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安居讲法第七讲 内容: 佛告阿难,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 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 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 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这是下品往生。 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想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上中下三品。 上辈和中辈已经讲过了。 这里讲的是下辈往生。 怎么样的呢? 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不仅是娑婆世界还有无量无边的这些人民,乃至还有天上的人,诸天,表示不止一个天上的人间,还有许多的天人。 其有自心欲生彼国,如果十方世界诸天人民有这种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假使不能做功德,不能向上辈往生那样,出家啊,发菩提心,大做功德,也不能像中辈往生那样发菩提心多少修善。 没有这种能力来做许多功德事情,至少应该具备这样几个条件才能得到下辈往生。 第一个条件,当发无上菩提之心要追求智慧,追求觉悟,追求圆满,追求成佛。 要把成佛的心决定下来,要度化众生没有圆满的智慧是不行的。 我们在执着,种种的问题用虚妄分别是解决不了,那我们怎样来帮助别人呢? 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追求圆满的智慧和觉悟。 我们觉悟了不仅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周围的人,所以说这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一种根本保证。 要去除烦恼、自私自利心。 要追求圆满的智慧和觉悟,发这种心。 没有这种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成问题。 第二种条件,一向专一,十念念无量佛,就能够一向专心专意地念无量佛,自己一向专一,哪怕念十念无量寿佛,者是功德无量。 我们有十念往生法,就是在平时的修行过程当中十念的修行法门。 如果你在世间上太忙碌,没关系。 每天早上起来洗脸,向着西方用十念念南无阿弥陀佛。 你都可以这样修行。 心里面有这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念头,就有成就智慧圆满的觉悟。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为教化众生,我们圆满的觉悟而发了大愿,成就了现在的西方极乐世界。 在念佛过程当中,哪怕就只十念,我们也有能随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土的福德,这是第二个条件。 若念佛不能做到长时不间断,最少也要十念念无量诸佛。 心心不间断,念念不间断,就有了下辈往生的一种条件。 第三个条件,若为身法,欢喜信乐。 我们信仰西方世界的净土法门,但现在罪深业重,还有许多的法门我们并不能理解。 三藏十二部经典当中,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太多。 以我们现在的精力,是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智慧。 虽然我们暂时还不能理解,但自己内心要欢喜,要学习,就是我们平时所念的“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以我们现在学佛的人,常常都是自己不愿意学习。 其实没有这样的根基不要紧,只要我们能上推佛智,这些三世诸佛,诸大智圣人最清楚。 我现在没有这些智慧,但是我欢喜。 诸佛所讲的深法,微妙的法,我暂时理解不了,但是祈求十方诸佛加被,我愿意这样学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心态很重要。 我们有些学习净土法门的同修就有偏差,什么都不学,我就念佛。 这与无量寿经要求的差距在哪里呢? 对现代人来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做一个佛教徒,要学的东西也很多。 我们这一辈子罪深业重,不能开发智慧,但你不能缺少利益人类的发心。 如果你连这种发心都没有,那你将来菩提心的种子怎么成熟呢,你在哪里下种(成佛之种,即菩提心)呢? 所以十方三世诸佛以大菩提心为根本,大菩提心以大慈悲为根本,而大慈悲心离不开众生。 