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阳慧忠 内容: 南阳慧忠在慧能处印证后,即到南阳的白崖山上度过了四十余年,从未离过山。 公元761年肃宗邀请他到京城,尊为国师。 在一次法会上,肃宗向他问了许多问题,他却不看肃宗一眼。 肃宗大怒道:无论怎样,我是大唐的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皇上可曾看到虚空? 肃宗:看到了。 慧忠: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沩山灵佑是百丈怀海的入室弟子,后来住湖南大沩山,法席极盛,并与其弟子仰山一起共创沩仰宗。 成为中国禅宗五大宗的开山鼻祖之一。 炉中灵火一次,灵佑在百丈怀海禅师的身边,怀海问:是谁? 灵佑答:是我。 百丈怀海就对他说:你拨拨看,炉子里有火么? 灵佑拨拨炉子说:没火。 于是,百丈怀海亲自起来,在炉子深处拨出几粒火炭,夹起来对灵佑说:瞧,这是什么? 灵佑当下大悟。 水乳交融灵佑住持沩山后,收了两位高足,即仰山与香严。 在禅堂内,沩山对他俩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佛理都是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 仰山就问:什么是人人解脱之道? 沩山灵佑回头看看香严说:寂子提问,你为什么不回答他? 香严说:如果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倒是有个说法。 沩山问:你有个什么说法? 香严打了一声招呼就走出去了。 灵佑又问仰山:他这样回答,合你的意吗? 仰山回答:不合。 灵佑又问: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仰山也告别一声就出去了。 沩山灵佑呵呵大笑,叹道:真是水乳交融啊! 心即是佛有个和尚问沩山:什么是道? 沩山:无心是道。 这僧:我不懂! 沩山:要想明白,还是去问那个不明白的好。 这僧:谁是那个不明白的人? 沩山: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接着,沩山又说:现在的人只要当场体会不领会的,正是你的心,正是你的佛。 如果向外求得一知半解,当作禅道,却不相干。 并且,还污染了你的心田,所以说向外求道,是背道而驰。 仰山慧寂,广东人,九岁时出家为僧,后与老师沩山一起共创沩仰宗。 以善于接机利物著称于世。 他初参耽源禅师,深得禅师赏识,耽源便把慧忠国师传给他自己的一本法门秘籍传给他:这是祖上代代相传下来的,你要好好保存。 慧寂拿过来看了一遍,就一把火把它烧掉了,耽源十分不解:我这法门,谁都不会,你怎么把它烧了呢? 慧寂回答说:我一看就知道意思了,还留着它干什么? 有主沙弥仰山慧寂去见沩山的时候,沩山问他: 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慧寂回答:有主沙弥。 沩山就问:主在何处? 慧寂就从西边走到东边站着。 沩山一见,大为欢喜。 从此,他便随侍在沩山身边,一住就是十五年。 有物均分一次,慧寂跟沩山在山中漫游。 沩山走累了,就坐在一块石头上,慧寂在一旁站着。 这时,一只大鸟从他们头上经过,它嘴里叼着一只柿子掉下来, 正好落在他们面前,沩山伸手捡起来递给慧寂。 慧寂拿去洗干净,又递给灵佑。 灵佑就问:这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慧寂说:这东西受师父道德的感召,自己来的。 灵佑说:你也不能没份。 于是他把柿子掰开,分给慧寂一半。 今夏没白过仰山慧寂在夏末,度完暑假,来看望沩山。 沩山:你整个夏天没见上山,不知在山下干了什么? 仰山:我在山下耕了一块地,播了一箩筐种子。 沩山:你这暑假真没有白过。 仰山:师父,您这暑假,做了些什么? 沩山:白天吃饭,晚上睡觉。 仰山听后说道:那么,老师您这个暑假,也没有白过。 东平镜与沩山镜仰山住在东平的时候,沩山派人送来一封信和一面镜子给仰山。 仰山借 题发挥,举起镜子出示给人僧后,说道:你们说说看,这面镜子是沩山镜,还是东平镜? 如果说是东平镜,又是人沩山送来的,如果说是沩山镜,又握在我东平手里。 你们说得出,就留下镜子,说不出就打破算了? 众僧们无话可说,仰山于是打在镜子,走下禅坐。 师徒牧牛一次,慧寂跟灵佑在一起牧牛。 灵佑问他:你说这里面有菩萨吗? 慧寂说:有。 灵佑问:你看哪个是菩萨,给我指出来。 灵佑这才罢休。 文字魔仰山是沩山的学生,沩山见到仰山:孩子,你要快点开悟哦,不要执着于文字和概念。 仰山:我连信仰都不要呢! 沩山:你是信了才不要呢,还是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之外,不能信个什么? 沩山:这样的话,你只能算是个小乘佛法之徒罢了。 仰山:我连佛都不要见。 沩山:经书中有多少是佛说的? 多少是魔说的? 仰山:统统是魔说的! 沩山:好好好! 此后,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你的了。 后来,仰山承续了沩山的衣钵,继续开创沩仰宗的禅风。 基本的观念本来就是简单清楚的,但是用以表达的文字,却是通往禅境的一道魔障。 沩山本想帮仰山打破这道魔障的,不期,仰山早已悟了。 要不然,仰山如何会烧耽源密慧寂去世时,诵写了两首偈:一二三四子, 平目复仰视。 两口无一舌, 即是吾宗旨。 年满七十七, 无常在今日。 日轮正当午, 两手攀屈膝。 发布时间:2025-01-10 08:46:0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