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仁禅法师:“信愿行”这三个字,掌握了净土法门所有的关要 内容: 净土法门的关要信、愿、行三资粮,虽然以信愿为主,但实际上也没有离开行,非常强调行。 要注意,这里的行是指不离信愿的身、语、意忆佛念佛的行,千万不要理解成念佛功夫。 念佛功夫是决定往生品位的,对此我们不是说不要,也应该尽量去追求。 但是现在我们讲信愿的时候,这个行是不离信愿的,就像双胞胎兄弟,或者伊字三点()一样,是同时的,本来就是不能分离的,是不离念佛行的信愿。 就像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讲的,你如果发了愿而无其行,那就是空愿,不是真正的愿,这样的愿就只能种一个善根。 我们净土法门讲的信愿必须是真信切愿,而有真信切愿是必有其行的,是这样的信、愿、行。 在信愿行中,以信愿为本;信愿中,又以信为本。 就像《净土教言》当中,一开始介绍往生四因,介绍完了之后,马上就说往生二因,以信愿二因就能往生。 这个道理讲完了之后,接着又说信愿里面又以胜解信为根本。 怎么生起胜解信呢? 接着就介绍产生胜解信的三种障碍:未知、邪知、疑惑,这三者都要断除。 再下面就以大量问答来断除我们的疑惑。 有些道友如果对净土法门的关要不是很清楚的话,可以学习《净土教言》,其中讲得非常透彻。 净土法门虽然讲信、愿、行三缺一不可,但它是以信愿为根本的,只要有真正的信愿就绝对能往生,或者只要有胜解信就绝对能往生。 讲信、愿、行三资粮都要具足、缺一不可也可以,讲具足信愿就能往生也可以,讲有胜解信就能往生也可以,说三、说二、说一都可以。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净土法门的信愿行。 信、愿、行三资粮,好像学净土的人都知道,但是否真正都理解了呢? 如果真正理解了,那么净土法门的所有关要就都理解了。 有真信切愿就能绝对往生,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完全可以对应《观经》里面讲的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三心中的至诚心就是真实心,深心就是信,回向发愿心就是愿,所以三心就是真实的信愿,就是真信切愿。 而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面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或者换句话讲,就是蕅益大师的: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或者就是永明禅师《四料简》里面讲的: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也就是印祖《文钞》里面讲的:万不漏一。 这些祖师大德的开显,其实都是根据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面的讲法: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而像善导大师对《观经》也是这样解释的: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你真有真信切愿,无疑无虑,是决定往生的,不是不定的。 这是依佛的愿力,实际上不是靠我们自力。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净土法门的殊胜的关要,是出自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金口玉言,不是后代祖师发明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或者就像《阿弥陀经》,里面也是处处劝我们要深信、发愿,说如果起信、发愿了,就能绝对往生。 《阿弥陀经》里面再再这样讲,但许多人就像没看到,这是非常可惜的。 比如这段经文: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 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依莲池大师的解释,甚至现生就可以不退转。 闻是经受持者,也就是有决定信解,信心不退,当然是绝对能够往生的,现生不退转。 这也就像《观经》里讲的具三心者,必生彼国,都是一致的。 这些净土法门的关要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依权威的教证。 首先是佛经,比如依《观经》《阿弥陀经》经文;但佛经如果太深的话,我们就要依权威祖师大德的注解,比如阿弥陀佛化身、莲宗二祖善导大师的《观经四贴疏》,或者依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对《阿弥陀经》最权威的两种注解。 现在有一些人,或许他也借口弘扬净土,但是他反对这些佛经、祖师大德的观点,那就说明他与佛经、祖师大德相违了,这样的人你就不能依止、不能相信,否则就是断了自己的法身慧命,断了自己往生净土的希望,那就太可怕了。 对我们来说,要依权威、公认的、无可置疑的净土宗祖师大德的著作。 摘自:《受持佛说阿弥陀经行愿仪》原文标题:理解了这三个字,你就掌握了净土法门所有的关要!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土解行 发布时间:2024-08-14 13:02:44 更新时间:2024-10-11 10:13:4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4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