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五苦章句经 内容: 五苦章句经世尊曰:三界、五道生死不绝,凡有五苦。 何谓五苦? 一曰诸天苦,二曰人道苦,三曰畜生苦,四曰饿鬼苦,五曰地狱苦。 何谓诸天苦? 从第一天上至二十八天,除中阿那含天,皆是持五戒、守十善、行四禅者得生其上。 无道慧意故,有生老病死,亦有不尽其天寿者,随其先世所作故,寿命有长短。 诸天有二大灾:一曰命尽,二曰劫尽。 劫尽有三因缘:一曰大火,二曰大风,三曰大水。 命尽有七证:一曰项中光灭,二曰头上华萎,三曰颜色为变,四曰衣上尘土,五曰腋下汗出,六曰身形□瘦。 七曰蝇著、自然离于本座。 遭水灾时,大洪水起,齐十五天,其中所有无不尽者;遭风灾时,随蓝大风四起,吹须弥山及诸名山,山山相抟令如粉尘;无不尽者;遭火灾时,七日并出凝住不行,烧灭天地皆如融金,欲界所有其中皆尽。 最上四天,虽寿八十亿四千万劫,要当皆死,属八恶道。 是谓一苦。 二曰人道苦,有百千种人实为疲劳,从奴婢、下使、乞儿、贱人,中间富贵,上至帝王、转轮圣王,皆有生老病死、饥渴寒热、苦痛愁恼、忧患灾变,或有兵贼、牢狱刑戮、火烧水溺、坠落堆廅、塼石刀杖、奔车逸马、怨家劫盗更相伤害。 其死万端,一切众生,未脱三界,皆共有之,是谓二苦。 三曰畜生苦,蜎蜚蠕动、蚑行喘息、飞鸟走兽,上至象、龙、金翅鸟王皆是畜生。 亦有饥渴寒热、忧患勤苦,强者伏弱更相啖食,或有屠杀、田猎、网罗,以肉供人。 其变万端,不可具说,是谓三苦。 四曰饿鬼苦,有九种饿鬼:第一辈者,身长一由旬,颈所咽处,如一针孔,行步之时,支节骨解,如五百车。 声咽火炎出,自相烧然;若见流水,往即枯竭不得一咽。 或得一咽,化为脓血,或为沸屎,或为铜销。 咽自然大,热烂下过,无不洞彻。 罪过未毕,身自然复。 如是皆先时为人,治生暴逆,恐怛迫胁,不以道理,悭贪独食,故受此殃,是谓四苦。 五曰地狱苦,铁城镬汤,剑树刀山,铁柱消铜,脓血寒冰,沸屎碱水,竹叶火车,炉炭火钉,十六毒刺,乌鹊、狡狗、鹑鸟、屈鸟,其鸟喙嘴纯是刚铁,飞入人口,表里洞彻,食人五藏,东西南北无有避处。 苦毒罪狱,凡有十八,诸受罪者,不问尊卑,随恶轻重,各自受之。 或有一劫,半劫毕者,不能不翅者。 罪毕还生世间,受诸余殃,是谓五苦。 八恶处者:一曰地狱。 二曰饿鬼。 三曰畜生。 四曰边地。 五曰长寿天。 六曰虽得人身,盲聋喑哑、手足残跛,不能听受。 七曰虽得人身,六情完具,世智辩聪学世经典,信邪倒见祠祀鬼妖,或屠杀田猎,肆心放意,欺伪万端不信三尊;从是后身,还入地狱,从冥入冥,无有脱时;时得为人,复不信正,不奉三尊,诽谤圣道。 八曰生佛故处。 是谓八恶,亦谓八难。 三恶道者,是一切众生之家,暂得为人,暂得为天,譬如作客日少;归家日多,学者思之,勤力精进,可得脱苦。 人身难得,六情难具,口辩难中,才聪难致,寿命难获,明人难遭,直信难有,大心难发,经法难闻,如来难值。 世间有树,名优昙钵,但有实无有华。 如来出世乃有华耳。 已得人身六情完具,口辩才聪,寿命延长,遭值明人,发菩萨心,直信不还,具闻经法,遇如来世,此皆宿行。 覆福德人,从明入明,寻如来迹,累行不止,会于道场;无毁其根,忘失前功,一失道意,动有劫数。 慎之! 慎之! 一切众生常在长狱,有十二重城围之,以三重棘篱篱之,常有六拔刀贼伺之,能于其中得脱出者,甚难! 甚难! 何谓长狱? 谓三界也。 何谓十二重城? 谓十二因缘也。 何谓三重棘篱? 