要利益所有的受苦受难的人类,乃至利益所有受苦受难的畜生与非畜生。 发心利益广大的众生,不要把这样的心丢掉了。 我现在没有这种能力不表示我永远没有。 当你有这种心的时候一个人的根本就不一样了。 素质就不一样了。 哪怕我现在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我欢喜,我心向往生。 我希望的就是这样,非常深刻的这些法我们欢喜信仰,有这样的善法欲。 第四种条件,若闻深法,我现在是众生不能理解,但能欢喜能信仰,朝着这方面去奋进,不生怀疑之心。 想追求善法,所以不生疑惑,不能因为我现在没有这样的智慧,我就怀疑一切。 我们现在人的智慧,你能知道多少呢? 所以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由于我们自己的自私自利,由于自己对自己执着,我们的世界越来越窄,路越走越到了尽头,由这种烦恼自私自利的发心,就走不下去了,人走到这里差不多就走到尽头了。 (我们今天在茶园后面设置了断头路。 )你要把生灵破坏了,把水资源破坏了,把人类的文化资源破坏了,这条路就走不下去了。 所以我们现在要学习怎样才能真实利益人类,真实地利益我们自己。 自利利人的根本要素,现在来说就是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生产力。 你要学样的文化、这样的生产力。 从无我、从奉献、从利益人类的发心上来。 我们现在要说发菩提心,好多人都发不起来。 甚至连这样的愿望都发不起来,所以要学习为什么要发菩提心,要欢喜,要信仰。 无论是佛法,还是世间法,没有信仰,你学不进去的。 哪怕我们现在你有多大的量,你就能装多少水。 你有多少的发心。 是什么样的根器,就能接触什么样的佛法。 真理也是这样,无边无际的,放之四海而皆之。 根据你的性格特长,你相应的部分,你才能接受,与你不相应的你就接受不了。 不是说你不能接受就不存在,世间神秘的东西太多了。 我们以我们现有的知识和理解水平我们能说清楚的事情太少了。 所以说,不知者就以不知者的态度出现。 这才是一种事实求是的态度。 不能自己不知道就开口乱道。 不但是自己造业,还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 把众生的智慧耽误掉了。 佛法当中现在我们能知道多少呢? 三藏十二部经典。 藏经楼那么多经书,我们理解的是少数。 对其它我们不理解的佛法要有这种心态,欢喜信受,不生疑惑。 没有这种怀疑之心,欢喜十方诸佛真是殊胜难得,为救众生讲经说法,方便善巧。 我们往往不理解佛的深刻用心,要为自己的不理解而感到惭愧。 我们的能力没有这样的智慧,根基不够。 你是一个碗,你只能装一碗水,一碗水之外你就装不下了。 所以我们现在修行不断开阔自己的心胸,让自己形成好的法器,将来智慧开发出来 ,我们尽虚空遍法界的真理都能觉悟。 我们现在呢,就像古书上所说的,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我们是什么样的根器我们就学什么样的法。 学习净土法门的就要有这种心——信仰,包括了两个方面。 一个信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法。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退。 我是业障凡夫,不能开晓真实的法理。 要凭自己的修行是远远不能了生脱死的,就要借助于先贤的智慧力量。 要求助于众生大德诸佛菩萨,要以众生为善知识,以诸佛为善知识学习,所以“法门无量誓愿学”——要发这样的心。 哪怕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没能这样发心。 当我们发这样的心的时候,尽管现实我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我没有限制我自己,随时随地,一步一步地在发愿。 布施的时候叫你随喜功德,自己没钱没关系,人家布施的时候我生心欢喜。 等我有钱了我也像他这样布施。 来增长这样的布施心,对治悭贪心的。 如果对治不了,一辈子也没办法改变我们自己相当不具足的福报,我们始终是很贫穷。 不从内心的智慧,不从福德来追求,现实的物质是没有办法满足的。 因为我们发生了偏差。 我们要从自心上下手,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为整个人类做无私的奉献。 物质上的我们布施供养,没有物质上的财富,我们有精神上的财富。 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技能,把自己的发心奉献于世间。 常常心向往知,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学习。 欢喜信乐,不生疑惑。 所以要学习大乘佛法,大乘是坐大车,不坐小车。 小车只能装几个人,大车能装很多人。 我们要有这样的心,度化众生。 大乘佛法,心向往知出现。 当你准备好了,接触到大乘法时善知识一点你就通了。 往往是我们现在没有发心,自己做不到时就不愿意发心。 