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佛不可仅敬信一师——地藏论坛 刘欣 师兄 内容: 学佛不可仅敬信一师地藏论坛 刘欣 师兄 很多同修学佛少不了找个师傅,或者是受戒、皈依时的授戒师。 我们怎样对待师傅,与学佛很密切的关系。 尤其是现在,形形色色的人很多。 比如:有人讲,学佛只能相信自己的师傅,只能听一个师父的。 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过明确的开示。 在《杂阿含经》(837 节)中佛对诸大比丘讲: 【若信人者。 生五种过患。 彼人或时犯戒违律。 为众所弃。 恭敬其人者。 当作是念。 此是我师。 我所重敬。 众僧弃薄。 我今何缘入彼塔寺。 不入塔寺已。 不敬众僧。 不敬僧已。 不得闻法。 不闻法已。 退失善法。 不得久住于正法中。 是名信敬人生初过患。】 白话解释:第一个过患:当所追随信奉的人, 因为他的所为所行违背了戒律, 以致於被赶出僧团之後, 这个盲目的追随者就会这样想∶「我的老师, 我敬重的人是不会有错误的, 有错的一定是那些僧团当中的人。 所以, 我应该远离那些不懂我师父伟大的僧团, 他们是鄙陋的, 不堪承受我师父伟大的教法的人。 因为这样, 我就不需要在去僧团所在恣问法要。」因为不再亲近与学习正确的佛法, 也不亲近有德的僧众, 於是便再也无法得闻正法。 因为不在学习正法, 再加上心中的疑、漏, 之前由其他清净僧团所学到的正法也就退转、失去, 不再受持, 只盲目的追随被摒除者不当或错误的教法。 这样的现象现在就有:把某一个人绝对崇拜,而断绝了自己听闻正法的道路,甚至犯下诽谤僧团的罪过。 在学佛的道路上为自己设置了严重的障碍。 【复次。 敬信人者。 所敬之人犯戒违律。 众僧为作不见举。 敬信彼人者。 当作是念。 此是我师。 我所敬重。 而今众僧作不见举。 我今何缘复入塔寺。 不入塔寺已。 不敬众僧。 不敬众僧已。 不得闻法。 不闻法已。 退失善法。 不得久住于正法中。 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二过患。】白话解释:第二个过患:当所追随信奉的人, 因为他的所为所行违背了戒律, 以致於被僧团处分自恣忏悔, 以致於在处分期间内不能够给这个盲目追随者开示法要, 这个盲目的追随者就会这样想∶「我的老师, 我敬重的人是不会有错误的, 有错的一定是那些僧团当中的人, 他们尽然对我所敬重的人实施这样的处分, 所以, 我应该远离那些不懂我师父伟大的僧团, 他们是鄙陋的, 不堪承受我师父伟大的教法的人。 因为这样, 我就不需要在去僧团所在请问法要。」因为不再亲近与学习正确的佛法, 也不亲近有德的僧众, 於是便再也无法得闻正法。 因为不在学习正法, 再加上心中的疑、漏, 之前由其他清净僧团所学到的正法也就退转、失去, 不再受持, 只盲目的追随被摒除者不当或错误的教法。 【复次。 彼人若持衣钵。 余方游行。 敬彼人者。 而作是念。 我所敬人着衣持钵。 人间游行。 我今何缘入彼塔寺。 不入塔寺已。 不得恭敬众僧。 不敬众僧已。 不得闻法。 不闻法已。 退失善法。 不得久住于正法中。 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三过患。】 白话解释:第三个过患:当所追随的师父到外地去参学、教化, 有一段长时间不在本地, 盲目崇拜者就这样想∶「我的师父不在僧团当中, 只有他的教法才是正确无误的, 其他人所讲的都不是正确的, 他既然不在, 我也就没有可以学习效法的对象, 那我就不必再去僧团学习佛法了。」因为不再亲近僧团学习正法, 对於僧团也不敬重, 因为不恭敬亲近、供养僧众, 於是就不再听闻、学习佛法。 因为懒惰、散漫不亲近佛法的缘故, 受到外境的迁染, 慢慢的就被世俗给转化过去, 之前所学得的正法也就退失。 【复次。 彼所信敬人舍戒还俗。 敬信彼人者。 而作是念。 彼是我师。 我所敬重。 舍戒还俗。 我今不应入彼塔寺。 不入寺已。 不敬众僧。 不敬僧已。 不得闻法。 不闻法已。 退失善法。 不得久住于正法中。 是名敬信人故生第四过患。】