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真堪布:对治法里,证悟诸法无自性为最殊胜 内容: 达真堪布:对治法里,证悟诸法无自性为最殊胜 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所有方法里,证悟诸法无自性(空性)最为殊胜。 真正的智慧就是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很多人都不明白,以为“无我”的意思就是“没有我”了,“空性”的意思是什么也没有了。 不是这样的。 你真正无我、证悟空性的时候,一切显现,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都不会影响你。 什么叫证悟无我、证悟空性? 你已经知道了变化是正常的,不可靠也是正常的。 一切缘法,一切显现都是无常的、虚假的。 证悟空性以后,你就明白了。 这个时候,你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一切都是很正常的,这叫证悟无我、证悟空性。 缘起法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是随时变化的一个东西。 这叫无我、空性。 若不是无我,不是空性,就成为真有、实有、实成了。 若世上有一个实成的法,所有的显现都不能有,都将断灭。 无我不是断灭,空性不是断灭。 把这些视为真有,视为实有,都成为了实成法,才是断灭,那叫断灭法。 若是世上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法,我们叫它实成法。 它有三个特点:第一、他是不依赖于他法的;第二、他是独立的;第三、他是恒常的。 缘起法和实成法相反,若是缘起法,就不是实成法;若是实成法,就绝对不是缘起法。 实成法是不依赖于他法的,即世上只能有他,不能有别的。 所以即使有一个实成法,所有的法都要断灭。 若是有一个法存在,就有对立了;有对立了,就变成依赖于他法了;若依赖于他法,就不是实成 抉择空性的同时,也就证悟了缘起,懂得了缘起。 所以一切法不是实成,而是缘起。 若是缘起,就都是靠他法的,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灭的,都是时时变化的。 证悟无我、空性以后,就明白这个了;看一切都不动心,看一切很正常。 刚才对方还在笑,现在又愤怒了,正常。 因为无常啊! 家里的那个人,刚才还很好,还有笑容,说话也很好听,突然变了,生气了,说话也特别难听了。 这个时候,证悟空性的人就知道,正常。 都是无常,都是缘起法。 现在他态度不好,说话也很难听,没事,别着急,让他继续,一会儿、过几分钟就变了,态度也好了,说话也好听了,这叫变化,很正常。 证悟空性的人就这样,看一切法都正常。 一切缘法都是虚假的,无常的,很正常。 心如如不动了,了了分明,清楚地知道一切。 现在我们没有证悟无我和空性,所以别人态度好一点的时候,心里很高兴:“对我也很好啊! ”别人态度一不好了,心里就开始烦恼痛苦了:“怎么对我这样呢? 我的命也太不好了,怎么遇上这样一个人呢? ”这就是没有证悟空性的缘故。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伤心;一会儿觉得幸福,一会儿又觉得痛苦。 在这样的状态当中,也许也能感觉到一些幸福和快乐,但是实际上都是痛苦的。 因为都是暂时的,变化的。 佛法里讲,这也是一种苦,是三大根本苦中的变苦。 不变的心态才是真正的快乐。 无论他人是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口气,都一样,自己的心态都没有变化。 在需要的时候,表面上顶几句、制止一下也行,也没有事。 但这是在必要的情况下这样做的,心态没有变。 佛为什么有忿怒和寂静两种相呢? 相上应该有两种,该忿怒就忿怒,该寂静就寂静。 寂静相显得特别温和、慈悲,忿怒相显得特别嗔恨、恐怖。 虽然是佛的两种显现,但是心态只有一个,始终是一致的。 虽然心态不变,但是在必要的时候,为了调伏众生,可以采取强硬态度,这也是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也许有时候就需要这种态度。 修行人也不是总要谦卑,总是这样磕头。 “因为我是修行人,因为我是开悟的人,我是证悟空性的人……”不需要这样的。 这两种显现都可以有。 二谛双运,证悟了空性以后就是这样。 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一说无我,就好像证悟空性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是这样的,证悟空性不是什么也没有了,不是什么也不做了。 证悟空性以后应该更精进、更如法地表法。 因为那个时候,心态是稳定的、恒常的,表面上要做一些利益众生的事情,也没有难度。 现在主要是心发不出来。 若是心不太稳定,就有点难了。 所以,“所有的对治法里,证悟诸法无自性最为殊胜。 ” ——摘自达真堪布上师《噶当教言讲记》 发布时间:2024-10-20 09:36:4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