她家。 三十一年三月间,一夕梦见两巨僧;甲披袈裟,偏袒右肩,两耳垂肩;乙穿海青衣,均跣足。 乙进门,呼我姓名,问我藏汉柏所制之罗汉珠尚存在否? (此为外子视学河南时在嵩山中岳庙老僧处得来的)。 甲说:「你不要著急,将来有机会,我为你介绍介绍。」我不知介绍甚么,只随口说:「请师父留心。」到了六月十九日,在铜仁东岳庙作观音会时,忽有人高声说,「皈依三宝」,「皈依三宝」,说了三四声。 彼此问谁说的话,都说听见了,但不知为谁,又不知何谓「皈依三宝」。 后请示于宽岸师,始略知三皈依之意义。 我等请求皈依,他又不愿,说:「抗战期间,逃难不暇,皈依甚么,将来到普陀山去皈依好了。」再三请求,他才勉强答应,说:「我是不愿你们皈依,恐怕佛菩萨要你们皈依了。」于是临时草草,举行皈依仪式。 这是我皈依三宝之始,四十岁以后会信佛学佛,于此已经证验。 但老师父数年前所说的话,当时却已遗忘,没有忆起。 皈依后,宽岸师教我念大悲咒。 再请教念《金刚经》,他不肯,说:「你不懂,何必念。」一夕,梦一老和尚教我念《弥陀经》。 念完后,见有船自空中飞过,我惊问:「船何以会飞?」老和尚说:「这是不易见之物。」再看,则飞船不见,老和尚也不见,手中仅有弥陀经一卷;及醒,则弥陀经也没有了,细想老和尚的容貌神气,和在南京寓所遇见的,十分相像。 自此以后,便常常忆起当年的老和尚了。 次晨,宽岸师来,我以昨晚梦读《弥陀经》之事告之,并询何谓《弥陀经》,承他约略的说明了一下。 是日下午晒书,堰儿发现张默君先生印赠之佛经一本。 (南京的书籍均未带出,此本不知如何夹了出来,也是殊胜因缘)。 《金刚经》、《弥陀经》、《无量寿经》、《心经》、大悲咒等,都汇列其中。 我欢喜踊跃,遂发心念经念咒,早晚有常课,乐此不疲。 外子于抗战期间,发心念《诵摩利支天经》,周少犹老居士则函嘱念诵弥陀及观音圣号。 至重庆后,亲炙戴季陶先生,受其影响,信佛之念渐坚。 选择若干佛经,先行圈点,后寄至铜仁给我。 在南昌家设佛堂,常和我共同瞻礼。 来台后,因龙健老之介,同皈依南华虚云老法师,并同为李老居士雪庐师之常随弟子,听经学佛,颇能精进。 这是他学佛因缘之大概。 四十二年七月,地藏王菩萨圣诞,雪师以地藏王菩萨像数十帧赠外子。 我看见像中衣冠珠屦。 与二十四年南京寓所见之九华百岁老僧相仿彿,不过面貌较为年轻,手中多一锡杖而已。 于是,回想以前所谈示所证验之种种事实,原原本本,告诉外子。 外子悚惕跃起,谓:「如此希有灵迹,当系地藏王菩萨化身。 为何不早日告诉我? 使我负罪至今? 为著你发菩提大愿,我亦知止有定,一德一心,随同修持,这不是你已度我助我吗?」因此,恭敬礼拜,深切忏悔! 十二月间,台中宝善寺请白圣法师讲《地藏菩萨本愿经》。 法师系在九华披剃的,讲经时,常谈地藏王菩萨示迹故事;经中亦屡言供养瞻礼之道,或造塔寺,或塑画像,或燃油灯。 因念及前尘往事,亦本本原原,详以奉述。 讲经期间,我曾问九华有无如此神采年逾百岁老和尚? 法师说:「我在九华多年,百余之老和尚,从未闻未见,此定系地藏王菩萨化身。 他拿著一本厚册给你看了烫金的封面几个大字,不肯打开来给你写捐,行步又那样轻飘,这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示现。 地藏王菩萨常有化身出游的灵迹,附近各处的人,多能津津乐道。」经此一问,可以说是得到了个相当可靠的比证,即可以证明十八年前之事迹,迥异寻常! 证明地藏王菩萨之化身,不可思议。 当时「肉眼不识圣人」,「肉眼不识佛菩萨」,致错过人生难于遭遇之机缘,未能多问因果,多请开示;而且冒渎尊严,致获罪戾;真是悔之已晚,百身莫赎! 于是,外子和我,敬谨于宝善寺地藏王菩萨座前,献供清油廿斤,聊偿区区夙愿。 「至诚恳恻,等一痛切;五体投地,求哀礼忏。」容俟海宇澄清,当更偕诣九华山上,「悲恋瞻礼」,以祈遮止业障,回向法界也! 日月居诸,自去岁礼忏迄今,又倏将一年了。 谨略记其本末,坦白忠实,以告同修。 并恭引《地藏菩萨本愿经》之见闻利益品中,世尊偈云:「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 发布时间:2024-05-18 09:46:4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