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海法师:观无量寿经第十二讲 内容: 这里讲三辈往生。 昨天我们把上上品往生简单说过了。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 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 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 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 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 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 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 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 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 于诸佛所,修诸三昧。 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是名上品中生者。 这一段文字,上品中生者就是要解说上品中生。 要怎么样才能达到上品中生呢? 在修因过程当中,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 善解经的义趣道理的人,可以不用读诵受持大乘经典。 不必受持另一层意思就是你读也可以,不读也可以。 善解义趣就是对大乘经典当中的道理自己能够善于理解,善于通达。 大乘经典讲的什么? 有的人是从道理上深入的。 读经明理,如蜜蜂进入花丛,善解义趣的人大乘经典看一遍道理就明白了。 照这样的方法去做,不一定要读诵大乘经典,这是从道理上理解。 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我们平时所说的第一义地,大乘法门根本的核心就是诸法。 一般的人是没有办法信受的,要能够空才能正到大乘般若智慧。 真空和妙有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不坏诸法,现前的诸法是什么还是什么。 没有一个彻底不变的自性,都是因缘所生法,所以叫诸法毕竟空。 为什么叫第一义谛呢? 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都能回归到诸法的共性当中来,能超出诸法,所以称为第一义。 我们听了诸法毕竟空,没有自性,一切都是相似的显现。 你前面和后面看起来好像是一个人,其实早不是一个人了。 哲学上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前一念所看到的沱江和后一念所看到的其实是有区别的,好像没有变,其实你仔细一看江里的水时时刻刻都在流动。 江边的花草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乃至河岸两边都在变化,昨天的人早不是今天的人了。 所以一般的人的心非常粗略,不知道这里面有生灭变异,我们还以为它就是没变。 我们小时候学步的人,一直到今天,小时候长到三十岁这中间经过多少的变化。 但我们还执着,我没变,我小的时候怎么样,今天我四十岁了,好象这个人还是十多岁的人。 从小到大,这个我好象就没变。 这是众生的分别和执着。 心非常粗旷。 对于诸法在生灭的过程中为无常所坏。 所以说,经常有居士说师父你什么时间生啊? 人都是这样的,方生方死。 每一个人都是那样,一般的人把这个道理明了不了。 年纪轻轻就去做生(过生日),那是损伤自己寿命,折自己福报。 在我们出生这一天,你要知道父母亲受了不少的苦处。 你念经回想就好,不要去做那些形式。 无我的真实含义我们能不能弄明白,时时刻刻都是无常的变化的。 中间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 听了诸法的空义,我们能不能信受。 非常深的一种智慧。 你要有这种智慧了,知道时时刻刻都是无常。 你说世间上有什么化解不了? 什么都能化解。 时间能治愈一切。 所以说在无常过程当中,一会儿过去了欢喜何在? 对于诸法无我的真实义,我们不怀疑,深信因果。 我们刚才还在享受,现在已经受苦,不断地在变化。 那就是我们过去所做的善恶业交杂出现。 所以说因果,不管你怎么变,变不出一种因果的规律范畴,我们要相信因果。 所以知道诸法毕竟空,还能深信因果,不诽大乘。 烦恼即菩提,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上品中生第一个是要理解般若空性。 要理解诸法是因缘所生。 条件的不同就有不同的事物显现。 这是第一深信因果。 第三不诽谤大乘佛法,第四以此功德回想众生。 把自己每一天每个时候所做的功德法都能回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不发愿,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这样的信心和理解,那是跳出不出轮回的。 相信,但是自己不行是了不了生死的。 信不信吃饭能饱? 你相信因果,我相信,你修善吗? 断恶吗? 你不修善不断恶还是没有功德。 所以要修善断恶度众生。 要能发起大精进心,大勇猛心,勤修万善,断除烦恼,能时时刻刻把自己奉献出来利益众生。 把种种的功德回想西方极乐世界,能究竟成佛。 这是讲上品中生的修因有这几个方面。 这样的修行所感得的因缘非常殊胜。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 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 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 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修了上品中生的人,能够做诸功德回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说这样的行为的人,能做这样的事情的人,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都能显现在我们的面前,围绕着我们。 把这种紫金的光明宝台拿着到上品中生的修行人的面前来赞叹他,怎么赞叹的呢? 什么叫法子呢? 从佛法当中化身。 自己起心动念,行住坐卧都依佛法而产生。 自己的身心性命都依佛法而产生,那叫法子。 如果你不依佛法而修行就当不成法子,所以称呼为法子。 