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之二十 内容: 我们想善的时候是善的力量。 想恶是恶的力量。 白法和黑法在自心显现无疑。 经常你能依戒依法起心动念的,你修行达到一定的层次了,身口意善业就能有显著的变化。 久修的同修,人家一看你的举止就不一样。 这是实实在在的能量,是大家可以感觉的。 原因就在于这里。 这里有没有作者? 没有。 这个佛像是我们造的,又能加倍我们。 我们把佛像造出来了。 我们把自己的心力投入佛像中,佛像又加倍我们,这是互动的,所以你对人好他能感觉出来。 心里一点一点的感觉积累起来是强烈的感觉。 心里面的阴影始终存在,是心头的影响。 这是佛法中的精华。 我们讲中观佛法就在这几句话当中把唯识中关给你统一起来了。 一切高僧的哲理就在这几句话中。 一切法皆不思议,自信如患。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知道内心的法,外在的法都是言语倒断,不可思不可议的。 你想不透这样的道理,这样的道理太复杂,太玄妙。 很多众生想不透。 你想用语言来表达,是不是讲清楚了呢? 我自己感觉差得很远。 所以说言语相对于非常奥妙的语言来说是非常浅显的语言,很多时间就是词不达义。 我自己的修行不到家,我给大家说出来的就不明显。 一切法自信如患,自就是我,大家认为有一个我不变的东西,那就是执著,虚幻的。 我们的眼睛有毛病了,看到太阳起花了,是你的眼睛花了。 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我们自心是虚妄的。 我们看到外面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 我们现在认为有一个不变的我存在就是虚幻的东西。 这个道理非常深透。 智者知也应修善业。 我们有智慧的人把上面的道理听懂了之后,应该来修正善业,来修正我们的心,来修正我们的口,修正我们的身。 使不善的东西变成善的东西,使执著变成不执著,这怎么变? 道理就在这里,为什么要这样修呢? 就是说通过起心动念的善的行为。 通过开言吐语善的行为。 通过为人处事善的行为,从善业中出来的五蕴六处十八戒等等的东西。 五蕴就是我们的身心世界。 十二处有六根六处。 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根,六根所对的法尘有六种,就是十二处,眼睛所看到的是色,耳朵听到的是声,鼻子嗅到的是香,舌头偿到的是味,身体接触到的是冷暖的一切感触。 心里想到的是法。 我们自己的正报身体和外在的一报环境。 那就是十二处。 十八戒在六根六处中要生起多种心法。 眼对一切颜色的时候就会生眼识,由于眼根对着一切的物质现象,一切的物质色法我们心里就会分别。 分别从哪儿来? 从眼识开始分来的。 这里有分别心。 由于眼根对这些物质的色法自己起了分别东西了。 眼耳鼻舌身意诸法相对的时候都会产生分别心。 所以圣水寺有几个老居士起烦恼了,他说:师父,圣水寺我是有眼睛的,有耳朵的,我听得到看得到,我不说怎么行吗? 我看到我忍不住要分别。 你就难免起烦恼。 众生一旦不如理的分别就会产生是非,产生烦恼。 你比如我不会的东西,今天我这个手表,人家是顺看三点,结果我倒着看就是八点半。 结果我说今天时间是八点半,人家说都是你看错了。 他给我说我就有分别心。 哦,我错了,我一个表都看不对吗? 所以虚妄的分别心分别起来烦恼就会起来。 是非也会起来。 这是非常正常的。 发布时间:2025-03-16 11:36:0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9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