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静波法师:别盲目信仰 内容: 面对信仰《羯腊摩经》要求我们在信仰之前要有智慧。 要有智慧! 如果你有智慧,你才有抉择力。 如果一个人要先有信仰,就让信仰由智慧而来,不要由无知而来。 这个人傻,啥也不知道,那不知道,就好办了。 那不知道啊,你就完蛋了。 不是好办了,是你就完蛋了,因为你就被人家给牢牢地控制住了。 我在此想要说一个区别内道和外道的标准,最关键的是:内道就是佛道,它是要解放你,你一定要记住;而外道是要控制你。 外道会说:你要是离开我的手心,那不行! 你要信别人的,不行! 你只能信我的! 我是最好的。 对不起,在佛教的信仰中,大家都可以去思考,去面对,去怀疑,然后去抉择。 能够解放你的,使你最终解脱轮回的,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你学来学去被人控制了,被人骗了,或者越来越烦恼对不起,那不是佛法。 我们很公正地把这样一个秘密告诉给你,因为我们本身也不想控制谁,那样太累。 如果你控制别人,要让别人不自由,那你就拥有了更多的不自由,事实上就是这样的。 那你为什么要这样干呢? 所以让大家都自由吧! 那就是自在。 八正道也是一样的(原文:亦同):先有了智慧与正见。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第一个就是正见。 你没有正见! 那正见是由智慧而来,智慧的正见。 你如果没有正知见,你的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就没有办法建立起来,你就会一直对个人产生崇拜。 除非是善知识! 而善知识是有标准和责任的! 当人们学气功大师的时候,甚至我们很多佛教徒(在座的肯定有学气功的人),也受到过影响。 对于那种大师的崇拜,如果他要真能够见人家一面,甚至倾家荡产都可以,那完全是欲望和痴迷所致。 事实上,那完全是对人的崇拜。 面对现实,大师都已销声匿迹,知向谁边? 所以,对人盲目崇拜,无论对人还是对己都有后遗症! 而一般有良知的人,也不会接受! 除非他别有用心。 所以说,理性智慧的正见显得非常重要。 让信仰从中生起,那才是唯一的安全方法。 让信仰者能够从中生起坚定的信仰。 你想想,如果你有了正知见,比如说,你要是明白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谁想打扰你都打扰不了你,因为你坚强了,有抵抗力了。 但是,你现在没有。 你现在有个风吹草动,就慌了神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那不是正知见,所以要有正知见。 我们永远不应该在听到(原文:听闻)某事时,就立即盲目地相信。 不要盲目了,我们输不起! 不能再搞试验了,我们不是白老鼠,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法身慧命负责任。 更不能因恐惧、拉关系(原文:贿赂)等情事而被强迫相信。 为什么信仰? 因为烦恼;为什么信仰? 因为害怕恐惧。 就像有人老是做恶梦,他于是来学佛了,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学佛之后,你怎么去化解你的恐惧呢? 那就需要八正道,首先要有正见。 而有些人呢,他误以为观世音菩萨也是无利不起早,于是给他点儿钱,或者多给他上点儿供,给他挂几个锦旗好像只有这样做,他就能多看你几眼这都是错误的认识!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只是让你从你原来的观念里走出来,而不是用这种所谓的拉关系等情事(感情用事)。 感情是狭隘的,感情是轮回的! 因为我们往往就是因为感情而误了事。 所以说,如果你被强迫相信,那是走不了多远的。 当然,不仅是你走不了多远的问题,更有可能误了你的一生! 但感情如果是下手处、是过程,是可以的! 如《维摩经》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 可谓入情入理,中道圆融! 原标题:不要盲目信仰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转自微信公众号:点一盏明灯 发布时间:2025-03-23 14:09:36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