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达照法师:很多人是被心所驱使,而非驱使于心 内容: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六道轮回只是心生灭门的一扇门,心生灭门这一扇门是从我执开始的,就是半真半假的那部分,半假的部分就是心生灭门,半真的部分就是心真如门。 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一心开二门。 △我们现在在六道当中,都是走向了虚妄的这扇门,而真实的这扇门没有打开。 虚妄的这扇门有六道三恶道、三善道;而真实的这扇门一打开呢,有四圣。 四圣就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就构成了十法界。 △生命的最核心本质,为什么叫本质呢? 这个本质就是透过外在的现象,能够看到它内在的本质。 借用科学家的一句话说:宇宙万有的现象其实是不存在的。 我们看见的现象都是波的振动,振动频率低的沦为物质,振动频率高的上升为精神,再高一点就上升为智慧。 △情绪会影响外在的世界,影响久了以后,他直接就会感召这样的世界。 △禅宗就告诉我们: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就不要轻而易举地去相信它,而是要去怀疑它。 怎么怀疑? 怀疑就是你要亲自去观察它,去把你内心真正的状态看清楚了,叫参,参观的参,参话头。 参观、参究、追究你的起心动念那个念头到底从哪里出来? △因为我们平常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妄想都存在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当中,而你念头没出来之前就是第七识,就是我们生命的大仓库的门,你守在这个门上面,把这个门守住了,里面仓库里面的东西冒出来一个,你要让它拿什么仓库里面东西冒出来,拿出来一个,你就拿出去用。 △所以真正参禅有受用的人,不是他不发脾气了,而是他在这里先看见这个仓库里面的东西,我们的第八识,就是我们的真心,真心是个大仓库。 △一定是通过我执破完之后,你才能看到你真心里面过去所有的业力种子存下去,在你的阿赖耶识当中,然后现在你要把它拿出来用。 你守在这个妄想没出来之前,你随意怎么用都可以。 但是你一旦生起念头了,一旦被妄想带走了,你就被动了,你就没办法用它,而是被它用了。 △到了真心这里,第八阿赖耶识这里,你更清楚看到这个世界的因缘果报。 六道轮回只是心生灭门的一扇门,心生灭门这一扇门是从我执开始的,就是半真半假的那部分,半假的部分就是心生灭门,半真的部分就是心真如门。 心真如门,心生灭门,一心开二门。 我们现在在六道当中,都是走向了虚妄的这扇门,而真实的这扇门没有打开。 虚妄的这扇门有六道三恶道、三善道;而真实的这扇门一打开呢,有四圣。 四圣就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就构成了十法界。 六道里面每一道,我们都上上下下去了无数次,但是声闻、缘觉、菩萨、佛这四道我们一次都没去过。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一期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只是广义的修行。 广义的修行是:我要做好人,我要修三善道,改善自己的身、口、意三业。 你不停地改善,改善到最后,自我意识没突破,还是在生灭门的虚幻世界里活着。 轮回了无数次,到最后还是前功尽弃,还是老样子。 那怎么办呢? 你要找到生命的真相。 这个真相就是我们的真如门,就是我们这一念心。 这一念心当中有半真半假的部分,半假的部分是由于我执,我们给它假设了一个自我。 半真的部分,就是你看到心的真相,不需要造作,不需要善恶,什么善恶是非与对立都不是心,心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 过去佛在世的时候说:人跟天还可以靠在一起,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叫人见天,天见人。 人能看到天的,天也能看到人,而且还能讲话。 像唐朝的终南山道宣律师,天人还给他送供,每天早上天人给他送饭吃,因为他持戒持得好,很清净。 天人说:这个人间恐怕也就你干净一点了,我就给你送点饭吃。 然后其他的人都很脏的、很乱的。 