白话解释:第四个过患:当所崇拜的人舍戒还俗, 这个盲目的追随者就这样想∶「那些法一定是有问题的、错误的、偏颇的, 我伟大的师父就是因为看到这些所以才会舍戒还俗, 我的师父这样, 我当然也要跟随我的师父舍弃那些错误的、有问题的、偏颇的教法。」因为这个缘故, 他再也不亲近清静的僧团, 因为不亲近僧团, 对於佛法也就一无所知, 再加上之前师父舍戒还俗的印像, 便否定之前所学得的正法。 於是恶业流转, 善法退失殆尽。 【复次。 彼所信敬人身坏命终。 敬信彼人者。 而作是念。 彼是我师。 我所敬重。 今已命终。 我今何缘入彼塔寺。 不入寺故。 不得敬僧。 不敬僧已。 不得闻法。 不闻法故。 退失善法。 不得久住于正法中。 是名敬信人故生第五过患。】白话解释:第五个过患:所崇拜的人命终, 盲目的追随者就想∶「我的老师已经死了, 在僧团当中, 我再也没有可以信赖的对象可以追随, 我就不必再去僧团那里参学了。」因为有这个想法的缘故, 所以再也不亲近圣贤僧、出世清净福田僧, 因为不再亲近学习的缘故, 所以就学不到应该学习的正法。 久而久之就懈怠懒惰, 不再奉行正法, 於是善法退失, 恶业流转。 【是故。 诸比丘。 当如是学。 我当成就于佛不坏净。 于法。 僧。 不坏净。 圣戒成就。】白话解释:因为有以上五个重大过失在, 所以啊! 各位比丘要学习对佛、法、僧的敬重, 对於佛、法、僧要能够真正的奉行,能够如理学习、亲证, 才能够在学佛的路上有所成就。 讨论:1、如果我们不能够依佛所说,听信邪知邪见,唯一信仰某个人,就会犯下如上错误,不仅错失佛法,而且会有恶业缠搏。 学佛首先要依止的是释迦牟尼佛,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不是某个人刘欣2、最后我们要知道的是:佛法中的三皈依法,皈依佛法僧中的僧宝,也称为僧伽是指大众、和合众,梵汉语合称为僧众、和合僧、僧团的意思。 或者说是出家剃发,从佛学道,具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性德,而住于四向四果的圣弟子,受过比丘戒、比丘尼戒的出家男女团体而言。 《大智度论》卷三云(大正25·80a )︰【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 譬如大树丛聚,是名为林,一、一树不名为林,除一、一树亦无林。 如是一、一比丘不名为僧,除一、一比丘亦无僧,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所以,敬信僧宝不是 仅仅敬信自己的某位师傅刘欣3、当今社会有很多追星族,拼命追捧自己心目中的明星,听不得别人说明星半个不字,老是觉得自己所追捧的明星才是天下第一。 希望这种世俗的风气不要带入佛们才好! 学佛! 大家都要学佛的理智,无论学佛学得再好,只要一失去理智,陷进狂热的漩涡,恐怕就以陷入魔道妙月师兄 4、不是仅指邪师啊! 这里可不分什么师。 明师一样身坏命终。 这里说的是我们对老师的态度。 题目是:不可仅敬信一师,无论什么宗派都适用。 如果说只能敬信一师,那么首先就违反了皈依僧的根本誓言。 因为僧不是指一个人啊刘欣 5、读地藏经,大慈尊地藏菩萨是我们的老师;读观音普门品,大悲观音菩萨是我们的老师;读普贤品,普贤菩萨是我们的老师;读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很多啊,法界的诸佛如来菩萨都是我们的老师小土豆师兄6、【……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释迦牟尼如来 别号),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 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 如今世尊毗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发布时间:2025-04-16 09:35:0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