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故宫博物院藏精品玉器赏析 内容: 清乾隆年间,扬州玉雕技艺发展到达巅峰,扬州成为全国玉料的集散中心和主要生产基地。 两淮盐政在建隆寺设有玉局,承制生产清廷各种玉器,并将其中大量精品进贡朝廷,那时产生了名闻遐迩的“乾隆工”,即众所周知的“扬州工”。 清代扬州朝贡的“扬州工”玉器有盏、盏托、匜、杯、花熏、烛台、盒、盖罐、奁、鼻烟壶、梅瓶、双耳瓶、活环盖瓶、扁方瓶、卧马、洗、五供、三足炉等多种造型和装饰。 据清宫档案《进单》不完全统计,两淮盐政在乾隆年间进贡玉器300余件,其中既有陈设欣赏品,也有生活实用器皿和配饰用品,一应俱全。 在本次“紫禁城. 扬州. 大运河文物精品展”中,主办方共精选出20件与扬州有关的故宫博物院珍藏玉器来扬展出。 这些或为实用器、或为陈设器、或为装饰器的精妙玉器有不少为清宫旧藏。 扬州的观众通过此展,一方面可以零距离观赏到清代皇家御用器物之奢华精美;另一方面也对清代扬州工、扬州玉雕艺人的高水准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 在此,本报选登其中部分,以飨读者。 清乾隆 白玉花卉纹碗清乾隆 白玉花卉纹碗 高3. 8厘米 口径11. 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白玉,质佳,表面亚光。 撇口,矮圈足稍外撇,底微内凹。 碗表面运用去地浅浮雕技法,在口、足处饰两周俯仰花瓣纹,碗腹中部饰俯仰花叶纹,外底中间阴刻隶书“乾隆年制”款。 玉质碗在清代宫廷的使用非常广泛,数量上可算得上是玉器之最。 采用玉质主要是青玉、白玉,其次是碧玉、黄玉。 造型多样,如高足碗、平足碗、墩式碗、浅足碗、盖碗、花瓣口碗和直口碗等。 主要运用浮雕、阴刻、填金等技法,有的在表面饰纹,有的碗内外均雕琢纹饰,还有的刻有乾隆御制诗和款识。 玉碗的加工技术水平在清代中期达到了顶峰。 清代玉碗大部分为实用器,但类似这样的玉碗已经完全失去了其原有的实用价值,成为清代宫廷重要的陈设品。 清 白玉云龙纹带盖宝月瓶清 白玉云龙纹带盖宝月瓶 高15. 2厘米 厚3. 7厘米 宽11. 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白玉质,玉质温润。 器腹扁圆形,似一轮明月,为仿瓷器宝月瓶而来。 瓶身正反面均雕琢云龙纹。 龙为正面盘龙,身旁缭绕着灵芝状云。 龙毛发须张,圆眼泡,阔鼻,方嘴,双角上竖,身体扭曲成蛇形,三爪。 双耳镂雕为两个小螭龙,作爬行状。 镂雕盘龙形盖钮。 整器一气呵成,纹饰雕琢精致细腻。 清 白玉宝相花蕉叶纹带盖提梁卣清 白玉宝相花蕉叶纹带盖提梁卣 高19厘米 连提梁高25厘米 宽9. 8厘米 厚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白玉质。 器成椭圆形,造型仿青铜提梁卣。 方环耳,提梁方折。 圈足。 器身上口沿雕琢一圈勾连回纹,颈部两面均浮雕宝相花纹,器腹下浮雕变形蕉叶纹,足部则浮雕一圈仰莲瓣,和盖钮上的覆莲瓣相互呼应,盖圆形,钮则雕为椭圆形,上下浑然一体。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发布时间:2025-03-23 11:44:0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