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本性法师:公私分明 内容: 公私分明文/释本性僧是一把钥匙,法是一把锁,佛是一道门。 钥匙,一旦生锈了,如何开得了锁。 开不了锁,如何进得了门。 可见,生锈在这,看似小事,实为大事。 作为凡夫,心生私念,心生私欲,我想,就如钥匙生锈一般。 私的反义,就是公了。 这公,就如崭新的钥匙,泛着亮丽的光。 就如人心的无私与无欲,犹如圣者一般。 遗憾的是,我们多只是个普通修行者,或许虽非凡夫,但未必就是圣者。 我想,我们只是走在从凡夫到圣者的路上。 因此,我们的心如果生锈了,那么,就要赶快将之铲尽、磨光,不因私念小,而轻视之,不因私欲轻,而疏忽之。 我们的祖师们,在这点上做的特别好——当年,杨岐方会禅师夜里看书,不敢用寺院的油点灯,而是自己去买去备。 当时,他已是寺院的当家了。 洞山宝寿禅师做当家时,方丈生病了,需用生姜熬红糖食用,为此,方丈侍者请求宝寿禅师批准库房给予取去这两件食物,不想宝寿禅师却要求方丈拿钱来买,还说:公物岂可私用。 你看,这两位当家,公私多么分明啊。 这也是寺院库房常贴的一幅对联联语之来源。 该联曰:杨岐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 令人感动的是,若干年后,方丈拟退居,有人问他,谁可接任? 方丈举荐说:卖生姜的那个汉子就可以。 因此,宝寿禅师成了洞山的又一代名主。 发布时间:2025-04-28 14:53:0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