谓三毒也。 何谓六拔刀贼? 谓六情也。 已发道心,当具禁戒、四等大慈、六波罗蜜、安般守意、三十七品、诸禅三昧总持之门等。 一切法意无高无下,无想无愿,出三脱门,得三治法,分别三向,晓三达智无缚无解。 不求诸天、人中之尊、转轮王位不动其心,不畏罪苦不计有劳,志在一切无所荣冀,解三界空不习三有,是谓得出十二长狱。 知十二因缘所起所灭,能断痴本,是谓得出十二重城。 知淫、怒、痴三垢无原,意不复著,是谓得拔三重棘篱。 晓了六情皆无本末,譬如芭蕉,意不缚爱,是谓得离六拔刀贼。 要当先解无我、无人,都无所作,无所不作,所作功德亿劫不惓,譬如鸟飞虚空无有足迹。 作无迹行,无能见者,不与罪事诸恶因缘,大如毛发,是谓发菩萨心者能度苦厄。 居家为牢狱,妻色、儿息、财物珍宝为下。 为是银铛杻械,恩爱痴著为是重担。 佛告诸弟子:一切善男子善女人! 汝已出家为得离狱,弃捐妻子为得脱械,如何不能放舍重担? 诸沙门曰:我无所担! 佛言:汝沙门! 著吾我人,贪身计寿,是汝重担;专求供养,畜积所有,是汝重担;同学不和,反亲白衣,是汝重担;自大种姓,贡高憍绮,是汝重担;恃智慢愚,轻邈他人,是汝重担;很戾自用,不受人谏,是汝重担;食无节度,饮酒贪味,是汝重担;法服不具,著俗衣裳,是汝重担;外似如法,内怀谀谄,是汝重担;不制六情,毁戒犯欲,是汝重担;赋敛百姓,兴起寺庙,是汝重担;祠祀鬼母,所请福愿,是汝重担;假托佛法,咒术治病,是汝重担;违负众祐,犯四重禁,是汝重担;栖息无恒,不还庙房,是汝重担;不舍担者,后入地狱。 佛言:有大白象,力壮移山,坏地成涧,拔树碎石;象力无双,有人以发绊系其脚,象为之躄,不能复动。 佛告诸弟子:当解此譬,当善思之! 若有贤者居家为道,厌世所有苦空非身,常欲出身,为道辞家妻子,当就明师受持法服。 临出之日妻子恋泣,悲诉声哀其辞辛苦,贤者睹之心为怅然,意即回变,为妻子所惑,无复出家之志,是如发系象,不能复动,长受衰矣! 佛言:一切壮无过心,心是怨家常欺误人,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为,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得佛独步三界,皆心所为。 一切众香莫过栴檀,其香无量,香价贵于阎浮提金;又疗人病,人有中毒,头痛体热,磨栴檀屑以涂其上,若以服之,病即除愈,一切众生莫不愿得。 有人大得栴檀香树,束薪卖之,无买之者。 佛在世时所说经法,令人得道,无不度者;般泥洹后,十二部经留在世间,动有卷数,无人视者,亦如栴檀束薪卖之,无有买之者也。 一切臭木,莫过伊兰,其臭毒恶,人见恶之,畏闻其气。 伊兰栴檀生有四辈。 何谓为四? 一曰、有栴檀树,伊兰绕之;二曰、有伊兰树,栴檀围之;三曰、有栴檀,栴檀自为丛林;四曰、有伊兰,伊兰以相围绕。 何谓栴檀伊兰绕之? 有家长者,直信为道,妻子室内不从其教,奉邪倒见,祠祀鬼妖不从教令,是谓栴檀伊兰绕之者也。 何谓伊兰栴檀围之? 有家长者,信邪倒见,祠祀鬼妖,妻子、儿妇、家内大小直信三尊,不失八斋,布施为德,六度不废,长者呵止不从其教,窃避为之,是谓伊兰为主,栴檀围之者也。 何谓栴檀栴檀以为丛林? 有家长者为道,室家眷属皆随其教,不相违戾,直信三尊,心意和同,是谓栴檀栴檀以为丛林者也。 何谓伊兰伊兰自相围绕? 有家长者,信邪倒见,具行十恶,祠祀鬼妖,阖门烹杀,意同欢喜,是谓伊兰伊兰自相围绕者也。 此四辈因缘,皆由宿命意行不同,故令不和。 