我们学佛的就是要把佛法放在第一位,依佛法而行而想而说,我们自己身口意三业都从佛法当中化身。 虽然你没有读诵,但你把这样的大乘佛法行起来了。 就是毕竟空。 能信,能照这样的毕竟空时时刻刻来消除自己的执着。 虽然你没有读经,但你知道诸法毕竟空。 我们身体有我吗? 我们世间上所遇到的这些有主宰吗? 没有,时时刻刻都在变化。 我们有这样的理解的时候,在日常生活中不再产生执着,不再产生虚妄的坚固的执着,随时随地我们都在瓦解执着。 无我义,我们时时刻刻能回归到无我。 时时刻刻能回归到毕竟空,这个不容易。 我执就是烦恼的根本因,学佛的人在拿钱的时候没有我,无我。 钱仅仅是一种货币符号,虽然他也在吃饭睡觉,但这里他和别的人就不一样了。 别人睡觉我在睡觉,学佛的人没有我,睡觉仅仅是睡觉。 所以到了六祖大师的以前,你如果说无我,分别的人是谁? 今天能分别出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个是谁? 能分别,行动坐卧都能知道怎么做。 所以行动坐卧没有我的执着。 学佛的人能达到这种理解,你就真实在受持大乘经典了。 别人在赞叹你长得很漂亮,你就执着我长得很好哦。 时时刻刻都在增长你的我执,如果你没有这种智慧,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都在增长我执。 学佛的人,出家的人时时刻刻都要瓦解这种东西。 别人赞叹了你知道,赞叹仅是赞叹而已。 他所赞叹的有我没有呢? 都没有一个我执,只要自己不生骄傲之心,能瓦解自我的执着,所以生死的根本因在念念之间都在对治。 别人赞叹你一句你就高兴,别人批评你一句你就不高兴了,在这高兴与不高兴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增长我执。 你要有智慧,能知道诸法无我,毕竟空,你争什么呢? 有这种智慧的人时时刻刻他就退步了。 时时刻刻我们都要知道,在平常的生活过程中增长我执的机会太多。 时时刻刻念念之间都在增长,要真正做到法子,就要理解诸法空义,随时把空的智慧要显前。 吃饭是空,睡觉是空,走路是空。 虽然是空但还有因果。 起心动念都在发善心,说好话,做好事。 但这里没有一个执着。 你看我今天做了这么多功德,好了不起,没有这种心,就是这样行。 你看你能不能行这种大乘。 要有悟性,怎么悟? 自己有错误了,错误毕竟空。 我现在以错误的心,有错误的事情我发愿以后再也不错了。 能回归到自己。 能把诸法无我,空义能行持起来。 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能把这种行持起来他就不会贪污了,不会整人害人。 怎么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 只有做到无我,你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 我们没有空慧没办法度众生。 世间上的善因福报,出世间的果报没有。 理解毕竟空,无我,应用到生活中来,时时刻刻能这样你才能度众生。 所以我们念念之间都能。 有一念执着就是有一个众生一个烦恼就是一个众生。 观念上的众生,最重要。 我们自己起心动念上的观念上的众生。 就是执着烦恼那就是度众生。 智慧要能产生起来。 时时刻刻都把智慧产生起来就是修行佛法。 需要我们时时刻刻能够警惕。 时时刻刻能把智慧显现在眼前。 修行人一天二十四小时,睡觉眼睛都没有闭上。 所以说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赞叹行人,你身口意三业都是依法出生的,很了不起。 你在你身口意三业过程当中,念念都能解除我的执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我们有没有理解般若智慧,就是看你在开言吐语的过程中,能不能把无我的智慧显现起来。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 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 我们修行的人看到自己坐在紫金台中,合掌叉手。 这是个礼节,赞叹诸佛。 口里非常殊胜的语言赞叹诸佛无量无边的功德智慧。 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七宝池当中,莲花化身,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这里是往生之后的利益。 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即开。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 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 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 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 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 于诸佛所,修诸三昧。 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 是名上品中生者。 这一段讲往生之后所得到的功德利益,所以说往生之后你要把这些好处要能记起来。 我们想起这些好处的时候,时时刻刻在鼓励我们修行,我们能看到这些非常殊胜的好处。 行者身作紫磨金色,我们往生的人身体也象阿弥陀佛一样,全身都是金色的。 脚下所踩的是七宝莲花。 在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同时放光,这种光明照耀到往生者的身上。 目即开明,慧眼时时刻刻能显前,诸法无我的空慧。 所以在生的时候是这样,我们往生的时候因为在生时候的练习,所以往生所普闻众生,水鸟林泉都是在讲往生利益。 能听到圣僧利益之后,礼拜佛,合掌赞叹世尊。 身口意三业,赞叹世尊有这样的智慧。 我们今天叫你赞叹诸佛,三言两语没说的了。 等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听到圣僧第一义谛之后,就会赞叹了。 得到究竟不退转了,一直向前。 当下就能神通自在,飞行遍至十方。 你再也不用坐汽车了,自己随心所欲,起心动念就到了。 所以十方世界你都可以自在的,来供养诸佛,亲近诸佛,在诸佛面前修行佛法。 过了一个小劫之后才能到无生法忍,现前受戒。 这是往生之后的功德利益。 是名上品中生者,这就是上品中生的修行人就是这样。 修因感得殊胜的条件,往生了之后有这些利益,我们要向这些人学习。 念佛功夫里有多种差别。