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钟茂森博士: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内容: 钟茂森博士: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这一条是讲真正存心仁爱之人,他看别人就如同看自己一样,众生跟我是一体,他有这个观念。 所以当看到别人有能力、有才华、有道德、有学问,他总是会赞叹,而自己有能力、有学问,他总是跟大家分享。 所以他绝对不会有私心,像我这个学问道德我不可以传授给别人,或者传授给他要留一手,留一手这种就是私心。 有这种私心,证明他还没有真正有跟大众一体的那种仁爱之心。 当人家有比我们高的能力、学问、道德,我们对他要更加尊重,千万不可以觉得“他高过我,我不是将来就没有名望了”那种嫉妒的心起来。 嫉妒之心起来以后,往往他就会批评,他想著方法去批评。 这过失被他找出来之后,他就大加的批评、指责,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个人不要超过自己,他的名望、利养不要超过自己。 所以这些都属於私心。 私心,要知道是我们痛苦的根源,众生的苦就是执著而来,执著什么? 他执著我,有我,他就有人,我、人就对立起来。 有我,他就有自私。 所以要懂得,凡是起了私心之后马上要警觉到,这是我痛苦的根源所在,要把它放下。 怎么放下? 从“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方面来学习。 看到人家好的,一定要随喜,别人好就如同我一样,我也好,很高兴。 由衷的高兴,并不是表面上的那种虚伪的恭惟,虚伪的赞叹,那个不管用。 那个什么? 自己的心里面还是自私,还是嫉妒,这种业因将来就会有恶的果报。 所以,因果就看你的用心,你心是恶的心,哪怕你做的行为是善,将来都会有恶的果。 你看儒家都教导我们,《朱子治家格言》上面就有说,“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就是看到人家有喜庆,不能够生妒忌,他有喜庆,我就有喜庆一样,他跟我一体。 别人有祸患,不可以生喜幸心,看到别人遭殃了,心里还偷偷的笑,那就恶到极点。 我们如果能够帮助他,就要帮助他,纵然不能帮助他,也要升起怜悯之心,看到他遭殃,受祸害,跟他同样的悲痛。 发布时间:2024-06-16 11:11:2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