是以律经明晓因缘,获罪福事,若祠祀家杀生,鬼饲不与从事,不食其饮食,若入山泽,见飞鸟走兽聚食,终不惊怛,断其食味。 若见屠杀、猪羊网猎、刑戮罪人,不得看视,当避舍之。 纵不得避,当起大慈,誓愿僧那:我得佛时,使我刹中,饮食自然,无令有此诸恶因缘! 曰:昔者国王夫人付香,不与屠者之妻,生死作对因缘,展转相缘,或罪缘福,或福缘罪,罪福之会,有二栽果,心以生想,为行种栽,以有根孽,后受报果,此屠者之妻,为罪缘福,后相经历,辄当过生为种苦本,是以不与香也。 夫父子、夫妇、兄弟、家室、知识、奴婢有五因缘。 何谓为五? 一曰怨家,二曰债主,三曰偿债,四曰本愿,五曰真友。 何谓怨家? 父子、夫妇、兄弟、宗亲、知识、奴婢相遇相杀,是谓怨家。 何谓债主? 父母致财,子散用之,是谓债主。 何谓偿债? 子主致财,供给父母,是谓偿债。 何谓本愿? 先世发意,欲为家室善心欢喜,厚相敬从,是谓本愿。 何谓真友? 先世宿命,以道法因缘共相承事,后相经过,生则明法,精进志和,是谓真友。 昔者阿难邠邸家有五福德因缘。 何谓为五? 一曰时节,二曰身教,三曰口言,四曰一味,五曰和顺。 何谓时节? 昼夜六时,不失礼敬,是谓时节。 何谓身教? 长者起时,室内大小无不随者,是谓身教。 何谓口言? 长者欲有所作,兴福事时先报家中,皆从其教,是谓口言。 何谓一味? 衣食平等,奴婢亦然,是谓一味。 何谓和顺? 上下相从,不相违戾,是谓和顺。 以是五福,家中奴婢、牛马六畜、蜎飞蠕动死皆生天;其有人家,宿止经历,飞鸟走兽过其居屋者,死皆亦生天。 用长者家,合门之内,能言之属,口诵法者,经声不绝,其有闻音入耳中者,无不欢喜,心则是本,是故生天;亦是长者本愿所致,从无数劫来,口言笃信,不欺慢人,不与诸恶共作因缘,功德纯淑,大僧那力故使其然。 天地境界,遭三灾时,其中所有一切皆尽,不及彼界。 大劫尽时,一佛境界,其中凡有百亿须弥山,百亿铁围山,一切皆尽,不及彼佛国也。 如是十方诸佛国,无极虚空,无极众生,无极佛国,无边虚空,无际众生,无原大千国土,如来满中,以亿劫之寿,不说众生有始有终,如来之智,了知一切众生无底,故言般若波罗蜜无底,众生无底。 曰:佛又说:有四种生:一曰胎生,二曰卵生,三曰湿生,四曰化生。 此分别说耳,示语一切使知种类,三界五道众生,一切所有,皆是化生,故言一切如化、如梦、如影、如响、如水月形,无有作者,先了此意乃可为道。 道亦如化,一切无原、无造、无作、无始、无终,新学闻之,其意惊疑。 诸惊疑者,有三因缘:一曰本功德少,二曰不得明师,三曰不勤于经学。 自用意著于吾我,逐于名色,贪求利养,所行谀谄,无有至信,如是不能近深法忍。 曰:空无所有、无相、无愿是道之要,慧道以空为上,学以无为为先。 此三句者,不可为新学人说之。 闻无所有,便旷其意,不复修戒,无所挂碍;于六德中事事懈废,言一切空,当何所作! 口但说空,行在有中,堕四颠倒,故言无功德。 菩萨不应使闻无所从生法忍。 夫善知识欲教新学,稍稍以渐教,语魔事令护魔,因缘生死罪苦,五道分明,令信罪福事事了了,乃可语道。 昔分和檀王与佛捔智。 佛告王曰:以海水磨墨,斫树为笔,写吾所知为经卷,海水竭尽,树枝了索,吾经不尽。 所以尔者? 佛有三达之智,来今往古靡不通焉! 佛经众多,以虚空为量;佛智弘深,以无造为原。 经中所演,不可思议,或有反覆,难了难明。 粗以六事,可知其要:一曰正道,二曰善权,三曰至教,四曰诱导,五曰福德,六曰禁戒。 何谓正道? 