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净土法门法师:图念得快,一天念的遍数多,不但你没有功夫,你还生烦恼。 内容: 当然佛在经上讲,所有修行方法,方法无量无边,「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你要会用心,你不会用心的话,那就很难。 会用心是用清净心、用无分别心,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就很容易。 譬如读经,读经也是个好方法,要怎么读? 无分别心、清净心去读经。 诸位在《坛经》里面看到法达禅师,他读《法华经》,《法华经》的分量相当长,读的时候要恭恭敬敬读,不可以像开快车一样。 经念得很熟了,我听说读《无量寿经》,背得很熟的人念一遍半个小时。 《无量寿经》半个小时,很好,跟我讲,我也点头,一天念个十部、八部,不错,很好。 他有没有受用? 没有受用。 为什么没有受用? 赶,他心是急躁的,赶紧把它念完;开快车,容易出事情,不老实。 正常的速度,你必须念得字字清楚、了了分明,这才是恭敬心。 半个小时念《无量寿经》,我让他念给我听,我一个字都听不出来,他把好几个字搞成一个声音;念是念得很快,没错,恭敬心没有了。 念经实在讲,念经也能度众生,念得叫别人在旁边听,听懂了,他开悟,那就度了他。 如果当年惠能大师卖柴的时候,听那个人念《金刚经》,一部《金刚经》几分钟就念完,惠能大师保险不会开悟,保险没有听出来。 一定是他念得很慢,念得字字清楚,他在旁边一听,觉悟了。 要明白这个道理,你念得要叫别人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是标准,念经怎么个念法。 念的时候,不起一个妄念,不分别经里头什么意思,为什么? 念经是修行。 修什么? 修戒定慧,你这才相应。 怎么叫修戒? 你在念经的时候,你心里不会去想坏事,你身端端正正的,威仪具足,身语意都不犯戒,戒行具足。 读经,经是诸佛如来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真言,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比这个更善,所以你读经,岂不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的戒律具足,这是修戒。 读经的时候专心,刚才讲清净心读、无分别心读,这是修定。 念得字字分明、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没有念颠倒,这是慧,这个慧是根本智。 所以读经是修行,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 经读得慢没有关系,你两个小时读完,你修两个小时,你在那里修行,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是真用功,真实功德。 图念得快,一天念的遍数多,不但你没有功夫,你还生烦恼。 生什么烦恼? 贡高我慢。 你看,我一天念十遍,你们一天一遍都念不了,我比你高;贡高我慢,自尊自大,瞧不起别人,所以对於一切众生很难生起恭敬心,总有傲慢的习气在。 读经是修行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不善读,那就变成世俗读书,这里面功德就没有。 如果是用修戒定慧这个方法来读经,也能开悟。 《坛经》里面讲,法达禅师读《法华经》,他念过三千遍,《法华经》长,一天念一遍,三千日。 三千是说个整数,在我们想像大概是十年。 十年的时间读《法华经》,遇到六祖大师,六祖大师给他一讲解,他就开悟。 他要没有十年功夫,怎么讲也开不了悟。 读经也是一个方法,法门无量无边。 四弘誓愿里面讲法门无量,任何一个法门都能帮助你明心见性,都能帮助你成无上道,都能帮助你得无碍辩才。 只要你用功得法,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你才能够说法善巧。 「善巧」两个字的意思要懂,巧是巧妙,随心所欲,巧妙;善是什么? 不失规矩。 随心所欲还合乎规矩,这叫善巧。 如果说是巧,说得很巧,不善,不合法度,那是巧而不善。 另外一种,善而不巧,在讲台上讲经说法很守规矩,你细细去听确实他没有毛病,但是说得不好、不精采;确实他没有毛病,但是讲东西不精采,不能引起大众的兴趣,这是不巧。 可是初学佛法的人一定要记住,宁愿善而不巧,不可以巧而不善,巧而不善毛病可大了。 所以达到善巧,那是纯熟了,这里面一定要契入境界。 我们一般讲有行有证,你善巧两个字一定做到。 纵然没有证,也有真正修行的功夫,才能够做到善巧。 没有真正修行功夫,如果是巧,一定就不善,所以不如善而不巧,这是诸位必须要记住。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十七卷)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发布时间:2025-01-03 09:07:2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