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把玩禅诗又一人 内容: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把玩禅诗又一人昨天接待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徐居士,他还是个未毕业的学生,他是通过北大禅学社的陈老社长介绍来的。 徐居士是云南人,这次路过武汉,顺道来祖庭拜访。 他给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是,禅诗写得特别好,真的是把玩禅诗的人,以至于把他自己的专业都给掩盖了。 在来之前,他就给自己发来短信:十载客京华,疏窗满落花。 隐归山野地,寻迹故人家。 指上清香透,诗中岁月嗟。 小炉围一品,煮罢话禅茶。 如此漂亮、清雅的句子,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学理工科的大小伙子笔端。 更加可贵的是,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自己也给他胡诌了几句,表示欢迎。 并且询问路程如何,他可能已经到了武汉,所以又给自己发来:已是山中岁月新,江城雪尽便成春,未妨禅意添诗意,结作禅缘即妙因。 虽然还没有见面,自己好像对他已经十分的熟悉,盼望着相见的一刻。 中午为了等他们,没有去过堂。 安排好他们的食宿后,我们商量参观的行程。 最后决定中午不休息,直接先去老祖寺,然后再去五祖寺参观。 自己理所当然成为他们的向导,同时接受他的新诗:一弃尘间事,来从世外游,禅门尤可觅,风月不堪留,古寺添新客,高僧话旧由,山中日月久,不觉几春秋。 路上自然不会寂寞,我们可以说是海聊。 从禅、茶、鬼道聊到微电子、激光、计算机在聊天的过程中,才发现他和自己一样是个工匠,不过他的文学功底自己实在是不敢攀比。 与他同来的人也说,他们清华学文科专业的人,也不如他写作来得迅速,这让自己大跌眼镜。 一下午我们的声音就没有断过,自己凭着这几年记忆,背了不少祖师的经偈,应酬着他的出口成章与信手拈来。 比如:晚听灵僧偈,钟声入暮遥。 祖庭遗旧训,古镇隐渔樵。 禅院风清淡,空山夜寂寥。 青灯长伴处,雪月漫相聊。 当然自己不会放过谈空说响的机会,讲述着一个又一个祖师公案。 他最感兴趣的是四祖的公案。 这个时候,自己才发现有关四祖的公案实在太少。 四祖寺在太平天国的时候被毁坏得很彻底,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字资料了,唯一剩下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还是从敦煌发现的。 其他其他的资料只能从《大藏经》里面,零星半点地体现出来。 所以,自己只能给他讲四祖大师与牛头法融禅师的公案,还有五祖前身栽松道人的转身公案。 毕竟在黄梅这个出了三位祖师的地盘上,即使自己口笨手拙也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求法人。 * 延伸阅读【牛头法融】 发布时间:2024-06-26 11:17:3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