正因为你做不到,你就要发心,什么时候你能做到呢? 所以成佛并不远,只是要做到力所能及的地步。 你说我现在没有能力,我发愿这样做一定可以的。 这是第四个条件。 对于那些现前不能理解的,般若,华严,天台等等,自己不解,但是不要诽谤佛法。 不要说除了我自己的法,再没有高深的法,这就是自我的建树不到。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文化也是多元的,要把文化的胸襟要开发出来。 我们愿意真诚地利益人类。 现在你的方法意见和我不一样。 我们可以包容。 有包容才能增长我们自己的胸襟。 有胸襟你才能团结大家。 没有胸襟是团结不起来的。 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发自己的胸襟。 学佛也是这样,自己要欢喜,有这样的善法欲来求取解决我们根本问题的文化。 最重要的是呼唤,在生活过程中有一种呼唤的态度,那就很了不起了。 晚上你所做的梦,你可以呼唤出来,要做什么梦有什么梦。 生活当中我们朝着我们希望的方面不断前进,不要失信心。 我们现在很不圆满,有三十四亩土地,我们净修有条件了,要努力地为圆满的状态出现而努力为之,人生就有意义了。 每天起来我都把自己的希望复述一遍,无量的法门我愿意学,那些烦恼执着我愿意断除掉,我愿意离开这些生死的苦海。 随时随地我们注意三皈依、四弘誓愿,天天我们都发愿。 围绕我们所希望的世界和自己希望的生活,呼唤自己,准备好迎接这样的生活。 天天我都准备好迎接阿弥陀佛的到来,这样你整个生活就会朝着我们理想的方面去净化了。 我们朝着理解不断奋进的心态是很幸福的心态,我们现在这种社会般若慢慢淡化,人们越来越现实。 这种现实是假现实,所以说把自己的很多路给堵塞了,并没有宽阔的心胸。 对于未来,我们不断地疑惑,这个疑惑障碍了自己更大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开阔自己的心胸,以佛教徒的心胸开始出现了,多元化的生活出现了,并不仅是所有的人都信就对。 多元的文化我们也要赞叹,你行善积德我们也赞叹,为人民服务我们也赞叹。 对这种努力我们给予认同随喜,相信我们大家,有这样的心胸。 第五种,乃至一念,念于彼佛。 你以一心的心一念,念阿弥陀佛,以至诚心,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下辈往生所要具足的几种条件。 要满足了这种条件,我们有自心念于佛的心,十念乃至一念,念阿弥陀佛,以这样的修行回向阿弥陀佛,回向阿弥陀佛不舍离我们。 我们这些人临命终的时候呢,哪怕不能见阿弥陀佛,这样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功德智慧是如中辈者。 但是你所得到的功德和智慧和中辈往生的人就要稍差一等。 不修不得,少修少得。 所以三辈往生,把究竟的往生的目标给我们确定了。 一旦往生你就能证三不退转,三辈往生的境界是不一样的,是差别的。 随着我们修学,你修得好一点就是中辈往生,修学得差一点就只能是下辈往生。 我们修行程度,你希望下品还中品往生呢? 我们要发大菩提心,要出家大做功德,居士们就不能提往生? 不是这样的,居士们也能往生。 上品往生曾经讲过,在家菩萨,知家性空,常常心向往之,出烦恼之家。 虽是在家人的身份,你也是出家的菩萨。 对于红尘世界不贪恋了。 他出了家,我们现在虽说出家了,表面上看是一个出家人,但是还保持着在家人的心态,还经受不起诱惑,那也不算出家。 出家是以心态的出家为根本,自心不执着,能看破放下。 哪怕不能彻底放下,我能尽自己的能力来。 以这种修学来出离我们自心的三界之家,这样的功德我们人人都可以修学。 你虽然身体出家了,如果你还是在家人的行为,你的修行不如人家在家的人。 你的吃喝住行,你不如人家自食其力的人,现在是受大众供养,大众为什么要供养你? 希望你能承担起弘扬传承文化,把佛法能弘扬到永远,所以我们享受了十方善男信女的供养,要发下辈往生。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 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于彼东方恒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这一段进一步表明西方极乐世界不仅接迎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 他还能接迎诸佛是菩萨,声闻、贤圣僧。 相当于娑婆世界的凡夫众生。 来摄受上善之人一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其它诸佛世界的这些人民、菩萨、贤圣也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给我们做一种榜样你现在是凡夫,贤圣人家也要往生。 所以给我们做一种榜样。 显现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增加我们求往生的心。 