所以天人不见我们了,现在我们大家都见不到天人了,可见我们已经跟畜牲越来越近。 在这样的一个六道对立的世界里面活着,是虚幻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是什么? 就要超越这个对立,心真如门就是超越对立的。 人生是这样被业力驱使着,身、口、意三业不停地造作,驱使在六道轮回中的这样一个生命,生生不息。 不管造什么业,都是由你的起心动念来引导。 而禅是可以让我们通过对生命世界的观察,寻根问底,可以就路还家。 生命的最核心本质,为什么叫本质呢? 这个本质就是透过外在的现象,能够看到它内在的本质。 借用科学家的一句话说:宇宙万有的现象其实是不存在的。 我们看见的现象都是波的振动,振动频率低的沦为物质,振动频率高的上升为精神,再高一点就上升为智慧。 情绪会影响外在的世界,而且我讲影响,这个大家能够理解。 影响久了以后,他直接就会感召这样的世界,恐怕我们大家还想不到的。 就是说,你为什么会碰到特别倒霉的事情? 那个倒霉的事情是你的情绪把它感召过来的。 如果你没有很糟糕的情绪,很糟糕的心态,那个倒霉的事情快到你这里了,可能逢凶化吉就化掉了。 但是如果你的内心很糟糕,世界会相对应的。 很多人从内心改变的时候,又找不到源头,只找到了自己的妄想,找到了自己的第六识,就知道自己有思想,有活动,然后就想有信仰就好了。 相信上帝,相信个什么东西,相信一个什么主义,然后你去相信它,就觉得我相信它就好了。 那相信是你完全无知的状态才叫相信,你无知,不知道才叫相信。 所以禅宗就告诉我们:不疑不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就不要轻而易举地去相信它,而是要去怀疑它。 怎么怀疑? 怀疑就是你要亲自去观察它,去把你内心真正的状态看清楚了,叫参,参观的参,参话头。 参观、参究、追究你的起心动念那个念头到底从哪里出来? 参禅的人就去观察这个。 当然他观察到最后,在观察起心动念的时候,不是看我在想什么。 很多人参禅搞错掉了,以为坐在那里就看自己有什么想法,看清楚,想法过去了,下个想法来了,又看清楚,一直在看,就像数绵羊一样,数一只绵羊、两只绵羊、三只绵羊,数一辈子也没用。 你看着念头来来去去是没效果的,要看什么呢? 要看一念未生之前是什么? 不是看到你的念头来去。 当你如果能够通过禅修的方法,看到自己妄想还没出来之前,你就在这里守住,全神贯注地看见自己妄想还没出来之前。 看习惯了以后,有个什么好处呢? 看习惯了以后,那个念头你想怎么出来就怎么出来。 因为我们平常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妄想都存在第八识的阿赖耶识当中,而你念头没出来之前就是第七识,就是我们生命的大仓库的门,你守在这个门上面,把这个门守住了,里面仓库里面的东西冒出来一个,你要让它拿什么仓库里面东西冒出来,拿出来一个,你就拿出去用。 所以真正参禅有受用的人,不是他不发脾气了,而是他在这里先看见这个仓库里面的东西,我们的第八识,就是我们的真心,真心是个大仓库。 一定是通过我执破完之后,你才能看到你真心里面过去所有的业力种子存下去,在你的阿赖耶识当中,然后现在你要把它拿出来用。 你守在这个妄想没出来之前,你随意怎么用都可以。 但是你一旦生起念头了,一旦被妄想带走了,你就被动了,你就没办法用它,而是被它用了。 所以我们很多人是被心所驱使,不是驱使于心。 你是被你的心给利用了,不是善加用心。 须菩提问释迦牟尼佛: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 云何降伏其心? 怎么降伏这颗心? 佛跟他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就这样,就是你念头没出来之前,你是可以降伏这颗心的。 到了真心这里,第八阿赖耶识这里,你更清楚看到这个世界的因缘果报。 所有的东西存在都有它前面的因--种子,现在所有的现行都会变成你生命当中下一期的、下一个生命状态的一个种子种下去,所以叫现行会变成种子,种子遇到因缘又变成现行。 轮回的生命都是因缘果报实相的呈现。 所以一旦看到心的本质,内在的本质是没有生灭的。 原标题:达照法师|我们很多人是被心所驱使,不是驱使于心。 转自微信公众号:大千界 发布时间:2025-03-11 13:11:3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8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