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因法师:怎样化解求不得苦_如何脱离求不得苦 内容: 人生在世有快乐,也有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不如意,事与愿违,现实与希望有距离等。 佛家称这种不快乐为求不得苦。 俗语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人的欲望和诉求往往是进取的动力,一旦欲望与现实有差距,就可能求不得,变得很不快乐,令人产生苦恼。 因此身在福中要知福,懂得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的事业和生活。 这样才不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活得快乐、自在。 陷入求不得苦的张先生张先生出身寒微。 赤贫的童年生活,令他感到很自卑。 邻居的嘲笑,同学的取笑,常常让他伤心。 他很在乎别人的态度,甚至路人一个不同寻常的眼神,也会让他难过半天。 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决心要出人头地,跟鄙视他的人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几乎不跟同学们来往,哪怕是一丁点时间也要用在读书和工作上。 课余时间,他不是在图书馆温习,就是在快餐店打工。 他靠打工挣的钱读完中学,考上了大学,他的第一个目标实现了。 但幸福的感觉很快离他而去,因为昂贵的大学学费还等着他用课馀时间去挣呢。 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自己还得继续努力。 于是,他在一家大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当他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每月拿着固定的薪水,他才知道,从小羡慕的那些写字楼白领原来也不幸福,不但要受老板的气,还要受同事的排挤。 每次他看到老板夹着公事包,大摇大摆地出入高级餐厅,他觉得只有当了老板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拿多年的积蓄去注册了一家小公司。 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他的小公司变成大公司,他拥有了曾经梦寐以求的豪华别墅、高档汽车和巨额银行存款,到了这时,就算下半辈子不工作,他也不用愁衣食了。 可是,幸福却没有随之降临。 令他烦恼的是,他的员工总是不听话,不但偷懒,工作效率低,还总是要求加工资;他的竞争对手心狠手辣,整天想着要挤垮他的公司,让他没有立足之地;还有,从邻居和路人的眼神里,他看到对他的嫉妒,因而,他仍然觉得世界上所有人都比他幸福。 由于心情老是不佳,他开车时有点恍惚,这导致他出了严重的车祸:他的汽车被大货车卷进了车底,彻底报废了。 他大难不死,在医院的病床上每想到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就吓得浑身发抖。 蓦然间,他明白了生命其实只在呼吸之间。 一个人拥有了生命,有了事业和家庭,其实就是很大的幸福了。 幸福不需要到彼岸才能找到。 幸福就在当下,就在眼前,需要自己好好地去珍惜。 该感激谁? 那天,邻家的少女又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卖云吞面的大排档,她感觉肚子饿了。 可是,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大排档的主人是个很和蔼的老婆婆。 她看到女孩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东西?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云吞面和一碟小菜。 女孩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 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 她忙擦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那么好,愿意煮云吞面给我吃。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云吞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 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 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少女愣住了。 她匆匆地吃完云吞面,开始往家走去。 当她走到家门口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边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一点恩惠感激不尽,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却当作是应份的,好像是自己天生的权利一样,真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快乐是什么? 从前有个国王,整日郁郁寡欢,他派了个大臣四处去寻找快乐的方法。 有一天,大臣走过一个贫穷的乡村,听到一个农夫在快乐地歌唱。 循着歌声,他找到在田间劳动的农夫,于是问他:你很快乐吗?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 你可曾有过不快乐的时刻? 我曾因为没有鞋子而不快乐,直到有一天我在街上遇到一个没有脚的人。 快乐是什么? 快乐就是珍惜你眼前拥有的一切,珍惜你的福份;人能知足便会经常快乐。 惜福感恩的人生,是个离苦得乐的人生脱离了求不得苦,得到了一颗恒常喜乐的心。 原文标题:怎样化解求不得苦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宝莲禅寺HK 发布时间:2024-05-23 12:50:5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