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黄念祖:当生即入正定聚 内容: 黄念祖:当生即入正定聚 现应特别注意:《唐译》、《宋译》不但是“已生”,甚至“当生”也住于正定之聚。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人将要生到极乐世界,那就是“当生”。 若有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就合乎弥陀的大愿,佛必定在这人寿命终了时慈悲加佑,接引往生,所以这样的修行人,就是当生。 当生的人,不须等生到极乐世界,已经是正定聚了,已经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这真是不可思议的度生方便,显示了一乘愿海与六字洪名的奇勋。 当生也入正定聚,也是善导大师的意思。 善导大师世间公推是弥陀化身。 莲池大师赞叹说:纵然不是弥陀化身,必然也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流。 善导大师在长安教化,长安城里人人念佛。 善导大师主张正定聚的利益通于彼此二土。 彼土是极乐,此土是娑婆。 《甄解》说:“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显益。 ”极乐世界一切都增上,所以入正定聚是决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非常明显,这是显益,明显的利益。 在我们世界,你如果真能信愿持名,或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真实做到,就应当往生。 你也入了正定聚,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利益是密益,这个利益不是那么明显,你自己也不知道,旁人也不知道,但是你确实得到了这个利益,所以称为密益。 《甄解》又说:“若为现生密益者,今家不共义也。 ”日人对于善导是尊崇极了,称为亲家,今家,是非常之亲善、非常之崇仰,说这是善导大师不共的见解。 一个当生的人,虽然身还在娑婆世界,已经得到了入正定聚的利益,这是不共的妙意。 先师会集本经,采入唐宋两译的经文,正是同善导大师心心相印。 《唐译》文为:“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 何以故? 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其中关键的话——“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这是反证法。 如果他是邪定聚或不定聚的人,就不能够建立这个当生的因。 当生的因是什么? 就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这是彻悟大师的话。 要解决大家的生死问题,不要在六道中头出头没,枉受轮回。 你本来就是佛,你现在是做梦,做了个恶梦,你十分恐怖,没叫醒你之前,就跟真的一样,所以要把大家叫醒。 自己也要醒,自己还在梦中,我能知道把别人叫醒吗? 出了梦,便知要自觉觉他,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 你真是这样的情形。 那邪定聚和不定聚不能建立彼因那。 有邪见的人,会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 那不可能。 所以说“不能建立彼因”(彼因就是上面所说真实发心,信愿持名的胜因)。 不但邪定聚不能建立彼因,不定聚也不能建立彼因。 今天发心,明天退心,进进退退,升升降降,经不起考验。 “鱼子庵罗华,菩萨初发心,三事因中多”。 鱼下籽很多,成鱼的极少。 庵罗华是印度一种华,开花很多,结果很少。 菩萨初发心,发心的很多,成佛的很少,他退了。 所以你真为生死,发菩提心,这个动力就不一样了。 并且由愿起行,深信切愿,持佛名号,这个行就保障了愿。 这样修行,阿弥陀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萨随时保护行人,避免了一切魔的干扰。 真正发心念佛就得到佛的加持,决定往生极乐,决定成佛。 这就是入正定聚,所以也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定聚的人没有恒心,也就是没有真实发心,所以不能建立决定成佛的妙因。 当生的人同往生极乐的人一样,都住于正定聚,决定成佛。 这个意思《阿弥陀经》里头也有。 经文是:“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你只要真实发愿,愿意生极乐世界,你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就入了正定聚了嘛。 大小两经相合,证明当生极乐的人,身仍在娑婆,就同往生的人一样“入正定聚”。 这真是无上的幸运,所以先师夏老听到净土法门后,一个人在屋子里头笑了几天。 就是自己笑,笑什么? 笑“我这回可得到出去的路啦”。 不然,哪里有路! 所以这一点很要紧。 发布时间:2024-12-02 10:17:0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