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修行用功的要诀 内容: 不要太紧了,也不要太慢,要合乎中道  我们人修道就是忽进忽退,有几天就精进了,精进一个时期又懒惰下来,又不精进。 那么在精进这个时代,认为也没获得什么益处,于是乎就懒惰下来;懒惰一个时期,就想要精进了。 也就和我们人走路一样,我们人走路,一开始的时刻走得很快,经由一段路程的时刻,认为疲惫了,就要歇息歇息。 这一歇息或者又睡着了,那么就耽搁很多时间。 所谓不怕慢,就怕站,你能慢慢的往前去走路,只要往前走,始终会达到你的目的。 那么你在这一逗留,就不知道哪一天才能达到你所要去的那个地方,因为你站住了,不向前行,所以才说不怕慢,就怕站。 是以修行也不要太紧了,也不要太慢,要合乎中道,这才是修行的功夫。 朝于斯、夕于斯用功修行  在佛经上有一句话说,平常心是道。 你能以朝于斯、夕于斯(朝就是凌晨,夕是晚间)都用功修行,你才会有成功的一天。 说是修行是要平常心是道,我们现在打七,起来得很早,睡得很晚,这岂不是太过了? 太快了吗? 不是的。 这个只是把我们的性情改变一下,因为我们人贪安逸惯了,就不愿做工,现在我们必须英勇精进向前来用功。 这用功最怕的什么呢? 最怕就是有困惑心。 说:我现在这么样英勇精进也没有获得什么好处。 是有什么益处? 是没有什么益处? 究竟是有佛? 没有佛? 是有法? 是没有法? 这僧人也就是小我嘛,不过穿的衣服不合一点。 你这样一有困惑心,就与道不响应了。 你要有至诚恳切心,佛一定会加被你,会赞助你的。 这个法就是破我们的阴郁,破我们人的无明,你若真能信任这个法,这无明才能破。 为什么你有困惑心呢? 就因为有这个无明,这个无明就生出这种困惑心。 僧人虽然和人是一样的,然则他所修的、所行的和一般人不合。 你想见十方贤圣僧,你必须要先从世间这个僧人这儿求,你接近这个削发人,那个十方的贤圣僧也就都离你不远了。 发布时间:2024-06-22 11:36:3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