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若是不听见《法华经》的,都是不会有成佛的机会,为什么呢? 内容: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药王汝当知 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 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 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 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 近于佛智慧“药王汝当知”: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药王菩萨! 你应该知道! “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像前边我所说这些人等,他们如果不听见这部《法华经》,都离佛智慧是非常之远的。 这如是诸人等,是指佛在世的时候,在法会中的这一切的人等,这是一个意思;也可以说是所有一切的人。 药王菩萨! 你应该知道,等我灭度之后,所有一切的人,或者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他们若是不听见《法华经》的,都是不会有成佛的机会。 为什么呢? 他没有佛的智慧,所以就不能成佛,离成佛是很远的。 “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若能听见《妙法莲华经》这种深远的妙法,他们就会真正明白声闻乘法不是究竟法,明白这个二乘法不是究竟,还应该向前去修行。 行菩萨道、修六度万行,才是成佛之法呢! “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他知道这部《妙法莲华经》乃是一切经中的一个王,若能在听闻《妙法莲华经》之后,审谛来思惟这部经的义理;谛思惟,谛是审谛,详细来思惟。 这个“思惟”,不是打妄想;谛,是审谛,就是叫你去参。 好像你参悟这个“念佛是谁”,这就是审谛;你能把这个“念佛是谁”参悟明白了,这就是开悟了。 现在你谛思惟《妙法莲华经》:“啊! 《妙法莲华经》这个法,怎么这么妙呢? 为什么叫‘妙法’呢? 怎么样个‘妙’法啊? ”“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你应该知道谛审而思惟这《妙法莲华经》这样的人,就是听到《妙法莲华经》这个人,他近于佛智慧。 近,是相近了,离佛的智慧相近了;但是还没有到佛的智慧,只近于佛慧。 到佛的智慧,那你真正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了! 那才能是佛的智慧。 这个经藏怎么深入法? 我告诉你们怎么入法。 你由《法华经》一开始“如是我闻”那个地方,照见诸法实相;这个“照见诸法实相”,不是一句一句的念、一字一字的看;由《法华经》一开始,你那智慧彻始彻终,把这部《法华经》都明白了,得到法华的三昧。 好像天台智者大师,就是得到法华三昧的前方便,入了法华定;他念经念到“药王菩萨焚身供佛”那个地方,说是:“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 ”他俨然入定了,把这部《法华经》,由始至终都照了了。 所谓“真心念经不用口,真心烧香不用手”,不用用口来念,不用手来烧香。 好像有人以前不会背〈楞严咒〉,有一天他说应该背〈楞严咒〉了,从一开始到背完,一字也没有错过。 根本他背不下来,现在能背诵得出,这是谁念的〈楞严咒〉呢? 念经,也就是这样妙法。 方才对你们讲,说“真心念经不用口,真心烧香不用手。 ”你们天天用手来上一支香,这是形式而已;你若得到烧香三昧──烧香也有三昧,就不用手上香。 说:“这个法师讲经,根本不知他说什么? ”我也不知道我说什么,不单你不知道;但是我说我没有说什么,你一定不相信! 真正念经不用口,但是还不离口;真正烧香不用手,可是也不离手。 那么也不用、也不离,这是怎么回事? 说是:“我知道了! 真正念经,是念无字经,一个字也没有的经;所以也不用口、也不离口。 ”真正烧香不用手、也不离手,因为你烧你的“心香”。 你这心香要是点起来,那是昼夜六时常常烧这个香;但是这香也不用你的手烧,可也不离你的手。 今天有一个糊涂徒弟来问一件糊涂事;问这个糊涂师父,问什么呢? 这个糊涂徒弟不认识自己。 说是:“我说话,有的时候是我说,有的时候又觉得不是我说。 ”这搞得一个人变成两个了! 你说,这是不是糊涂? 那么“那个”在什么地方呢? 他也不知道,来问这一个糊涂师父。 糊涂师父说:“我也不知道! ”这个师父也不知道。 又想一想,这糊涂师父教糊涂徒弟,无论如何,不要被糊涂徒弟给问住了;所以就又想出一个糊涂方法来教他。 怎么教呢? 我就说:“你也不要用‘你’来说话,你也不要用‘他’来说话,用那个‘真的’说话。 哪个是真的,你就用哪一个;哪个是假的,你就不用哪一个! ”这个糊涂徒弟一听,也没有糊涂问题了;把糊涂问题没有了,那么就是变成明白问题了。 想不到这个糊涂师父,教出来一个明白的徒弟。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发布时间:2025-02-23 11:04:2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