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 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 五百化佛,一时授手。 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 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 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 七日之中,乃得见佛。 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 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 闻众音声,皆演妙法。 游历十方,供养诸佛。 于诸佛前,闻甚深法。 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是名上品下生者。 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这是上辈下生。 我们从修因感缘利益给大家剖析。 上品下生者,你没有理解诸法空义,般若智慧照样可以往生。 最低限度你要深信因果。 连因果都不信的人没有办法。 第一个条件要信因果。 第二个条件,不诽谤大乘佛法。 你不要诽谤大乘经典。 你虽然不理解,不知为不知,知知为知知。 我们现在很多人不理解,却在随便批评。 众生常常是这样,他不理解他要随便批评,这就是众生的误区。 我们现在没有大乘的般若智慧,但对于佛所说的我不诽谤,有信心。 诸佛所说的一定有他的道理,我现在没有这样的智慧理解不了,等我将来有了智慧之后,我自然就能领会。 不因为自己不理解而诽谤大乘佛法,第一个是信因果。 要相信善因善果,相信的人就能断恶修善。 对于大乘经典自己不诽谤。 但发无上道心。 什么叫无上道心? 就是究竟成佛的心。 我们人世间是重智慧的人,我们今天学佛就是追求圆满的菩提心。 要发无上菩提之心,要追求觉悟,追求智慧,虽然我还没有得到,但我发心要得到无上的智慧,你要求菩提。 如果你不求圆满的觉悟,不要说利益众生,自我利益也办不到。 要发心。 你不要不发心,你今天成就不了不等于你将来成就不了,很多人他不愿发心。 所以说就是自己还做不到,但自己可以做到。 自己时时刻刻要发愿,那叫无上道心,我们平时所说的发菩提心就是无上道心。 以此功德回想愿求生极乐国,这是上品下生的修因,因为做这样的行为修行这种功德,临命终的时候所感得的殊胜缘份。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与诸菩萨持莲花,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都来了。 莲花和上品中生不一样。 化作五百佛来应此人。 五百化佛,五百个变化出来的佛同时伸出手来接迎临命终的人。 不要去造新的业了,来惭悔过去生的业,就因为你相信因果,你身口意三业清净。 又发了求无上菩提之心,阿弥陀佛来接迎你。 到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 帮助你成就这种,成就一个西方极乐世界。 以西方极乐世界来帮助众生成就智慧。 不是叫你去享福。 而是叫你去增长智慧,成佛的学问。 你只要愿意成佛,阿弥陀佛接迎你。 你相信因果,愿意成佛,你愿意到寺庙里去。 这一辈子清净他就可以接你去,临命终的时候殊胜的条件。 我们见到了大菩萨来接我们了,我们就看到自己坐于金莲花当中。 是大菩萨拿来的。 坐上去之后,莲花就合起来了。 莲花跟在阿弥陀佛之后,我们就到了七宝池中,往生之后的利益。 一日一夜,莲华乃开。 七日之中,乃得见佛。 七天之后才能见到佛。 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 我们看到阿弥陀佛,但对阿弥陀佛八万四千相好,心是看不清楚的,不明了。 就是在生时候的智慧不具足。 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 经过二十一天之后,能清楚地看清楚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 闻众音声,皆演妙法。 才能经过二十一天之后才能听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讲经说法。 游历十方,供养诸佛。 十方诸佛的世界里都能去供养诸佛。 于诸佛前,闻甚深法。 能亲近诸佛,听闻甚深微妙的佛法。 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 经历的时间更长,要三个小劫。 前面是经一个小劫得无生法忍,这里经三小劫才能得百法明门。 一百种世初世间的法里剖析一百种般若智慧,就是行住坐卧起心动念,很多。 你经过三小劫之后能得到百法明门,能产生智慧,进入佛法之门。 能够破除无明,能够住初地,能正得初地。 经过三小劫之后才能够破一品无明而正得初地菩萨位。 那是上品下生者的境地。 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 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 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 行者见已,心大欢喜。 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 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 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 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是名中品上生者。 释迦牟尼佛叫住阿难尊者及韦提希夫人,我们要求中品而修行。 第一个要受持五戒,第二个条件要持八关斋戒。 除了五戒八戒外,还要努力地求受其他戒。 求受了之后要老实按照那样的戒法去修,不要做五业重罪。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不要做这五件事情。 五业重罪一做了,这一辈子往生就成问题了。 无众无患,不要造心业。 把前面受持五戒八戒不造五逆这样的功德回想求因。 所感得的好处呢,阿弥陀佛与其他的比丘眷属围绕在修行人面前。 阿弥陀佛放出来的光是金色的光,到人临命终的地方,演说苦空无常无我。 说的苦法,世间是苦啊。 诸佛来劝化你。 阿弥陀佛来劝化你,世间之苦,你不要贪恋了,好好求往生。 诸佛来劝化你,人世间是无常的,你赶紧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无我,我这一辈子所正的爱业买个汽车房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是无我的。 