文殊菩萨也念佛往生,观世音菩萨也念佛往生,我们这些是何许人? 凡夫! 我们为什么不向大释子菩萨学习? 不向观世音菩萨学习? 这些都是大善知识,向大德学习。 他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龙树菩萨,八大宗派他都是祖师,他的智慧好不好? 太好了。 他能长寿,智慧好得不得了。 弘扬佛法,破除外道能力具足。 这样的人都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么好的智慧的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我们这些人呢,你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认为自己根器很好吗? 往往我们的根基太差,但我们就最容易升起骄傲自在。 我们自己业深罪重,摆脱不了罪深业重。 想念佛总要瞌睡,什么也办不到,你究竟哪个是第一了? 烦恼第一,执着第一,轮回第一,愚蠢第一。 这种第一争起来就没有意思了,所以说把自己放谦虚一点。 世间上人人都是修行菩萨,唯我一个人是业障凡夫,有这样的心学习佛法就很具足,所以要认识到自己的根基。 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尊者,无量佛,阿弥陀佛寿命无量。 行动坐卧威仪,让人一看赞叹恭敬。 处在众生当中有威严,一看了之后让你不得不恭敬。 这样的,能了知众生的心。 你心里想什么是什么根基,阿弥陀佛一清二楚,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能了知你的内心而弘扬佛法,非常善巧。 阿弥陀佛就像我们心里的孙悟空一样,能了知我们心里在想什么。 但你心里起了不好的念头,阿弥陀佛是善巧地鼓励,让你努力,你一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够对治这些烦恼。 只要学就有希望,他并没有批评你,这种对所有众生的包容心,所有众生这种心里想什么他完全清楚。 我们现在的众生没有包容心,我们就不善巧。 阿弥陀佛神通自在,这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赞叹无量寿佛,微力神通不可思议。 什么叫无极? 没有极限。 我们现在不能忍辱,你不要得寸进尺,自己有限量的。 我们自己的心胸是无量无边,没有自己忍受不了的。 忍无可忍,这个词语非常殊胜善巧。 你所忍的东西是没有的。 诸法性空,你忍的东西本来就没有,是虚妄的,你还以为你很有能力,没有的东西你忍什么? 一点不执着,三轮体空,那你就达到无生法忍了。 你这种智慧随便人家想污辱你,根本污辱不了。 你是天下第一大力之人,藏经上给我们说忍辱力量最大。 那些外道要来损伤诸佛的时候,害佛的时候,佛不嗔报嗔,以暴力降服。 而是安住于慈悲三昧当中,世间上一切的嗔恨心,一切的毒药,一切的敌对势力奈何不了释迦牟尼佛。 所以在慈悲力当中,这种力量是无限极的。 没有限度的。 要达到无生法忍。 诸法性空,要知道四大皆空没有什么实有,哪有什么东西不可以忍受呢。 我们的心胸不一样,但智慧一样。 世间上的事情也能达到这种无限级,像阿弥陀佛一样,智慧能达到无限级,福德智慧资粮能达到无限级,求什么得什么。 如同如意宝,摩尼宝珠,所以我们的心是根本。 我们要改变心的质量,改变精神质量要,要达到无限级,要向无量寿佛学习威力神通。 释迦牟尼佛赞叹无量寿佛,无量寿佛是修行具足了功德,已经圆满功德。 我们众生心亦具这样的功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有心的,有心就具备这种功德。 你可以向阿弥陀佛一样威神无极,没有问题! 问题是要有适当的方法来达成:把理具的变成事相上也具备,要事理圆融。 现在阿弥陀佛的理想状态要变成我们的现实状态,就要好好修行,所以人人都能达到。 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在赞叹阿弥陀佛,还有许多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诸佛有多少? 数不过来,不可思不可议。 你知你现在的能力,没有办法想得出来。 用语言的能力,你再怎么说也不到位。 十方诸佛有这种不可思议之多。 诸佛如来,都来赞叹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这种功德是不可思议。 我们现在共产党员当中有一个孔繁深,我们到处学习他,先进党员,他还仅仅是某些人称赞,要能做到全国人民都由衷地称叹的时候就好了。 不仅能当个先进的党员,还能当个先进的人,乃至超出地球所有的众生都能称叹。 众生的称赞,有智慧的人赞叹,跟平凡的人赞叹就不一样了。 所以十方诸佛都在称赞无量寿佛的功德,就非常不可思议。 诸佛都在称扬赞叹,而我们这些众生还在怀疑,你连十方诸佛都信不过? 还有十方诸佛菩萨。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东方世界有佛的国家。 