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四卷 第九章 初心二种决定理义(下) 内容: 第四卷 第九章 初心二种决定理义(下)《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第二义者。 汝等必欲发菩提心。 于菩萨乘生大勇猛。 决定弃捐诸有为相。 应当审详烦恼根本。 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 阿难汝修菩提。 若不审观烦恼根本。 则不能知虚妄根尘。 何处颠倒处尚不知。 云何降伏取如来位。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 不见所结云何知解。 不闻虚空被汝堕裂。 何以故空无相形无结解故。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 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 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 世为迁流界为方位。 汝今当知东西南北。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 过去未来现在为世。 位方有十流数有三。 一切众生织妄相成。 身中贸迁世界相涉。 而此界性。 设虽十方定位可明。 世间秖目东西南北。 上下无位中无定方。 四数必明与世相涉。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 流变三叠一十百千。 总括始终。 六根之中。 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 如眼观见后暗前明。 前方全明后方全暗。 左右傍观三分之二。 统论所作功德不全。 三分言功一分无德。 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 动若迩遥静无边际。 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 有出有入而阙中交。 验于耳根三分阙一。 当知鼻唯八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 言有方分理无穷尽。 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 合时能觉离中不知。 离一合双。 验于舌根三分阙一。 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 一切世间出世间法。 惟圣与凡无不苞容尽其涯际。 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阿难汝今欲逆生死欲流。 返穷流根至不生灭。 当验此等六受用根。 谁合谁离谁深谁浅。 谁为圆通谁不圆满。 若能于此悟圆通根。 逆彼无始织妄业流。 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 本所功德数量如是。 随汝详择其可入者。 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十方如来于十八界。 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 于其中间亦无优劣。 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 故我宣扬。 令汝但于一门深入。 入一无妄。 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初发心两种决定理义之二又是什么呢? 佛说:“阿难,初发心者的第二个决定理义是什么呢? 当你们打算发起求证无上菩提真心的时候,当你们计划要于菩萨道勇猛精进地时候,当你们下定决心要抛弃一切的有为造作相的时候,还应当仔细分析观察明白:到底什么才是众生的烦恼根本? 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直到目前,不断地造业受生,到底造业的是谁? 受果报的又是谁? ”“阿难,既然你要修行菩提道路,如果不能够审视明白这个烦恼根本的话,你就不可能知道根尘的虚妄性,就连你到底在哪里颠倒了都闹不清楚,又怎么能降伏烦恼而取得如来的果位呢? ”“阿难,你好好看一下普通世人,当他们在解开绳结的时候,如果连绳结都看不见,他又怎么会知道如何解开绳结呢? 同样的道理,之所以从来没有听说过虚空能够被你撕扯破裂,就是因为虚空根本就没有具体形象,从来都不会有结的存在,自然也就不会被你解开结了。 ”“那么阿难,你现在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就好像六个串通了盗贼的内应一样,将你自己的家中珍宝洗劫一空。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从无始以来,所有的众生世界中,就产生了种种的自我束缚,从而就在这个物质世界中一直都不能出离。 ”“阿难,那为什么要称作是众生世界呢? 所谓的‘世’,就代表着时间的迁流;所谓的‘界’,则代表着空间的方位。 你现在知道有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这十个方位的界,也知道有过去、现在、未来这三种时间的世,方位有十个,时间有三世,所有的一切众生,就在这个时间和空间当中,不断地产生着种种的虚妄幻相,身体不断地领受坏散,时空也不断地相互影响。 ”“而对于空间的方位来说,虽然可以用十方来进行准确的定位,但是对于普通世人来说,往往只是使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平时并没有谈及上方和下方,而且对于中央方位也没有一个定论,因此对于空间方位,也就仅仅留下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而已了。 再由这四个空间方位和用来描述时间的三世相互之间发挥作用,三个四、四个三,那自然也就成了十二种了。 互相之间在重重叠叠地复杂作用,自然也就有了一十百千不可计数的种类变化了,而这些变化,永远贯穿着世界的始终。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众生世界方位最常用的有四个,也就是东南西北。 那么,对于六根来说,也可以对应于这四个方位,演变出一千二百功德(每个方位三百功德,四个方位共计一千二百功德)。 那么阿难,就请你来评价一下这六根各自的优劣状况。 ”不等阿难回答,佛自己就直接进行了对六根功德的分析,佛说:“比如说眼根吧,人的眼睛只能看见前方的景象,并不能看见后方的景象,也就是说在眼睛的所见中,前面是光明,后面是黑暗,左右两边则能看到三分之二的范围,因此对于眼根来说,一千二百功德是占不全的,只能占有三分的功能,却丧失了一份的德相,因此眼根也就只有八百的功德。 ”“再比如说耳根,它能够听到来自于十方的声音,不会有任何的方位方面的遗漏,只要声音一动,不论远近,都可以听到;而如果周围全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却又好像可以听得毫无边际那么远一样。 因此说,耳根就圆满占有了一千二百的功德。 ”“而对于鼻根而言,它的嗅闻性的发挥作用,要通过鼻子的出入呼吸来实现,有出有入功能即可发挥,但是如果出现了出入之间的转换交接时,功能就难以发挥了。 因此鼻根的功德,相比较于耳根的话,也是缺少了三分之一,鼻根只能占有八百的功德。 ”“舌根,能够宣扬世间聪慧,也能够宣扬出世间智慧,就算在言语方面还有所捉摸,但是在深刻道理方面,却可以无穷无尽。 因此可以说,舌根也是圆满占有了一千二百功德。 ”“至于身根,其相应的触觉的识别,需要依赖于相互之间的匹配和接触,只有当相互接触的时候,才能够产生身根触觉,而当相互分离的时候,却无法建立身根触觉,相互分离的时候,只有其一,相互和合接触的时候,则圆满其二,因此身根相对应于舌根而言,也是缺少了三分之一,身根只有八百功德。 ”“而最后的意根,则能够包含十方三世一切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不论是圣人还是凡夫,没有不能被意根所含藏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边际限制可得。 因此说意根也是圆满占有一千二百功德。 ”因此从佛的上述六根分析可以知道,对于众生而言,六根的功德并不平均,能够圆满具足一千二百功德的眼根、舌根、意根三者,可以算得上是优胜之根,而其他三根,也稍差一些。 但是佛紧接着又说了:“阿难,既然你今天已经下定决心,要逆转无始轮回生死贪欲之流,要通过这流失不停的六根,来回归不生不灭的菩提真性,你就应当仔细地分析判断这六根,到底哪个属于和合? 那个属于分离? 哪个深刻? 哪个肤浅? 哪个属于圆通任运? 哪个又不圆通? ”“如果你能够在这个六根中明白选择圆通之根,而后逆反着这个圆通之根,自然就可以断除无始以来的虚妄幻相的交织流转。 可是,对应于你所选择的圆通之根或者不圆通之根,你所需要修行的时间也会有一天和一劫那么大的区别。 ”“阿难,刚才我已经很清楚地给你全部描述了一番六根的不同功德,现在你就可以根据你仔细的分析和判断,选择其中可以作为你修行门径者。 当你选择决定了之后,我再帮助你搞清楚用功的方法和技巧,让你能够方便地上进。 ”“对于十方如来一切佛陀来说,他们对于十八界,已经一一都修行圆满究竟,已经彻底的证得了菩提真心,对于他们而言,不但六根,就连十八界,又哪里来的优劣差别呢! ”“可是对于像你阿难这样的普通众生来说,并不能对于六根十八界产生圆满自在的认识和智慧,所以我一直对你们说:只要你们能够选择其中一个门径入手,深入进去,只要能够明白一个门径的虚妄幻相,融归到毫无虚妄的本来,那你所谓的六种知觉之根,就可以一下子全部得到清净。 ” 发布时间:2024-08-25 08:47:2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4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