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莫名我就喜欢你 老爷子们爱把玩的手串 内容: 在小区散步,突然想起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大妈们全跳广场舞去了,大爷们都在搓着把玩手串。 ”为了印证这句话,我边溜达边踅摸着,经过粗略统计,我发现那些优哉游哉的“老爷子们”的手腕子上,虽不至于说人手一串,最起码也是三者有一,蔚蔚然地构成了一个景儿。 当然,这里边也包括我们家老爷子。 大言不惭地说,我勉强可以算带手串较早的一拨儿。 记得没见有什么人带手串的当年,我就有过一串星月菩提籽,七八年如一日地带下来,颜色愣是从浅黄,变成了枣红。 不过那时真还不知道有养工一说,菩提子红是红了,按我那种不管不顾、生冷不忌的带法,籽到最后已是斑驳坑洼,彻底没了看相儿。 回想我之所以能领手串的风气之先。 原因不外两点,一、有了手机,手表立即多余,腕子极适应不了空荡荡的感受,于是随便弄来一串,聊以充重。 二、自度没勇气染头发、扎耳钉标新立异,手串这种偏于男性格调的饰品,倒是多少可以张扬一下与众不同。 所以,起先手串对于我,只是饰品,不算玩意儿。 后来,活钱多了,也添了几件备用替换的。 距离所谓的收藏层次,简直是天差地远。 在我看来,收藏作为一种调剂生活的方式,跟孟子曰过的格言完全契合:“独乐乐,不若与众。 ”没人交流的收藏,即注定是单薄的,也是寂寞的。 所以任何收藏,藏友都是不可或缺的。 可是我无论如何也没承想,我的手串第一藏友,竟是我们家老爷子。 那年老爷子退休了,我的眼中,老人家具备一切中层干部退休的症候。 拿起电话,刚要拨号,琢磨了琢磨,又撂下。 电视一个台看不了三分钟就换台,换来换去,干脆关了……老爷子的孤独,是由内而外的。 这么下去怎么得了,必须得想个什么主意? !算是灵机一动,我把刚上手,还没捂热乎的金星紫檀手串交给了老爷子,并且煞有介事地叮嘱:“这串金星紫檀,您帮我盘着。 ”老爷子不明就里,我只得搜肚刮肠,把存量有限的紫檀知识,添油加醋地讲给他听:什么紫檀产自印度,什么小叶紫檀是木中黄金,金星紫檀,尤其这种满星的属于极品中的极品,紫檀手串上手前,得先用纯棉毛巾缝一个口袋,包着盘上一个月,还有,盘出来的紫檀,可比没盘的得贵十倍。 惭愧啊,前面的知识都是靠谱的,唯独最后一句,是我糊弄老爷子的。 有道是:动之以情之后,还得晓之以利嘛。 嘿嘿! 要说老人家真是认真了,愣是自己找了条新毛巾,一对折直接亲手缝了一个超级大包。 这还不算完,只要能瞧出我有空,就凑过来满眼放光地向我展示成果。 我就纳了闷了,紫檀手串在老人家精心打理下,越来越亮不假,可不过是早晨到晚上,老爷子标榜的所谓效果显著,我实在没啥体会。 因为另外一重体会相对更深:有这手串后让老爷子乐和了,我却有点不胜其扰。 我给老爷子的第二个手串,比第一串贵了好几倍,因为是翡翠的。 必须承认,这份价值不菲的孝心,其实并不那么纯粹。 翡翠性稳,让他老人家慢慢盘着吧,一天三个变的通报肯定就不存在了。 要么说,凡事不能动机不纯,老爷子接过手串,当即发现有一个珠子上带绺裂。 啊,完蛋! 我不禁懊恼不迭,老爷子却发了话:“你瞧着。 我一个月准能养过来。 ”都哪儿和哪儿啊,他老人家把翡翠当成啥了? 但转念一想,由他去吧! 好歹能让我耳根子清净几天。 一个月,也许不到一个月。 每每看见老人家握着翡翠手串,玩儿命地又是搓,又是捻。 除了睡觉,无时无刻不在跟那个绺较劲。 虽我开始于心不忍,但是心里也有一个邪恶的声音在大肆告诫:“挺住了啊! ”一天,老人家带着灶王爷式的笑容,神秘兮兮地把翡翠手串递过来让我瞧。 呀,真是见了活鬼了,原本那个明明白白的绺裂消失了。 这不科学呀! !这可是埋在地底下上亿年,高温高压作用而成的,硬度不亚于玻璃的,钠铝硅酸盐啊! 肉长的手怎么可能把绺磨掉呢? 老爷子表示,这就叫功夫不负有心人。 鉴于老爷子生平最恨作弊,我愈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请教过专业人士,人家认为我纯属瞎掰! 所以绺裂到底怎么弄没了的,至今仍然是个谜。 老爷子第三个手串,是苏州名工雕的十八罗汉橄榄核。 这回是他老人家主动出击。 尽管上阵父子兵,我提供了不少参考意见,还是不得不承认他眼力不凡。 这串橄榄核手串是实打实的铁弹子、一丝不苟的须派工,无可挑剔。 而且有了养上两串的经验,本来应该连手盘,带在密闭塑料口袋里闷一个月,才能见风的橄榄核手串,老人家生生地让它,三天出包浆,七天见了光。 我双挑大指狂赞不止。 老爷子得意洋洋向我介绍他养核儿的经,原来他根据市场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打听来的知识,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养橄榄核的油要用婴儿油,因为这种油不会哈喇;刷油要用减掉一半毛的旧牙刷,因为方便使劲。 要用盘捻结合的手法,因为不能落下一个死角……我的个天,啥时候他老人家蜕变成大行家了? 橄榄核被养得溜光水滑,熠熠生辉。 老爷子每天意气风发地带着,逢人便讲、遇人便说:“呵呵,这是我们家大公子给添置的。 ”据当事人我的老妈描述,羡慕得那些个邻居老头口水都流到脚面上了。 然而一个早晨,我猛然看见,老头对这手串表情凝重。 手串赫然裂了。 原来老人家不小心把手串放在窗台上。 三九天,又是窗缝的风,又是暖气的烤,手串就这么无可救药地裂了。 以老爷子的水平,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老人家倔强地看看串,看看我,哼出一句:“我能给他养回来,你信不信! ”我赔笑:“我信,我当然信了。 ”现如今老爷子已经成了手串通,例数这些那年他自留的,我进贡的,有金丝楠的、琥珀的、金刚菩提的、黄花梨的、青金石的、砗磲的、玛瑙的……最近还添了一件月光螺的。 这些个数量小具规模的手串们,在他的调理下无一不干干净净,妥妥帖帖。 当然,老爷子收,我也没闲着。 他有他一双勤快的腿,我有我的计算机,我习惯性地把网上搜索到的知识,第一时间告诉他。 这就是属于我们爷儿俩上阵父子兵的手串收藏故事。 现在逢闲的时候,摆上青菜几道,斟上两小杯二锅头,我们爷儿俩总能为了手串,聊上一个下午或者半个晚上。 对了,那串裂了的橄榄核,老爷子到底没给养回来。 走麦城的事,咱不提也罢。 想了解更多手串资讯请继续关注爱菩提子。 发布时间:2025-03-31 10:04:3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