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光大师:文钞 赞净土超胜2 内容: ◎溯此法之发起,实在于华严末会,善财遍参知识,至普贤菩萨所,蒙普贤威神加被,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是为等觉菩萨。 普贤乃为称赞如来胜妙功德,劝进善财,及华藏海众,同以十大愿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以华藏海众,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遍游尘刹佛国,其弥陀誓愿、极乐境缘、往生因果,一一悉知,故不须说。 然华严会上,绝无凡夫二乘,及权位菩萨,故虽大弘此法,而凡小莫由禀承。 乃于方等会上,普为一切人天凡圣,说无量寿经,发明弥陀往昔因行果德,极乐境缘种种胜妙,行人修证品位因果。 此经乃说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 说时虽在方等,教义实属华严。 华严唯局法身大士,此经遍摄九界圣凡。 即以华严论,尚属特别,况余时乎? 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 (续)无量寿经颂序◎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 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 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 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 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 彼尚求生,我何人斯,不屑修习? (莲池大师曰,念佛求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勾当,转娑婆,成净土,不同小可因缘。 编者敬注)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 (续)念佛恳辞序◎如来圣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 然于修而未证之前,大有难易疾迟之别。 求其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为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作人天凡圣证真之捷径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 良以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念佛法门,兼仗佛力。 仗自力,非烦惑断尽,不能超出三界;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高登九莲。 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者,舍此一法,则绝无希望矣。 须知净土法门,法法圆通;如皓月丽天,川川俱现;水银堕地,颗颗皆圆。 不独于格物致知,穷理尽性,觉世牖民,治国安邦者,有大裨益;即士农工商,欲发展其事业,老幼男女,欲消灭其疾苦者,无不随感而应,遂心满愿。 (续)无锡净业社年刊序◎仗自力了生死法门,虽高深玄妙,欲依此了生死,又不知要经若干劫数。 以约大乘圆教论,五品位尚未能断见惑。 初信位方断见惑,便可永无造恶业堕恶道之虑,然须渐次进修。 已证七信,方了生死。 初信神通道力已不可思议,尚须至七信位,方了生死。 了生死事,岂易言乎。 即约小乘藏教论,断见惑即证初果,任运不会行犯戒事。 若不出家,亦娶妻生子,若以威逼令犯邪淫,宁肯舍命,决不犯戒。 初果有进无退,未证初果,则不定。 今生修持好极,来生会造大恶业。 亦有前半生好,后半生便坏者。 初果尚须七生天上,七返人间,方证四果。 天寿甚长,不可以年月论。 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难也。 念佛法门,断惑业,名带业;若生西方,则无业可得,非将业带到西方去。 无论工夫深浅,若具真信切愿,至诚称念,无一不往生者。 (三)复吴思谦书◎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惑;若到定慧力深,烦惑净尽,方有了生死分。 傥烦惑断而未尽,任汝有大智慧,有大辩才,有大神通,能知过去未来,要去就去,要来就来,亦不能了,况其下焉者乎。 仗自力了生死之难,真难如登天矣! 若依念佛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圣号,求生西方。 无论出家在家,士农工商,老幼男女,贵贱贤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一得往生,则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烦惑不期断而自断。 亲炙乎弥陀圣众,游泳乎金地宝池。 仗此胜缘,资成道业。 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 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 校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 (续)念佛恳辞序 发布时间:2024-11-15 11:12:5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