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自以为是 内容: 达真堪布:为什么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自以为是 虽然我们现在学佛了,但很多时候还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这都是要改的。 这种改变也有难度,不容易啊!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自以为是,总是自然而然地自作主张? 这就是习惯。 我们无始劫以来轮回于六道,对这些已经习惯了,现在要改这个习惯。 从此,我们要听佛的教导,要听上师的教导,依佛法、依智慧去指导自己、为人处世,这就是学佛、修行,这样才能解脱,才能成佛。 大家要老实一点。 为什么伟大的佛陀说“依智不依识”? 就是这个意思。 任何时候都要依智慧,不能依意识。 只有依智慧,才能看透这个世界,才能看清诸法的究竟实相。 只有依智慧,才能改变现状,才能转变这一切。 唯一依靠的只有智慧。 “识”是我们的思想、概念,是我们的想法、意乐。 所谓依智不依识,当你真正去落实的时候,才会发现这是有难度的。 改变习惯是很难的,比如有的人几十年中习惯抽烟了,一下子要改掉是非常难的。 想改掉几十年的习气尚且如此困难,更何况要改变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啊! 所以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尽管如此,我们也要下功夫,要勇敢地去做、去改。 行为也是如此。 我们的很多行为都是不如法的,都是造业的,从现在开始就要改了。 不能觉得新的要求对自己是一种约束、控制,这些如法的行为也是要习惯的。 比如,现在我们开始吃素,习惯就好了。 现在每天打坐,刚开始不习惯的时候,连散盘都很难;若习惯了,几个小时的跏趺坐都不难了。 我们刚开始念一个稍长的咒语都难,慢慢习惯了就不难了,很顺口就可以念出来;以前不戴念珠,现在开始要习惯戴念珠;以前嘴里不念佛号、咒语,现在开始就要习惯持咒了;以前一到睡觉的时间就直接睡了,现在要习惯先磕头、忏悔,然后再睡觉;以前一起床就先跑到洗手间去了,现在要习惯提前醒,先做上师瑜伽,发愿,再起床;以前饭端过来就吃,现在要习惯先做供养,然后当加持品享用;以前我们一看见漂亮的衣服就迫不及待地穿上,前后左右地照镜子,现在要习惯先做供养,然后当加持品穿,也是庄严坛城;以前说话是大声喧哗,现在说话要寂静调柔;以前走路是蹦蹦跳跳的,现在就要改了。 任何事情若习惯了,就不难了。 我们再不能和以前一样,现在要向佛学,向善知识学,思想上要改变,行为上也要改变。 主要是将根本的问题弄明白,这样改掉过去的习惯就不难了。 既然我们想学佛修行、解脱成佛,思想和行为就要改变,要向佛学。 当你的思想和行为都回到轨道上,都正常了,这叫回归自性,这个时候你也就成佛了。 否则,你的思想和佛的智慧是相反的,你的行为和佛的事业是相反的,你怎么能成佛呢? 和佛相反的是魔,那你就不是成佛,而是成魔了。 你自己知道并且心里也有所准备:“虽然习气难改,虽然烦恼不好对治,虽然学佛修行的过程是千辛万苦的,但是我也要改,我也要成佛! ”有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才可以,这就是擐甲精进。 现在很多人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进入佛门的,看看舒服不舒服,好玩不好玩。 若觉得这地方舒服、好玩,就学;若觉得不舒服、不好玩,就退失道心,甚至彻底舍弃佛法僧三宝。 哪有这样学佛的? 哪有这样修行的? 有些寺院的所谓的“善知识”也总是顺着这些凡夫众生,发现你不舒服,就想尽办法让你舒服;发现你觉得不好玩,就想尽一切办法让你觉得好玩,哄你开心。 刚开始为了接引众生,可以这样,但是不能经常这样,否则,无论是寺院,还是这些所谓的“善知识”,也就都随顺凡夫的习气和烦恼了,这是害他。 你不是要把这些众生扭转过来嘛! 刚开始时,为了接引他,为了让他稳定,可以先通过这些方法把他接引进来,然后就要制止他了,要让他改掉这些习气、毛病,不能总顺着他,不能总惯着他。 这时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依佛法,依佛的教言、智慧去制止和改变他。 若是一说要恒顺众生,你就去顺着他,那你就是害他,不能这样。 发布时间:2024-09-15 10:13:4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