说无端绪,无造无作,虚无所有,无所从生,无行无得,自然如也,是谓正道。 何谓善权? 变化无方,或出或处,随类而入,与为因缘,时宜而说,不合章句,趣化度之,是谓善权。 何谓至教? 指示罪福,作是得是,皆行所致,无横与者,其事明白,是谓至教。 何谓诱导? 开童蒙人,有护有德,增寿益算,现世可获,是谓诱导。 何谓福德? 六度无极,主治六情,制守根门,可得天人,转轮圣王,长乐无极,是谓福德。 何谓禁戒? 守口摄意,身不杀、不盗、不淫、不欺,奉孝不醉,三恶趣苦,不可久处,是谓禁戒。 先了此意乃可为道,譬如捉网,先摄其纲,诸目皆正。 不晓持纲,先理其目,颠倒错乱,互相绊绕,无有解已。 学亦如是,不达其要,闻经中说,不解权宜,不能分别,便相讥恃,遂执所守,兴起恚意,失本忘义,毁正逐邪;学者雷同,追逐音响,不相匡正,识真者少,堕落滋多,如此之辈徒载学名! 曰:四谛者:一曰苦谛,二曰习谛,三曰尽谛,四曰道谛。 一切众生不觉此苦,以苦为乐,于罪苦中,求欲得安。 贼医伪说,迷惑人心,便言:所作可现世得! 学者闻之莫不喜随,闻中至之言逆耳不受,故言正言似反,谁能受者。 复不知习,知习者死,死不敢复作;复不知尽,知尽者死,死不敢复作;复不知道,知道者闻道,便能为道。 一切世间人,作罪事易,为福事难;一切学士,作福事易,为道事难。 为道复易,解道者难,说道者易,行之者难,故言甚难! 甚难! 曰:如来众经禁戒律法,凡有八亿四千万卷,为一切之良药,治人身、口、意,疗人生、老、病、死耳。 教众生有二要,何谓为二? 一者、作是得是;二者、不作是不得是。 如佛所说:三界五道,罪垢苦恼,不离于作;一切无横,非天授与,亦非鬼神,亦非帝王,亦非父母,亦非沙门、梵志授与。 所作罪福,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不失如毛发者也! 佛言:昔者为盐楼王,有弘普之慈。 诸堕罪狱者,王尽现之。 王曰:汝等何为是间? 罪人对曰:我等死时,不知如行,诸恶自然,追逐送我,来到是间;愿王哀我赦除罪过! 王曰:汝等皆作何恶? 罪人对曰:我等生时,不孝父母,杀、盗、淫、欺、饮酒斗乱,持刀强势侵易善人,诽谤圣道,所作众恶,不可具说! 又信恶师,祠祀鬼神,谓当有福;烹杀三生,祷赛神灵。 我今自首,悔所作恶! 王曰:汝等在世间时,吾遣五使者案行天下,告语汝曹,汝曹何以不受其教? 诸罪人曰:我等生时,实不见闻! 王曰:谛听! 当为汝曹说五使者:一曰、世间母人,怀妊十月,身为之病,临当产时曰,父母怖危,既得娩身,从死得生,乳哺怀抱,推燥居湿,迟得长大,忧虑万端,汝见之不? 罪人曰:见之! 王曰:是吾一使者。 二曰、世间老人,颜色坏败,头白齿落,目冥耳聋,肉缰皮缩,伛偻而行。 汝见之不? 罪人曰:见之! 王曰:是吾二使者。 三曰、世间病人,困劣著床,百痛普至,美食为恶,汝见之不? 罪人曰:见之! 王曰:是吾三使者。 四曰、世间死人,刀风断脉,拔其命根,身体正直,不满十日,肉坏血流,膨胀烂臭,无可取者,生时相爱,死皆相恶。 汝见之不? 罪人曰:见之! 王曰:是吾四使者。 五曰、世间犯罪,缚束送狱,桁械鞭笞,五毒普至,戮之都市,或截手足,火烧呋质,斩之枭拖五刑。 汝见之不? 罪人曰:见之! 王曰:是吾五使者。 王复告罪人曰:汝见是已,当自思惟,汝身亦更生、更老、更病、更死,汝犯逆罪,亦当如彼现受其殃,汝何不孝顺父母,谦敬长老,慈仁为首。 心所不欲,亦勿施人。 世有贤明,当从启受;归命三尊,迮心奉道;节情止欲,可得度苦。 