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异元来 内容: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异元来无异元来(西元一五七五─一六三○年)青原下三十五世信州博山无异元来禅师,讳大舣,族姓沙,母姚氏,辄不得食酒肉乳和尚,否则不为食,越七月而母死。 年十六,矢志出家,之金陵瓦棺寺,听讲《法华》,慨然卅︰「求之在我,岂可循文逐句哉?」遂去。 之建武,礼五台通法师,薙发受业,修智者止观之道。 尝露坐松下,不知晨夜,蚊蚋集躯,如唼槁木,内焉不知有血肉身心,外焉不见有山河大地也。 如是五年,寒暑罔辍。 已而诣超华山,从洪法师受比丘律。 是时寿昌(无明慧)经大师,方居峩峯,扬曹洞之法。 和尚闻其名,往谒焉。 见寿昌,荷锄戴笠,状类田父,辄心疑之,遂入闽光泽,居白云峯三年,以所得着书,呈寿昌,寿昌以书报之,谓其非第一义,和尚始爽然自失也。 遂焚香礼拜,毁其稿,不复示人,益潜心宗乘。 阅船子藏身语,疑情顿发,至忘寝食。 居岁余,忽见赵州嘱僧语,恍然有得。 (以上录自《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五之「博山和尚传」,《卍续藏》一二五. 三八八页)hellip;…师更念︰船子在药山之门,何以二十年始得? 瞥地,疑情顿发,七圣皆迷。 兀兀腾腾,五十旬有半。 而於赵州有佛无佛机缘,如释重负。 谒寿昌於宝方,多手呈简,曾不得其一颔,居再阅月,形色枯瘁,望之似木鸡矣。 从赴玉山,扬扦洞宗,时得印可。 昌问︰「佛印偈云︰『蚁子解寻腥处走,青蝇偏向臭边飞』,君耶臣耶?」师云︰「臣边事。」昌呵之卅︰「大有笑汝在。」师云︰「前何以是,今何以非?」昌云︰「一非一切非矣。」既达,辟人端居,食顷,闻护法神倒地,不觉心开,呈偈云︰「玉山诱一言,心灰语路绝;几多玄解会,如沸汤浇雪。 没巴鼻金针,好因缘时节;梅蕋绽枯枝,桃花开九月。 触目如休辨别,急水滩头抛探篙,溺杀无限英雄汉。」昌卅︰「一到多门又到门,盖解心绝矣,而命根未断。」别居「宗乘堂」。 又五十旬有半(朝夕不寐,一日如厕),覩登树人而悟,乃彻源底也。 趣谒宝方(寿昌),入门便拜,昌问︰「近日如何?」师卅︰「有个活路,不许人知。」昌云︰「因甚不许人知?」师卅︰「不知,不知。」昌举「烧庵赶僧」话,问︰「婆子作麽生手眼?」师卅︰「黄金增色尔。」又举僧问玄则禅师「龙吟雾起,虎啸风生」公案,命颂之。 师援笔立就卅︰「杀活争雄各有奇,模糊肉眼曷能知;吐光不遂时流意,依旧春风逐马蹄。」昌笑云︰「子今日始知,吾不汝欺也。」师问︰「向後还有事也无?」昌云︰「老僧只知穿衣吃饭。」师卅︰「岂无方便?」昌云︰「子後得坐披衣,幸无筹策足矣。」因命秉拂。 (以上录自《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五〈无异大师塔铭〉,《卍续藏》一二五. 三九二页─三九三页)时师方二十七岁,闻鹅湖心大师,以云栖大师神足,授律鹅湖,往受菩萨毘尼。 (中略)至信州,初游西岩,居四十余日,尝无所得,食则采野蔌为羹,怡然甚乐。 既而,居祖印院者七月,乃迁博山,博山故韶国师道场,荒废日久,(中略)和尚至,则诛茅为屋,仅足容,而禅律并行。 (以上录自《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五「博山和尚传」,《卍续藏》一二五. 三八九页) 发布时间:2024-12-17 13:30:4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7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