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祸由自召 内容: 先曾祖润生公,尝于襄阳见一僧,本惠登相之幕客也。 述流寇事颇悉。 相与叹劫数难移。 僧曰:以我言之,劫数人所为,非天所为也。 明之末年,杀戮淫掠之惨,黄巢流血三千里,不足道矣。 由其中叶以后,官吏率贪虐,绅士率暴横,民俗亦率奸盗诈伪,无所不至。 是以下伏怨毒,上干神怒,积百年冤愤之气,而发之一朝。 以我所见闻,其受祸最酷者,皆其稔恶最甚者也,是可曰天数耶? 昔在贼中,见其缚一世家子,跪于帐前,而拥其妻妾饮酒,问:敢怒乎? 曰:不敢。 问:愿受役乎? 曰:愿。 则释缚使行酒于侧。 观者或太息不忍。 一老翁陷贼者曰:吾今乃始知因果。 是其祖尝调仆妇,仆有违言,捶而缚之槐,使旁观与妇卧也。 即是一端,可类推矣。 座有豪者曰:巨鱼吞细鱼,鸷鸟搏群鸟,神弗怒也,何独于人而怒之? 僧掉头曰:彼鱼鸟耳,人鱼鸟也耶? 豪者拂衣起。 明日,邀客游所寓寺,欲挫辱之。 已打包去,壁上大书二十字曰:尔亦不必言,我亦不必说。 楼下寂无人,楼上有明月。 疑刺豪者之阴事也。 后豪者卒覆其宗。 先曾祖润生公在襄阳的时候,曾见过一位僧人,据说,他曾经做过惠登相的幕客。 这位僧人述当年流寇的事,讲得非常详细、具体。 听者都摇头叹息说:这是上天安排的劫数,难于避免。 可是,这位僧人却不以为然,他说:依贫僧之见,这种劫数完全是由人自己造成的,上天是不会无缘无故降灾难给人们的。 明朝末年所发生的杀戮、奸淫、抢掠的惨状,即使唐朝末年黄巢造反流血三千里也为之逊色。 推究业因,由明朝中叶以后,官吏个个贪婪暴虐,绅士横行霸道。 民间的风气也随之变得奸滑毒狠、狡诈虚伪,品行恶劣,无所不至。 所以,从下层讲,在老百姓心里埋伏下无穷的怨恨,从上界讲,也激起了天神的愤怒。 积累了一百多年的怨愤之气,一旦暴发出来,又有谁能阻止得了。 再就贫僧的所见所闻,那些在动乱中受祸最惨重的,往往都是平时穷凶极恶的人。 这能说是劫数吗? 记得以前我在贼寇中,有一回,贼寇逮住了一个官宦子弟,他们喝令他跪在营帐前,然后拥抱官宦子弟的妻妾饮酒作乐,问他道:你敢发怒吗? 世宦子弟向上磕头说:不敢。 又问他:你愿意侍候我们吗? 他又忙回答说:愿意。 于是,给他松了绑,让他在一旁斟酒侍候着。 这个场面,使许多旁观的人为之叹息不已。 当时有一位被俘的老头儿说:今天我才知道因果报应是这样的分明啊! 原来,这个世宦之家,从他爷爷那一辈起,就经常调戏、玩弄仆人的妻子。 仆人要是稍有不满,必然遭到一顿毒打,然后把仆人绑在槐树上,让他看着自己的妻子被主人搂着睡觉。 这只不过是豪绅暴行的一端,其它的罪恶就不难类推了。 僧人说这番话的时候,刚好有位豪绅也在座,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满,便说:世界上大鱼吞小鱼,猛禽吃弱鸟,为什么天神不发怒,惟独对于人一有恶行,天神就动怒呢? 那僧人很不屑地扭过头说:鸟鱼是禽兽,难道人也跟禽兽一样吗? 豪绅无言答对,气愤地拂袖而去。 第二天,那豪绅纠集了一帮门客,到僧人挂单的寺里去寻衅,想要折辱那位僧人。 不料该僧已经打包离去。 只见壁上写了二十个字,道:你也不必言,我也不必说,楼下寂无人,楼上有明月。 这可能是讥刺那豪绅的阴私。 后来,这位豪绅也落得家破人亡,断子绝孙。 发布时间:2024-08-18 11:01:4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4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