自汝所作,今当受之,吾不枉汝。 罪人白王:我等生时,实作苦剧,不暇得为! 王告狱卒:汝便将去,到其剧处。 狱卒名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持钢铁叉。 叉有三股,一叉罪人数百千万,内著镬中。 其镬纵广等四十里,自然制持令不堕落,罪过未毕故令不死。 从口至底百岁,乃至从底至上,亦复百岁,是名剧处。 诸罪人受罪,更苦楚毒遍十八处,中有罪毕当得出者。 王复现之曰:汝等今去,或当为人家作子生,当念孝顺报父母恩。 曼年盛时,当忍恶为善,笃信三尊,守戒奉道修诸功德;莫复作恶,还来入此。 夫地狱者,终不呼人,善自思之! 诸罪人欢喜,皆称:万岁! 佛言:诸有闻法乍信、乍不信,狐疑进退还入邪者,皆从地狱来出。 受阎王教者,信根浅少故令其然。 虽尔,所作功德终不唐捐,佛之弘慈,亦不遗忘,但劫数弥之耳! 久后亦当度世。 尔时佛告阿难:受是经典持讽、诵读、广为人说,疾令时远,普法泽流布来世。 阿难白佛言:唯当受之! 今斯经典所号? 云何奉行? 佛言:阿难! 是经名净除罪盖娱乐佛法,一名授无思议光菩萨道决,当奉持之! 族姓子及族姓女,尽其形寿供养如来,随时之宜,从其所安。 若以天华,如须弥山用散佛上,及以名香、泽香、杂香、缯盖、幢幡,谦敬贡上,精进不懈,不如族姓女受是经法,奉持讽诵,广为人说,遵修法行。 如是所教,功德福祐,过彼供养巨亿万倍! 佛言:阿难! 常当以法供养如来,若欲奉敬无上大圣,当受斯经,持讽诵为他人说,及应法卷。 佛说如是,无思议光菩萨、贤者阿难一切众会,阿须伦、世间人民闻佛所说,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天上福已尽,堕为牛领虫,譬如大田家,收入甚大丰,但食不复种,谷尽亦饥穷,食福亦如是,福尽堕罪中。 人身甚难得,根具亦甚难,百劫复百劫,时乃得为人。 失戒离人本,但坐著因缘,不知厌足故,受苦如弥连。 蜎飞蠕动类,其神同一原,坐犯不与取,借贷无还心,受寄而拒抵,持头触突人,展转畜生中,其苦难缕陈。 佛说饿鬼苦,但有饥渴患,东西求饮食,不闻水谷声,躯体一由旬,裸形发绕身,但坐悭独食,故堕黑绳城。 铁围两山间,窈窈何冥冥,识神堕其中,不睹日月精;展转不相见,但闻叫呼声,一切众恶声,苦痛伤人情。 既得生为人,当受身诸殃,盲聋喑哑痾,跛躄不能行,虽有度世法,不得听受闻,长夜受是苦,宛转如车轮。 受身虽根具,端政辩聪明,邪见堕颠倒,不信有佛经。 或行屠网猎,酒乐著情欲,没身见阎王,罪至乃怖惊。 边地无义理,父子相噬汝,室家更相卖,属人为奴虏,恒畜给驱使,动静加杖楚,虽得为人形,畜生共同侣。 世间纯淑善,无有师法则,当生长寿天,无形但有识;寿命虽延长,三涂为邻侧,后作曲□虫,泥沙为饮食。 以在八难处,难得复为人,譬如海盲鳖,欲值浮木孔。 先死堕须河,甫来已过去,值法已没尽,辄生佛故处,为法船欲坏,思惟入甘露。 精进讽为勉,善知识为师,精进为大力,慧明踰日光。 甘露消诸毒,亦能除五阴,若人已有信,住在佛教戒,便道通亦利,以开甘露门。 甘露声已出,三界遍分明,已开大要道,但当正意行。 一心向在在,为道莫中止,人意譬如称,常当摄拘牵;思惟止与观,是为世间明,叉手持头脑,三界皆礼佛。 发布时间:2024-12-30 11:12:3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