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接受「还不圆满」的自己 内容: 在过往的经验中,你肯定会遇到相当多不容易、让你很伤心、很失望的事。 但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伤心和失望的状态,让你有机会遇到佛法。 曾经有一位居士跟我说:“师父,您知不知道xx师父是因为被女朋友抛弃才出家的,我还以为他是学习佛法才出家的咧……”一副佛门八卦大婶的样子。 我回答她:“那又怎样呢? 人家现在修行得很有心得啊! 不管他是什么出家因缘,他能否从中得到法义,那个才是重点。 ”有时候大家普遍有一种迷思,觉得必须从小在庙里面长大,童贞出家,没有经过社会杂染才是真修行人。 当然每个人因缘不同,我们赞叹并羡慕童贞出家的清净,但我也看过好头却没有好尾的遗憾。 在修行道路上,所谓的纯真不是都能抵御得住世俗的诱惑。 我们都知道要好好修行,也很想在修行上精进,但是又发觉,修行的功课好乏味,外面的世界好诱惑,经常处在纠结当中。 你想安住在道心里面,但又受不了外面的诱惑。 出去接受外面的诱惑,你又觉得很惭愧,很有罪恶感。 事实上在娑婆世界中,所有的事情都像拔河一样对立拉扯的。 我们的心也是这样,常常是一部分的恶,一部分的善,善恶也是互相拉来拉去。 如果善多一点,恶就会少一点;如果恶多一点,善就会少一点。 只不过,修行并不是要你逼着自己一定要做到百分百的良善,一点恶都没有。 不是的,这个不叫修行,这个叫做作佛。 当你能做到百分百的善的时候就是成佛的境界了。 但毕竟我们还是凡夫啊! 你也很清楚自己还没有成佛,我也知道我还没有成佛,我们的恶仍存在内心里,这个理所当然。 正因为我们还没到佛的境界,没到开悟,所以还会处在善和恶、正与邪的拉扯当中。 但当你的恶多一点的时候,你自己能觉察到吗? 修行的重点也就在这个地方。 如果你自己能够知道,那庆幸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 对于一个凡夫来说,你要学习去察觉自己心心念念想的是什么? 都已经知道自己的想法不够好、还不够圆满,该怎么办呢? 你要鞭打、责备、辱骂你自己吗? 其实你知道这非但没用,还会让自己更加讨厌自己。 我们都相信自己未来会成佛,但你想过吗? 一个未来佛会讨厌现在的自己吗? 所以,重点就在于“接受自己”。 接受什么? 接受目前还“不圆满”的自己。 谁是圆满的? 佛是圆满的。 你自己都知道你还没到那个境界,却把自己拿来跟佛作对比,不起烦恼才怪。 我常常举一个例子,寺院里有很多居士穿着海青,止语、持戒、慈悲喜舍,好一个庄严的修道人,真的就像是佛一样的庄严。 见人就合掌,面带微笑,用“阿弥陀佛”来向同修问好,让人感觉相当舒服! 结果一离开寺院,幔衣海青一脱掉,在市场买了11块钱的菜,就只给人家10块,那1块钱不给了,顺手还抄起两根葱说是送的,然后就走掉了。 经常有这种人啊! 在道场里面庄严得像佛一样,但是一离开道场,立马变回凡夫了。 我们认真思维看看:修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你来道场,穿上法衣、穿上海青就好像穿上戏服似的开始演戏,演佛、演菩萨、演修行人。 离开道场衣服一脱掉,你马上又变回凡夫,这个就是修行吗?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什么? 修行的目的不就是要认识自己,去掉贪瞋痴的陋习,显现出如佛一样内在智慧德能本觉的自己吗? 发布时间:2023-06-24 10:39:3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