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顶礼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内容: 顶礼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陀在金刚经中说,‘’若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六祖当然是大根器,他不用别人说四句,只是无心的听到别人读的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开悟了。 六祖一听就能开悟,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所以,咱们仔细研究一下,力求说透,能不能开悟,就看咱们的悟性。 解释如下。 无,意思是没有。 住,一般是住所、住处,跟房子有关,用作动词应该是表示看重,执着,表示一种障碍。 生其心,就是智慧开了,真心起作用了。 无所住,就是不执着于任何东西,反过来,哪怕只是执着于任何一个东西,真心都会被染污(一切都在真心上起作用,没有真心,就没有一切,但是,真心却不是一切,所以要无所住,才能认识真心。 因为真心和妄心本来为一,迷了,或者说住了,哪怕只住在一个东西上,都是头上安头,真心就成妄心。 所以佛陀才会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是,佛法都要舍去,何况佛法之外的一切)所以,为什么开悟那么难? 因为我们有住,我们的妄心住在各种观念里,被观念牢牢束缚住,很难抛开观念。 你要抛开观念,知道一切观念不是你,你只是那个观念被附在上面的那个东西,勉强说,叫做真心。 你所有的观念都不是你,都是在你的外在,从这里体会那个真实的、真正的自己。 所以,要见到自己本来面目,要一切不执着,一切观念不认作是我,哪怕是最好最善的观念,那都不是,那都是我所住的那个所。 观念象一个房子,住在房子里面的那个,那个才是你。 迷惑的时候,你以为观念是主人,开悟了就知道,观念不是主人,观念是因缘所生法,你才是主人,没有你,观念就无法形成,也无法起作用,其实,观念是客人,住了你的房子,然后你还让他做了你的主。 所以,抛掉所有所有一切的观念,剩下的那个,才是你。 六祖因为这一句悟道,也在生活中表演给我们看:当年六祖为了求法,远离老母亲,跋山涉水来到湖北,五祖开他玩笑,说他是野蛮人,给他做的工作最苦最累,不认识字也被人瞧不起,传法时是偷偷摸摸的,得到衣钵立即亡命天涯躲避追杀,身为祖师和专门以杀生为活路的猎人一起生活16年,隐姓埋名生活那么久,依然念念不忘众生,出山弘法,却依然还是有人要杀他……换作我们,根深蒂固就是传宗接代的思想,有几人会选择献身佛法,为法忘躯? 被人取笑有几个不会心生不悦? 又苦又累还免费服务,几人可以坚持? 有点成就可能就得意忘形敲锣打鼓地宣传,哪里肯偷偷摸摸做祖师? 遭人追杀的事,谁会去干? 谁会为了众生的幸福去受这些罪? 不吃辣椒的人,看到菜里放了辣椒立马就皱眉头,谁能独自坚持和自己信仰习惯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的一群人在一起和睦共处16年? 所以,六祖的生活,现代社会的所谓聪明人,恐怕一天也过不下去。 对比之后,我们可以体会六祖的内心,那种空灵无染,这些困难在六祖来说恐怕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修行要体会这种境界,无心应对,心空无住,再大的事没有心大,心都容得下,对于真心来说都是小事,这还是方便说。 根本来说,心上就根本没有事,根本用不着象我们还要思维一下,然后安慰自己说,没事没事,为了众生,我自己吃点亏受点苦不算什么。 没有这些过程,这些已经有观念,有执着,不是无住。 最彻底地说,没有心内心外,什么都没有,连这个心的概念都没有,只是为了方便表达,才说有个心,一切概念只是智慧的妙用,事情来了,自然生起无边的智慧。 这才是真正的无住。 我们要做如上的观照。 最后我们一起顶礼六祖慧能大师,感恩他老人家表演佛法给我们看,让我们能够破迷开悟! 发布时间:2025-04-08 11:11:0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2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