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六】 内容: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 已灭生灭。 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若于所归有所归依。 自疑身心从彼流出。 十方虚空。 咸其生起。 即于都起所宣流地。 作真常身无生灭解。 在生灭中。 早计常住。 既惑不生。 亦迷生灭。 安住沉迷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常非常执。 计自在天。 成其伴侣。 迷佛菩提。 亡失知见。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 成妄计果。 违远圆通。 背涅槃城。 生倒圆种。 又有修行的善男子,穷尽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但唯有于寂灭涅槃境界的精妙尚未圆满成熟。 而于所归识性,有所归依,自疑想身心是从那里流出,十方虚空也都是由此处生起,为身心等所宣流之处,以此作为真常之身,它既不生也不灭,在生灭中早计常住,既迷不生之义,也不明白生灭,安住于沉迷中,反而将此作殊胜妙解。 那么,这人便堕入常非常执,计自在天,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菩提知见。 这叫做第三立因依心,作真常身,无生灭解,故成妄计果,流入邪见。 远远违背圆通法门,背离了涅槃境界,未得圆满真心,颠倒妄计为圆,因此生成倒圆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 已灭生灭。 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若于所知。 知遍圆故。 因知立解。 十方草木皆称有情。 与人无异。 草木为人。 人死还成十方草树。 无择遍知。 生胜解者。 是人则堕知无知执。 婆吒霰尼。 执一切觉。 成其伴侣。 迷佛菩提。 亡失知见。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 成虚谬果。 违远圆通。 背涅槃城。 生倒知种。 又有修行的善男子,穷尽诸行蕴,性入澄空,生灭绝尽,但唯于寂灭涅槃的精妙尚未圆满成熟,而于所知,观此知能遍知诸法,遂于所知之境,计知能遍圆,于是因知立解,计度十方草木,都是有情,与人无异,草木为人,人死后还成十方草树,无所拣择,我能遍知此理,若生这样的殊胜想法,那么,这人则堕知无知执,婆吒先尼执一切觉,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菩提知见,这叫做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远远违背了圆通法门,背离了涅槃境界,生成颠倒知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 已灭生灭。 而于寂灭精妙未圆。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 已得随顺。 便于圆化一切发生。 求火光明。 乐水清净。 爱风周流。 观尘成就。 各各崇事。 以此群尘。 发作本因。 立常住解。 是人则堕生无生执。 诸迦叶波并婆罗门。 勤心役身。 事火崇水。 求出生死。 成其伴侣。 迷佛菩提。 亡失知见。 是名第五计著崇事。 迷心从物。 立妄求因。 求妄冀果。 违远圆通。 背涅槃城。 生颠化种。 又有修行的善男子,穷尽诸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但唯对于寂灭涅槃的精真微妙尚未圆满成熟。 若于圆融根互用中,已得顺随,便于根隔合开圆融变化一切发生之际,追求火的光亮明朗,乐意水的清凉纯净,喜爱风的周遍流动,观想众尘所成为地,能生十切,各各崇事,以这些群尘,为发生造作之本因,建立常住之解释,那么,这人则堕生无生执,迦叶婆并婆罗门,以及那些勤身役事,事火崇水求出生死的外道,成为他的伴侣,从而迷惑了佛菩提真性,亡失了佛菩提知见,这叫做第五计著崇事邪业,迷自己一直灵觉之心,从四大无知之物,立虚妄求因,非果而计果,因而远远违背了圆通法门,背离涅槃境界,生成颠倒化理之种。 发布时间:2024-09-03 10:25:0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