恒河里的沙子你能数得清吗? 不是比喻能说明得了的,无量无数诸菩萨众,菩萨大众无量寿佛,什么叫往诣? 也就是往生之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些菩萨给我们做个示范作用,他不仅是接引现在的凡夫。 这是东方诸大菩萨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还要修行,往生之后干啥? 往生到极乐世界物质上不再忧愁了,生老病死不再愁了,不再愁生命的无常,没有这种自己道业未成身先亡之事。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是无量寿命。 其它东方世界的诸大菩萨去了也修行,从恭敬供养当中修行,从听闻经法当中,宣布道法当中修行。 而且未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前就是菩萨大众,那是很了不起的圣僧,但他们还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要有恭敬心,修供养。 有一分恭敬,则得一分利益。 我们在为人处事中有没有恭敬之心? 我们常说《法华经》对任何众生要有不轻视心,要像对诸佛一样,不轻视贬低任何一个人。 尊重众生,每一个众生将来一定能成佛,不管是善的众生还是恶的众生。 你有这种态度才可能不去报仇,不要求名利,无我地奉献于为人民大众的过程当中。 我们自己贡高我慢,骄傲自大,自私自利,那你就不愿团结别人。 要有这种心:不因为你现在有名誉地位,你就永远比我高,自己要学习要精进、要修行。 布施时无欲无我的奉献于为人民大众,不计较自己的得失。 从心当中来恭敬礼敬一切众生,这是学佛人的一种素质,修学的一种素质。 不是说你恭敬别人,别人就有多高。 我们修学能迅速成佛,就是要恭敬诸佛,利益诸佛,能孝顺众生。 把自己放得越低的人,越能得到名誉地位。 你执着了往往得不到。 所以现在世间上那些干部,他想升官想发财,我说没关系,佛菩萨保佑你。 你要清净内心,无私奉献,不计名闻利养。 当你做到这一点,出世间的利益成佛比你当官的利益大多了。 无量无边的虚空世界、众生世界,佛视其为一四天下。 这种能让你称赞呼应。 现在佛教文化就是世界性的文化,是宇宙性的。 释迦牟尼佛要开多宝塔的时候,就要把自己天下无量无数的分身要收起来,这个塔门才能够打开。 在《法华经》里面就有这一段。 释迦牟尼佛把娑婆世界的佛,还有无量无边的分身全部集中起来,一个人就可以治天下。 众生开了眼见了,这么多的无量无边的分身释迦牟尼佛。 多宝佛才打开多宝佛塔让释迦牟尼佛和他共坐在一个宝座上宣扬经法。 世间上除了无常的一面,还有常的一面。 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有无常的一面,但从生到死还有不灭的层面——常乐我净的层面。 如何把握这一点,一旦不能把握,你就要等到下一辈子。 现在贪官冒着杀头的危险,到最后都是报着忧愁的心理,人死掉什么都没有了。 信仰淡薄,人没有永恒的价值。 我们人能立足于长远,目标不要短浅。 所以我们自己才能无私无欲,恭敬奉献。 他才能做得到,所以我们要从恭敬心当中来修学佛法。 恭敬别人是修行,所以依恭敬心而修学。 依供养心而修学。 什么叫供养? 把自己放得很低。 你是菩萨不错,始终是这样谦虚,把自己放得谦下,把众生放得很高,让众生离苦得乐,把这种心要开发出来。 供养,是以下对上。 布施供养,要修学。 这是最初的一种有财物供养,没有财,你有技术,你有精神有知识有文化。 以自己力所能及的,你有什么奉献什么。 精神财富用自己的待人处事来感化众生。 让众生也学会这种为人处事。 以佛法来供养,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最殊胜。 财布施也好,财供养也好,自己努力学习佛法,努力实践修行佛法,身体力行给大家做一个榜样。 自己做到了,这种身教比言教还要得力——我们自己对佛法如法修行。 我经常说把我们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做好,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是弘扬佛法。 恭敬供养,是我们修学一切佛法的一种最如法如理的心态。 学法要求法。 怎么求呢,祈求,你自己放不下就没有办法了。 所以以恭敬心、供养心来修学佛法。 无量无数诸大菩萨,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修佛法,能成就佛真实的心。 东方恒河沙数集诸菩萨声闻,众生的这种心叫菩萨,救苦救难。 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代表;文殊菩萨——是智慧的代表;普贤菩萨——发良好心态之心他是大愿王;地藏菩萨——大无畏,深入地狱救度众生,大无畏的一种代表。 代表佛教文化的四种物色要学习到手:像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学习到位。 苦海常作度人舟。 