你要敢于放下。 临命终时讲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 你今天临命终了,你能跳出三界,头还没有抬起来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 莲花呢,慢慢地就会绽开了。 中品上生的人一往生了花开。 能跳出三界了,能断除间思二惑了。 三明六通,这里就成就了三明六通。 对自己过去未来你都能知道,自己没有烦恼了,所有的烦恼全部究竟起来。 智慧就圆满了,这叫三明。 平时所说的六通,他心通,天眼通,神足通,在这种过程当中就是智慧。 神通是什么? 神通实际上就是智慧的显现。 如果说把智慧一开了,神通自然具备。 八种解脱,什么叫解脱呢? 就是我们自由自在,那时候才能得到真正的大自由大自在。 你在世间上的自在不是真的自在,就是八种解脱的方法,第一种是有色相观外色解脱。 我们外在有色相,但我们对内在的色相我们不管。 我们管外在的色相。 第二是内无色相观外色解脱。 里面的色相也能放下。 用智慧来解脱。 第三是当我们身心清净下来,自然就能得到这样的利益,这就是中品上生人的境界。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 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 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 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 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 闻法欢喜,得须陀洹。 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中生者。 你在生的时候一天一夜持八关斋戒都可以。 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出一天家来持沙弥究竟不犯。 哪怕是你在生过程当中,你持了一天一夜的比丘戒,比丘尼戒,这种威仪当中不缺少。 以此功德回想众生往极乐国。 中品中生的人修因要求就是这样。 虽然你没有做比丘,你出家当沙弥一天一夜不犯,清净不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可以。 你没有出家,我们短期出家,你能持戒,你做居士,一天一夜持八关斋戒。 你把这八条做到了,你以此功德回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中品中生。 以这种回想愿求生极乐国,凭借我们一天一夜持戒的功德来修我们自己。 临命终时能看到阿弥陀佛,很多菩萨,莲池海会的同修们都能放出金色的光明。 七宝莲花,到临命终人的面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他自己能听到。 前面是法子,这里是善男子。 能够发心做善事,能发心向善。 你有这种发心就称为善男子。 虽然你现在修行不具足,但你有求生的心念,赞言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能听释迦牟尼佛的教导,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能顺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 你今天能求往生,是三世诸佛教故。 最重要的是你有信心有愿心。 因为你有这样的信心。 阿弥陀佛说我来接你。 自己能看到自己坐在莲花之上。 你坐上去之后,莲花就合起来了,我们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在宝池中,往生后,经过七日莲花就开了。 花既然打开了,自己睁开眼睛,自己抬掌合起来,能赞叹世尊,闻法欢喜。 得须陀洹。 经半劫已,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中生者。 到临命终这种境界来的时候有验证。 这叫中品中生。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 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 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 闻法欢喜,得须陀洹。 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下生者。 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见到别人有困难了,能去帮助他,不要去损伤众生。 能孝养父母亲。 能以仁慈之心待人接物。 到了临命终的时候,遇善知识。 你要发愿,不发愿临命终很难遇到这样的善知识。 他们给你讲西方极乐世界如何的好。 劝说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能听到这样的,不久他的命就终了。 就像有力量的人,一听说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处,一听说阿弥陀佛因地当中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愿愿度众生,他有非常坚强的信心,非常猛烈的往生心,如有力量的人,他的信心能生起来。 当有这种信心,就像手臂曲起来打开,很快,一念相应一念就往生。 看你临命终的时候信心能不能生起来。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功德是什么? 经过七天还见不到阿弥陀佛,只能见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听他们讲经说法。 我们见阿弥陀佛是我们自己的业障,你只能见到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讲经说法你能得欢喜,也能得初果。 能破去间或,过一个小劫之后你才能成阿罗汉。 是名中品下生者,要具足智慧成佛,究竟利益众生。 让人人都有圆满的智慧,才能普度众生,真正为人民服务,要赶快发愿往生。 发布时间:2025-03-17 13:14:3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9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