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持戒能得禅定,禅定能开智慧 内容: 戒,是佛的行为;教,是佛的语言;禅,是佛的心。 戒学的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纯善无恶,这就是戒。 戒律是律自己的,只管自己,不管旁人,以免造业。 我们持戒,我们修戒定慧,莫管别人! 别人有没有持戒,与我们不相干。 戒律是佛教的共同科目,而且是必修的科目。 佛法靠的是什么? 戒律。 戒律没有了,佛法就没有了。 持戒能得禅定,禅定能开智慧。 戒律的作用是降伏烦恼。 因为我们天天造恶业,佛教我们持戒。 持戒是修正恶业,改恶向善;没有持戒,离苦得乐、破迷开悟的效果就得不到。 佛弟子一定要做到:不做国贼、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制(法律)。 释迦牟尼佛在《梵网经》教导我们:佛弟子第一桩事情就是“守法律”。 佛弟子一定要守礼、守法;决定不破坏任何国家地区的法律、礼节与规矩。 佛弟子平等对待任何宗教,跟任何族群都能和睦相处。 佛法是活活泼泼的,每一条戒都有“开遮持犯”。 “开”是开缘,条条戒都有开缘的,所以持戒叫清凉,叫自在。 凡是利益众生的,可以开戒;凡是利益自己的,决定不可以开戒。 “遮”是禁止,决定不能够违犯。 懂得“开”、“遮”,我们才会“持戒”。 应当“开”的时候不开,应当“遮”的时候不遮,都叫“犯戒”,可见得“持戒”这两个字,谈何容易! 死在戒条里面,不是持戒。   发布时间:2024-06-15 10:42:4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