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梦参老和尚:枯木逢春 内容: 梦参老和尚的叮咛问:这里有一些枯木。 好象已经死掉了,可是放了大概二个月,现在开始发芽,然后又长叶子,不知道这有什么启示? 答:先讲个禅宗的故事。 在离福州七十华里,有座庵,叫枯木庵。 后面的山四季都很寒冷,叫寒崖(严),二个加起来叫「枯木倚寒崖(严)」,枯木靠着一个没法生长的寒崖,不会再生长。 又赶上三九隆冬的天气,「三冬无暖气」,一点暖气都没有。 有一个修道人就修到这样程度。 因为母女两人供养这位修行人,在这个地方住,大概有一二十年了。 这一天她妈妈就告诉女儿,「妳上去抱一下师父! 问问师父有什么感觉?」这母女二人也都是修道的,她女儿就照她妈妈的吩咐了。 一过去就把师父抱住了,问那师父,「您的感觉如何?」 老和尚就说:「枯木倚寒崖,一颗枯死的木头又靠着寒冷的山崖。 三冬无暖气! 再加上又是三九隆冬的天气,我一点知觉都没有!」 在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是修道已经修成了。 但是这位施主不是这个看法! 回去了,她母亲问她女儿,「师父说什么?」师父说:「枯木倚寒崖,三冬无暖气。」这老婆婆就发脾气了,说:「我们供养了十多年,供养了一个死人!」 这个大家怎么样理解? 要是以一般的看法,修道能修到这样程度,修成功了。 但是这位施主骂他! 供养一个死人,也就是他还没有修成。 完了,这女儿又给师父送饭,就跟师父说:「我妈妈跟我说,供养师父十几年,供养了一个死人!」 老和尚听到了,很惭愧,又再去修行! 大概又隔了十几年,她妈妈又叫她女儿,「这回妳再去把师父抱住,问他有什么感觉?」她女儿照她妈妈吩咐的,去了又把师父抱上了! 「师父,您有什么感觉?」 「没什么感觉,就是感觉抱着!」 这句话大家怎么样理解? 先前头十五年,抱住他,他的感觉是「枯木倚寒崖,三冬无暖气。」一点知觉都没有,没有一切感觉的意思。 所以那老婆说他是个死人。 这回又隔了十多年,她女儿又抱他,感觉只是抱着。 大家怎么样理解这个问题? 这两个前后加起来将近有三十年了! 要是修行人修行到这种境界,见闻觉知眼耳鼻舌身意都定下来了,没有感觉了。 这个境界好不好呢? 不好在哪一点? 大家可以参一参! 后来又经过十几年,他只是感觉抱着。 这个答对了! 这是一个禅宗的公案。 (编者按:典出「指月录」卷七。)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修行人必须活学活用,能够用到活! 学到活! 前头那个阶段,他只是证到见闻觉知没有作用了。 面对一切外边境界,他已经不起分别了。 就像阿罗汉,他的修行是自修,阿罗汉不能利益别人。 所以那老婆婆批评他是半分的修行人,不是整分的。 修行是为了利益众生,只自利自了,那不是跟死人一样吗! 供养你有什么用处呢? 等到她女儿第二次抱住,他说只感觉抱着,这叫活学活用。 修行人除了利益自己,还要利益别人。 诸位道友都是三宝弟子,信佛的,不只自己信佛。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 还要去帮助别人,劝一切众生。 对不明白佛法的、不知道佛教义理的,你要给他们讲,让他们都明白。 这叫活学活用,这就叫菩萨。 我们经常讲菩萨跟罗汉的区别在哪里? 都成了道,都了了生死。 一个是利益别人,一个是只能自利。 道在人弘。 一切真正的道理要人去弘扬,释迦牟尼佛已经不在世了,快三千年了,如果没有人弘扬,断灭了、消失了;如果断灭消失了,我们这三千年来的弟子还能闻到佛法吗? 那就闻不到了。 闻不到就得不到度了,不能得度了。 因此,「佛」、「法」是两回事。 佛是什么涵义? 佛就是明白,就叫佛。 这个人明白了,是个明白人,给他标名,跟人不同,就叫佛。 佛叫什么? 明白觉悟的人。 我们还没明白、没觉悟,那就跟这明白觉悟的学,学什么呢? 学觉悟、学明白。 那样我们渐渐就能达到觉悟明白了。 2010年 庚寅年新春开示方广文化整理  发布时间:2024-08-30 08:18:5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4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