没有烦恼——是先进文化的代表。 普贤菩萨是什么? 普遍,精进修行的代表。 那是什么?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你能断烦恼,生产力肯定发展。 所以地藏菩萨大无畏,深入三恶道,深入地狱来救度众生。 你要向这样的菩萨学习。 听经闻法,你平时不懂佛法,没有关系,亲近大善知识,能够这样,在《无量寿经》当中,我们念阿弥陀佛万德名号,这种声音越大声越好。 让十方所有众生,听闻我们称念阿弥陀佛的声音,愿此念佛声十方普闻——不可思议。 所以早晚殿要出声音念,你要出声音要让大家都能听到,不仅是让我们现场的人都能听到。 声闻十方,用这样的方法来流通净土法门。 修学这种方法,所有能够听到的人叫声闻。 声闻之中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水鸟林泉都在宣讲佛法。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能够听闻到这种佛法。 从哪儿学习呢? 讲经说法的时候你在睡觉,你看看,那不是把自己的善根闭塞了吗? 随时自己要警惕自己思维佛法,接受佛法。 我们把诸佛成佛的方法,把诸佛脱离生死轮回的方法学到手。 听受经法,你度众生从哪儿开始度呢? 从自性众生开始度,转烦恼为菩提。 烦恼即菩提,佛法的修行怎么不艰难。 达摩祖师。 你们现在感觉到修行佛法很艰难,要有人生观、价值观、取舍观。 当你有佛法的态度,整个人生就变化了。 佛法就是起心动念,以人为善,自度度人这种态度,不去听烦恼,不接受烦恼。 不去搞执着,无私地奉献。 净化自己的身心。 我们自己不执着,向诸佛学习,向智慧靠近,听受经法要成就这样的心态。 以听受经法来学习,宣布道法,以成佛这种道路来化度众生。 诸佛怎样修行呢? 依戒定慧来成就自己的法身,以戒定慧来成就自己法报化三身。 不要毁伤众生,只要有智慧,不要愚痴不信因果,要把佛法在世间上宣扬出去。 不利于修学佛法的话不说,不弘扬佛法的话不说,不利于良善关系的话不说,不利于我们将来修行的话不说。 要朝最好的方面努力,依靠这样的智慧之道,净化烦恼之道,努力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自己的习气毛病要改变。 凡夫脾气不行,办事往往办不成。 不利于你将来的事业,不利于你成就众生,所以要依戒律依智慧办事。 不断地改正自己,来放下自己的脾气,宣布道化,这是东方世界。 下面还有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 上上下下,所以一切方向都向东方恒河沙诸佛菩萨一样,能修恭敬心,供养心。 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听受经法。 十方无量无边的恒河沙的诸佛,诸大菩萨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摄受众生的能力就是这样没有限制。 我们佛教徒,对于进佛门有心向善的每一个众生我们要帮助他,不要损伤人家的信心。 你要把佛门当中的是非长短,不好的不给人家说,那你是破坏人家的信仰,把人家向外推,那是不允许的。 不要宣扬四众弟子的过错,要在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心中来成就和合共住。 所以经书上所说的若闻外道恶人诽谤佛法,我们的心如三百把长矛刺心。 那是多痛苦,要象那种痛苦现象。 我们要有这种态度,痛心疾首。 我们现在自己还宣扬佛法的过错,那是你心量不到认识的过错。 把众生往佛法边缘推,你断绝众生的善根,这种罪过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我们要能够彼此赞叹,彼此和合共住,不要不搞团结,搞分裂。 不去赞叹别人,只去说别人的短处,而没有知道人家的价值,这种时候,往往一个地方的佛教就发扬不起来。 你佛教的心态没有啊!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要通达佛法,对于懂佛法的人,真实能弘扬佛法。 你不懂当你没有修行,你怎么弘扬,你弘扬的是什么? 这值得检讨了。 我们现在在学习佛法吗? 我们理解这种精神吗? 我们还不懂佛法,我们还在门外徘徊犹豫,往往是在和佛法背道而驰。 你怎么说你在弘扬佛法,所以弘扬佛法的第一步是学习实践。 用佛法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取舍观。 要无我,要奉献,要恭敬众生要利益人类,人舍己为人,诸佛菩萨都是这样。 我们今天呢,就是要把佛教的精神要学习到。 世尊说已,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强调上中下辈众生往生有什么样的利益什么样的修行,什么样的功德好处。 用非常优美的偈语体裁,像诗样的语句把上中下辈往生的境界再强调一遍。 发布时间:2024-05-27 12:55:3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