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敏上师:文殊菩萨为什么要拿着宝剑?表示什么? 内容: 文殊菩萨的塑像,右手拿着宝剑,很多佛像也拿着宝剑。 宝剑在世间上是杀敌用的,菩萨还杀人吗? 当然不会。 那拿着宝剑干什么呢? 这是形象地表示智慧。 宝剑代表智慧,智慧能够断烦恼,所以形象化地把这个智慧用宝剑来表示。 为什么宝剑要举起来呢? 就是要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正知正念,观照自己的念头,有一个妄念烦恼一生起,宝剑马上砍下去。 犹如边防部队的枪炮,随时在瞄准,一发现有敌人的行迹,马上开火。 我们常说,修行要提高警惕,时时刻刻要精进,不懈怠、不放逸,就是指烦恼起来时,马上把它断下去。 经常有居士问:本来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心里还比较平静,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烦恼,但是静坐之后,各种各样的、奇奇怪怪的念头都会出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无始以来,我们的烦恼种子很多,在平时,心里的妄念很多,把它盖住了,显不出它的行相来,当你心静下来时,这些东西都冒出来了,就像显微镜,你慢慢地去近距离观察它,它就出现了。 这些怪念头,自己看了很可怕。 他说:我从来没有这些念头,可是一坐下去,这些怪念头,都是罕见的念头,会涌出来。 这时候正是用功的时候,你观察这些念头的害处,这些念头如果随它增长,或者发展到身口行动,将来的果报就是地狱、饿鬼、畜生,很可怕! 那么正是你用功的时候了。 它不出来,你还找不到它;它出来了,正好把它抓住,消灭它。 你要消灭它,就要有消灭它的办法。 空观,对刚开始修行的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要了解空,谈何容易! 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我读《金刚经》非常的喜欢,读《楞严经》也很欢喜,《金刚经》不好懂,《楞严经》好懂。 我说:《楞严经》恐怕也不好懂吧? 这些经都是讲空性、讲极高的东西,初学恐怕不好懂。 你懂的只是皮相,真正的内涵,不经过一番学习,理解不了。 要从俱舍、经部、瑜伽,最后到中观,才能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概念。 这还是初步的认识或者理解,真正要起作用,还得经过脑筋的思惟、思想的磨炼,最后经过定中的修持,这样才能产生。 有漏的空慧转成无漏的般若智慧,这时候观照的作用才真正起来,一切法空的味道才真正尝到,那是见道以上的事情了。 对治烦恼,不要说初学,就是老修行,很多都还在这个境界里边。 你要真正见道,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时刻提高警惕。 烦恼来时,最好的办法是观空;但是你空没有观起来,就要有对治法。 怎么对治? 五停心观:散乱重的,修数息观;贪欲重的,修不净观;愚痴重的,修因缘观;我慢重的,修界分别观;瞋心大的,修慈悲观。 (节选自智敏上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5-04-18 13:47:2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