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二)-海仁老法师(12) 内容: 于意云何,此夜灯明,所现圆光,为是灯色,为当见色。 阿难,此若灯色,则非眚人,何不同见,而此圆影,唯眚之观。 若是见色,见已成色,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 此是征破,前五句是征。 佛征问阿难,在汝之意以为如何,此夜灯明所现之圆光,亦即五色圆影,究竟是属于灯光所有,抑为因目有赤眚之人,其见所有。 此例众生居于迷位生死长夜中,所见之身心世界,为是真理所有之色法,抑为众生妄见所成之色法。 阿难以下,是破双即。 佛呼当机之名曰:若此圆影,是灯所有之色,则目无赤眚之人,因何不见? 此约非眚不见,破圆影即灯色。 例三土五蕴,若是真理所有,则无烦恼之佛菩萨,应当同见。 今佛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不见少法可得,故知五阴三土,非真理所有。 若谓此圆影,是眚见所成之色,则见已成圆影之色,应不能复见。 然则彼眚人,所见圆影,当名何等。 今彼眚人,既能见圆影,何知见性未失。 此约见体不失破圆影即见。 例五阴三土诸法,既非真理所有,亦非如智所成。 若如智已变成三土五阴,则谁来能见三土五阴? 今三土圣凡所见之三土五阴,又当名何等。 三土圣凡既仍能见五阴,可知如智未失,而说如智已成五阴之义,当不能成。 反之,若谓如智,具此五阴,则应诸佛皆悉同见;今佛不见,则知三土五阴,非如智有。 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 离见别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 此约双离破。 若谓此圆影,是离灯别有,则应当旁观围屏帐幔之上,几案筵席之间,皆应有圆影出现,今事实不然。 若谓此圆影离眚见而别有,则此圆影,应非眼见;云何眚病之人,仍因目见圆影。 此例三土五阴,若离如理有,便成心外有法;实则一切唯心,心外更无别法可得。 故说五阴离如理有,于义不成。 若谓三土五阴离妄见别有;则此五阴三土,应非妄见所见。 今众生见有身心器界,皆因有能见之见,若离此能见之妄见,则无境界可得。 是则身心器界,岂能离见别有。 此总显三土五阴,非即如如理有;亦非即如如智有。 更非离如如理有,或离如如智有。 双即双离,俱无三土五阴可得。 正显虚妄,本无所有。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 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 诸有智者,不应说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谁,是灯是见;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此结示妄本依真,离真无妄。 如狂华依空,离空无华。 是故,乃承上非即灯即见,非离灯离见。 当知,是佛警诫阿难,应越智观察,此光明之色,实在于灯;若以净眼观之,唯有灯光,别无圆影。 今因能见之见,有赤眚病,致使所见之灯光有影。 以色在灯,故此圆影,非离灯即见;以见病故,此圆影又非离见即灯;虽影不离灯,但非即灯之影,由于见病而有;虽影不离见,亦非即见之影,是缘眚生。 故灯之影,见之病,皆因目眚。 目非眚,见不成病;灯非眚,光则无影。 是以影见俱眚。 若能以真见见于所见之圆影,知因赤眚幻现,不生分别取舍,则无过咎。 终不应言,是诫止词。 佛意谓,既知影见俱眚,从此则不应再说,此影即灯即见有,或离灯离见有。 色实在灯,喻如如理,本具真善妙色。 即下文:性空真色、性空真水等。 见病为影,喻如如智,照如如理,本无所有;如无眚观灯,何来圆影之有。 今因一念不觉妄动,迷真起妄,转本有之如智,而为能见之见分;因有能见之见分,遂有所见之相分;见相对立,于是根身器界,人我是非,俄然而生。 经云: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菩提即如智,由于菩提之如如智,有三烦恼之病,故见有三土五阴等五色重叠。 影见俱眚,喻见相二分,皆由三烦恼赤眚幻成。 见眚非病,喻知三土五阴,皆因三烦恼之赤眚幻现,虚妄不实,则何来烦恼与菩提之分,以及生死涅槃之别? 能作是解,便无过咎。 