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善导大师:九品往生皆凡夫 内容: 善导大师开示:九品往生皆凡夫第三重举九品返对破者。 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已来菩萨者。 何故观经云。 三种众生当得往生。 何者为三。 一者但能持戒修慈。 二者不能持戒修慈。 但能读诵大乘。 三者不能持戒读经。 唯能念佛法僧等。 此之三人各以己业专精励意。 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相续不断。 各回所作之业求愿往生。 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放光授手。 如弹指顷即生彼国。 以此文证。 正是佛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日数虽少作业时猛。 何得判同上圣也。 然四地七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不可思议。 岂藉一日七日之善华台授手迎接往生也。 此即返对上上竟。 次对上中者。 诸师云是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者。 何故观经云。 不必受持大乘。 云何名不必。 或读不读故名不必。 但言善解未论其行。 又言深信因果。 不谤大乘。 以此善根回愿往生。 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生彼国。 以此文证。 亦是佛去世后大乘凡夫行业稍弱。 致使终时迎候有异。 然初地四地已来菩萨论其功用如华严经说。 乃是不可思议。 岂藉韦提致请方得往生也。 返对上中竟。 次对上下者。 诸师云是种性以上至初地已来菩萨者。 何故观经云亦信因果。 云何亦信。 或信不信故名为亦。 又言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 唯此一句以为正业。 更无余善回斯一行求愿往生。 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及与化佛菩萨大众一时授手即得往生。 以斯文证。 唯是佛去世后。 一切发大乘心众生行业不强。 致使去时迎候有异。 若论此位中菩萨力势。 十方净土随意往生。 岂藉韦提为其请佛。 劝生西方极乐国也。 返对上下竟。 即此三品去时有异。 云何异。 上上去时。 佛与无数化佛一时授手。 上中去时。 佛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上下去时。 佛与五百化佛一时授手。 直是业有强弱。 致使有斯差别耳。 次对中辈三人者。 诸师云中上是小乘三果者。 何故观经云。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八戒。 修行诸戒不造五逆。 无众过患。 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与比丘圣众放光说法来现其前。 此人见已即得往生。 以此文证。 亦是佛去世后持小乘戒凡夫。 何小圣也。 中中者。 诸师云见道已前内凡者。 何故观经云。 受持一日一夜戒回愿往生。 命欲终时。 见佛即得往生。 以此文证。 岂得言是内凡人也。 但是佛去世后无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缘授其小戒。 回愿往生。 以佛愿力即得生也。 若论小圣。 去亦无妨。 但此观经佛为凡说。 不于圣也。 中下者。 诸师云小乘内凡已前世俗凡夫唯修世福求出离者。 何故观经云。 若有众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命欲终时。 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乐事四十八愿等。 此人闻已即生彼国。 以此文证。 但是不遇佛法之人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 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 此人因劝回心即得往生。 又此人在世自然行孝。 亦不为出离故行孝道也。 次对下辈三人者。 诸师云此等之人乃是大乘始学凡夫。 随过轻重分为三品。 未有道位。 难辨阶降者。 将谓不然。 何者。 此三品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 唯知作恶。 何以得知。 如下上文说。 但不作五逆谤法。 自余诸恶悉皆具造无有惭愧乃至一念命欲终时。 遇善知识为说大乘。 教令称佛一声。 尔时阿弥陀佛即遣化佛菩萨来迎此人即得往生。 但如此恶人触目皆是。 若遇善缘即得往生。 若不遇善定入三涂未可出也。 下中者。 此人先受佛戒。 受已不持即便毁破。 又偷常住僧物现前僧物。 不净说法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 命欲终时。 地狱猛火一时俱至现在其前。 当见火时。 即遇善知识为说彼佛国土功德劝令往生。 此人闻已即便见佛。 随化往生。 初不遇善狱火来迎。 后逢善故化佛来迎。 斯乃皆是弥陀愿力故也。 下下者。 此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 具诸不善。 此人以恶业故定堕地狱多劫无穷。 命欲终时。 遇善知识教称阿弥陀佛劝令往生。 此人依教称佛乘念即生。 此人若不遇善必定下沉。 由终遇善七宝来迎。 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 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 但以遇缘有异。 致令九品差别。 何者。 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 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 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以恶业故临终藉善。 乘佛愿力。 乃得往生。 到彼华开方始发心。 何得言是始学大乘人也。 若作此见。 自失误他。 为害兹甚。 今以一一出文显证。 欲使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 生信无疑。 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去世后大乘极善上品凡夫——>上品上生之人佛去世后大乘凡夫行业稍弱——>上品中生之人佛去世后一切发大乘心众生行业不强。 ——>上品下生之人佛去世后持小乘戒凡夫——>中品中生之人佛去世后无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缘授其小戒——>中品中生之人但是不遇佛法之人虽行孝养亦未有心希求出离。 直是临终遇善劝令往生。 ——>中品下生之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 唯知作恶,但不作五逆谤法。 自余诸恶悉皆具造无有惭愧——>下品上生之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 唯知作恶。 此人先受佛戒。 受已不持即便毁破。 又偷常住僧物现前僧物。 不净说法乃至无有一念惭愧之心。 ——>下品中生之人无有佛法世俗二种善根。 唯知作恶,此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 具诸不善。 ——>下品下生之人。 看看善道大师的总结,才发现往生极乐真的不是那么难的。 发布时间:2025-02-08 11:45:0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