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学入门须知:拜佛有标准动作吗_拜佛有先后顺序吗 内容: 问:我刚从五台山拜佛回来,但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 (1)拜佛有没有标准的动作? 因为我看到的都不太一样。 (2)一个大殿里供了很多佛,我们拜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先后顺序? (3)我们拜什么佛,是不是就应该作相应的观想? 持相应的咒? 曙祥法师开示:这个问题问的太好了! 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其实是每一个人都会碰到的问题。 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咱们把这些小事情解决好了,就可以扫清很多障碍。 1、拜佛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的动作呢? 当然有啊。 最标准的动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头面接足礼,也叫顶礼。 顾名思义,顶,就是头顶。 另外一个名字,头面接足,也是头顶和自己的脸接触到佛的脚,叫做头面接足礼。 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卷二里记载,印度礼佛、拜佛的方法一共有九种。 其中第九种就叫头面接足礼。 头面接足礼也叫五体投地,是这九种行礼方法中最为尊敬的。 那什么叫五体呢? 就是两手、两膝,再加一个头顶。 五体投地,是咱们身体的五个方面,都碰到地上。 刚才说了,九种礼节,第一种叫发言慰问,就是打招呼。 第二种是俯首示敬,也就是点点头。 第三种叫举手高揖,就是手抬起来,挥挥手。 第四种是合掌平拱,就是合掌。 第五,屈膝,这个好像中国古代女子的礼节,下蹲一下。 第六种叫长踞,长期的蹲在地上。 第七种叫手膝踞地,手也要拱到地上。 第八种就是五轮俱屈,也就是五体都要弯曲下来。 第九种就是五体投地。 具体的方法就是,我们先两腿立定、站直,然后合掌、低头,之后两膝盖着地、两个胳膊肘着地,之后将两手掌放在地上,超过自己的额头,之后以额头着地。 这样就算是完成了一拜。 可以拜三拜,也可以拜六拜、九拜,三的倍数都可以。 中国古代行礼法,跟印度不一样,有点区别。 中国的风俗,是在远处礼拜,这样是比较尊重的。 但古代印度要近一点,自己的头要接触到佛的脚,这样才算尊敬。 因为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头顶,脚是每个人最下面,是最不受重视的。 你用自己最重要、最尊贵的头顶接触佛的脚,表示最大的尊敬。 这是印度的习惯。 在我们中国,没有紧靠着佛拜的,都是离得比较远一点,所以中国和印度还是有一定区别。 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我们跟朋友打交道,相互之间不会直接叫对方的名字。 怎么叫呢?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两个字,叫足下。 足下怎么怎么样,意思就是您怎么怎么样,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我们不光礼拜的时候对对方尊重,中国人相互之间称呼名字的时候也用足下。 还有古代称呼皇帝、太子的时候,也不会直接称呼名字的。 怎么称呼呢? 叫陛下,这是称呼皇帝。 皇太子呢,叫殿下。 跟足下的意思、效果也是一样的,表示尊重。 还有一种称呼皇帝的方法,可能大家很少听说,是用在书面上的,叫乘舆。 乘车的乘,舆也是车的意思。 还有一种称呼叫车架,叫皇帝也叫车架,跟陛下、殿下是一个意思。 这就是头面接足礼详细的含义。 佛在世的时候,拜佛时亲自走到佛的面前,跪下来,用自己的脸碰到佛的脚,这叫头面接足礼。 传到中国来,可能大家会听到一种不太准确的解释:要有一个观想,想象佛的脚托在自己的手上。 这个和古代佛在世的时候,行礼的方式是不符合的。 所以就闹出了笑话,唐代就有这样的笑话,说对别人礼拜的时候,一定要将人家的脚拿起来,托住人家的脚。 在中国就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其实这跟中国的风俗是不相干的。 第二个,跟古代的情况也不符合。 所以我想,有的解释说让大家拜佛的时候观想接触佛的脚是不符合情况的。 这里还牵涉到另外一种情况,我们也听说过但是可能不知道什么意思,就是绕佛三匝。 绕佛三圈的意思,这也是佛教里面对佛表示恭敬的一种方式。 拜佛是一种方式,绕佛也是一种方式。 用在什么时候呢? 有一种情况可能会用到,就是我们拜佛拜完了,佛在世的时候,佛弟子们拜佛拜完了,围着佛顺时针方向绕三圈,然后合掌,手掌放在头顶上,但是不看佛,后退,之后转身,再离开。 