其义同于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喻既知三土五阴,是烦恼赤眚所成,则不应说,是如如理有,或是如如智有。 说如理如智中有,尚且不可;况更说非如理有,或非如智有? 如第二月以下,是引第二月之喻,更合前说灯光圆影之例。 以第二月,非即真月之本体,亦非水中月影。 何以故,第二月之所以观见,皆因捏目而成。 此捏根元应是此第二月。 以捏属因,月属果,此中是论妄果,非论妄因。 苦依经文:便成标释相违。 佛意谓,第二月之观见,皆因捏目而成;捏目则有,不捏则无。 是故有智慧之人,不应说此因捏目而有之第二月,即是真月之原形;或非即是真月之原形;更不应说,此第二月是离见有;或非离见有。 若离见有,何以因捏目而见;若非离见有,何以有目之人不能共见。 故曰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此亦如是以下,是举例合,以目眚之例,合于第二月之喻。 第二月原非实有,因捏目成;喻五色圆影,本无所有,因目眚所成。 第二月既不可说是形非形,离见非见。 则五色圆影,岂可执言:是灯非灯,离见非见。 今汝阿难,欲凭谁说,是灯是见。 说是灯是见,已然不可;何况于中,复说非灯非见。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 阿难,此阎浮提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 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三百,其余小洲,在诸海中,其间或有,三两百国,或一或二、至于三十、四十、五十。 阿难,若复此中,有一小洲,只有两国,唯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小洲,当土众生,睹诸一切不祥境界。 或见二日,或见两月,其中乃至,晕适佩玦,彗孛飞流,负耳虹霓,种种恶相。 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午二释同分妄见初句是征,以下是释。 阎浮提,译胜金,是须弥山之南方洲名。 此洲以阎浮提树立名,此树果熟堕河,汁染河沙成金,犹胜世间之金,故曰胜金洲。 凡今人交通所及,皆属南阎浮提洲。 据佛经云:四大部洲,俱在咸水海中。 今此胜金洲,除大海水,中间平陆,有三千洲。 正中大洲,东西括量,大国凡有二千二百,其余小洲,在咸水海中,大小不一;其大者或有三二百国,其小者,或仅一二国。 其中者,或有三五十国不等。 佛告阿难,假设此阎浮提洲之中,有一小洲,只有两个小国。 由于方土习惯不同,人民心行各殊,故虽仅得两国同于一洲,但惟独一国,同感恶缘。 感谓依因感果,妄惑是能感之恶因,而灾象则是所感之恶果。 故于彼小洲中,唯一国当土众生,依妄惑所感,妄现种种不祥之现象境界。 或见二日,是旱灾之兆;或见二月,是水灾之兆。 其中乃至,是超略种种不祥之境。 恶气环匝曰晕,如红色为旱灾;青色为风灾;黑色为雨灾等。 黑气侵蚀日月曰适。 白气绕日月如衡璜曰佩佩,如半环曰玦。 彗是罗侯罗星,俗名扫把星。 孛谓计都凶星。 此皆刀兵灾兆。 星光从南至北,或从东至西绝迹横去曰飞,星光从高下注曰流。 妖气背日月曰负,近于日月两傍曰耳,早出于东方曰虹,晚现于西方曰霓,此等凶恶现象,皆灾患之先兆(如古之夏桀将亡,两日并照,汉高祖受困时,月晕七重;又秦始皇时,彗星遍出,宋襄公时,星陨如雨;俱非好兆,同一洲中,但此恶业所感之国土众生,见此等凶兆,而彼另一国土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由于此国同见,故知是同分。 由于彼国不见,故知属妄见。 喻九界圣凡,同见三土五阴,名同分。 十方如来,及诸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故证明九界圣凡,同属妄见。 此即以真见鉴于妄见,妄见非是真见。 阿难,吾今为汝,以此二事,进退合明。 辰二进退合明分二。 巳初总示阿难闻佛开示,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未明所以,故重增迷闷。 今佛为解阿难之迷闷,特将二种妄见,一进一退合而发明。 以显凡所有见,皆是虚妄,能知虚妄便是真见。 真见见于妄见之时,此真见并非妄见,而是阿难等所寻求之大慧目。 发布时间:2025-02-16 14:16:4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