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香有多重 内容: 香有多重 今天想起一个故事,愿与大家共分享。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中国佛教史上,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再来。 非常慈悲,以神通感化了梁武帝。 传记里记载,有一位四川的居士(他的师父是宝香禅师)来看宝志公,宝志公问他:“你们四川的香贵不贵? ”他说“我们四川的香不贵很贱。 ”宝志公点点头“很贱,那就应该去了。 ”他听不懂这句话。 回到四川见到师父,师父问他“宝志公跟你说些什么? ”他就把原话说了一遍,他的师父点点头“知道了! ”宝至公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四川的香贵不贵,就是在四川大家对宝香禅师尊重不尊重。 他以为是烧的香,所以说香很贱,很便宜。 ‘很贱’的意思,就是指大众不欢迎你,你应该走,不必住世了。 宝香禅师懂得宝至公说话的意思,过了两天就召集信徒在一起吃饭。 因为这些信徒都不吃素,宝香禅师这一天开戒,鸡鸭鱼肉统统都吃。 他预先在寺院门口挖了一个放生池,吃完之后,他带着所有信徒到放生池,做了一个表演,把他吃的东西,全都吐出来,吐出来全是活的。 这些信徒们看到之后,才晓得禅师不是一般的人。 表演完了以后,他站在那里往生了。 信众才后悔没有接受法师的教诲,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故事讲完了,为什么会想起这个,因为现在仍然存在这个现象,在这个世间佛菩萨应化在此的很多,示现着各种各样的身份,其实他们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肉眼凡胎不认识,有时错把佛菩萨当成妖魔鬼怪,大肆诬蔑诽谤。 从来也不知尊重,所说只当是耳边风,从来不放在心上。 就像故事中的宝香禅师一样,如此这样佛菩萨会很快离开这个世间,也许你会说佛菩萨很慈悲,我们大家一起祈请他住世,想来他是不会走的了,其实不然,他们随缘而来,也会随缘而去,来是慈悲,去也是慈悲。 也许你会说,来是慈悲我明白,为什么去也是慈悲呢? 这是因为若他长住世,会遭到污蔑、诽谤等,他不忍心看到众生由于无知,造极重罪业。 所以他会选择离去。 另一方面他的离去也会使更多的人觉悟。 如果我们今生有幸遇到善知识,一定要真心跟他学习,听从他的教诲,千万不要当面错过,日后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也许你会说哪有那么多佛菩萨示现,其实稍稍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间有修有证的人很多,无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全都有,你念哪尊佛菩萨,哪尊佛菩萨就会来,只是我们不认识。 所以这个世间,不能轻视任何人,当学善财童子一切恭敬,他若不是佛菩萨示现,也是未来佛,怎能不恭敬呢? 我那天在寺院里就遇到一位修行人,看似很不起眼的一位老太太,就是这位老太太,知道的人告诉我她已经可以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都可以。 想多住世几天也无妨。 你瞧是不是佛菩萨就在身边,我们怎敢不一切恭敬。 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何时来,何时去,请看下面开示:附:净空老法师法语开示阿弥陀佛能分身教化极乐世界一切众生,为什么不在我们这个世界教我? 我们的业障太重,佛示现了来教我,有没有? 有。 什么样的人? 真修了,有福报、业障轻的人。 业障重的人不行,为什么? 他不接受,他不尊重。 佛菩萨天天给他讲话,天天现身给他看。 不得了,这是魔! 要想尽方法把魔驱走,这反常! 社会我们也不允许。 不是佛菩萨不来,缘不成熟,偶尔是几个人成熟的,这就是所谓的佛度有缘人。 真信,肯发愿,肯发菩提心,肯发求生净土的愿,愿心恳切,他就有感应;愿心里面还有一点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就不行,感应就没有了。 所以佛度众生需要时节因缘,什么时候他来,他一定会来;时节因缘没成熟,怎么求也求不来,真求来了,祸害就来了,不但对你自己不利,对你家庭不利,甚至于对整个社会都不利。 佛菩萨会不会干这个事情? 不会干这个事情,妖魔鬼怪会干这个事情,它是唯恐你不乱,佛菩萨不是这样的。 大经上常说,佛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你不喜欢佛菩萨,佛菩萨不来,你不就很欢喜? 你看多慈悲,你喜欢佛菩萨,他就来;你讨厌他,他就不来。 肯定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我们做佛弟子应当向佛菩萨学习! 发布时间:2025-03-31 09:09:0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