这也是一个对佛恭敬的方式,叫绕佛三匝。 2、我们到大殿拜佛的时候,是不是按照一定次序来拜佛? 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说有的话,那就是到了大殿,你应该先拜正中间的,位于主尊位置的佛。 有的大殿供的是释迦牟尼佛,有的大殿供的是三世佛,有的供的是毗卢遮那佛。 咱们先对最主尊的佛先拜。 其他的佛菩萨的像呢,那就随意了。 这是指的一般情况下。 有的时候我们就是为了去拜两边的十八罗汉,或者拜主尊位置后面的观音菩萨,那就不一定这么讲究。 至于先拜罗汉还是先拜观音菩萨,那也随意,主要一开始的时候,先拜主尊位置的佛。 我们拜佛的时候,是不是拜哪一尊佛就要做相应的观想呢? 这个我倒不太清楚。 但是,可以念偈颂的。 拜佛的时候,有没有持咒,那也是有的。 拜佛的时候,会持一个咒叫普礼真言,是唵ong缚w日r啰l斛hng,唵ong缚w日r啰l斛hng,唵ong缚w日r啰l斛hng。 拜一拜的时候念一遍,拜一拜的时候念一遍。 普礼真言,听这个名字上可以知道,念了这个咒语以后,就等于礼了所有的佛菩萨。 到庙里面来拜佛,有的时候没有时间来不及,可以念这个偈颂,代表礼拜也十方诸佛。 在拜佛念普礼真言之前,还要念一个偈颂。 什么偈颂呢? 叫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之后念唵ong缚w日r啰l斛hng,再拜。 这样念三遍,拜三遍。 这是其中一个方式,一个方法。 3、拜佛到底作不作观想、念不念咒语? 我看通常情况下,大家也就恭恭敬敬拜完就是了,没那么多讲究,没关系。 不观想,不持咒,没关系。 不持咒自己拜完了也可以。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很细心,到底有没有个规范呢? 如果说你有这个精力,愿意这样做,可以,那就详细一点。 刚才说的是一个方法。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按照《华严经》里面所说的,不光是拜佛了,做好多事情之前都要念个偈颂。 拜佛的时候念什么偈颂呢? 我们看到佛的时候,心里面要念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这是看见佛的时候念。 如果再加一句话,就是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我们见到佛以后还要仔细观看佛,仔细观看佛的时候心里要念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前面也可以加一句话,叫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这是第二种方法,在《华严经》里面。 也可以配合上咒语。 还有第三种方法。 愿意简单就简单,不诵咒、不念偈颂,直接恭恭敬敬拜完佛就行了。 愿意复杂,有一部佛经,你就把它背下来吧,叫《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如果照着做,也算是你个人的一个独特的修行法门。 离垢慧菩萨问,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如来所,云何恭敬礼拜供养,离垢慧菩萨问了,大家要拜佛了,如何恭敬的礼拜呢? 佛就说了,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于佛所起敬礼者,应当发愿做如是言,意思就是说,谁要拜佛了,就应该这样发愿,念偈颂。 记住,发愿、念颂。 怎么念颂呢? 我今至心顶礼十方诸佛,普入一切诸胜法中。 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于五盖。 愿诸众生常得安住,无坏五通,具足五眼。 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 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 悉得安立正觉道中。 愿我右手着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 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 今我亦尔,共诸众生同证觉道。 愿我左手着地之时,令诸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 令入正法。 愿我首顶着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 这一段就是在拜佛的时候,可以念颂。 还有更详细的,可以去看这部经典。 发布时间:2023-06-25 14:36:2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