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 内容: 八 释普通疑惑·理事(以下论理事[1])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2]二字。 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 (断无有无因而得果者。 亦断无有作善业而得恶果者。 见正编劝爱惜物命说。 )众生沉九界[3],如来证一乘[4],于心性毫无增减。 其所以升沉迥异,苦乐悬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别耳。 阐扬佛法,大非易事。 唯谈理性[5],则中下不能受益。 专说因果,则上士每厌闻熏。 然因果心性,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 故梦东[6]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 此理势所必然也。 [(正)与佛学报馆书](《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线装书局,2014年版)注:[1]理事:道理与事相也,是配于真俗,理为真谛,事为俗谛。 (后略)(《佛学大辞典》)[2]心性:谓不变之心体,即如来藏心自性清净心也。 (后略)(《佛学大辞典》)[3]九界:乃指十法界中之九界。 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 十界中,除佛界自菩萨界至地狱界之九界也。 此九界,由佛界言之,悉为迷之境界也。 (《佛光大辞典》及《佛学大辞典》)[4]一乘:即指佛乘。 乘,载运之义。 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 (后略)(《佛光大辞典》)[5]理性:性者,以不改为义,本具之理体,终始不改,谓之理性。 (《佛学大辞典》)[6]梦东:参见“际醒”条。 (1741-1810)清代僧。 为莲宗第十二祖。 河北丰润人,俗姓马。 字彻悟、讷堂,号梦东。 (后略)(《佛光大辞典》) 发布时间:2024-07-27 09:53:2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4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