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佛教宗派-净土宗(莲宗) 内容: 净土宗,简称净宗、莲宗、佛土宗等,汉传佛教十宗之一,根源于大乘佛教净土信仰,专修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之法门而得名的一个宗派。 起源自北魏昙鸾、道绰,至唐代善导时成为独立宗派,与禅宗是对中国汉传佛教后期影响最大的两个支派,流传于中国、韩国、越南等地,至今不衰。 净土思想的历史渊源传自古印度大乘佛教,如东方妙喜世界阿閦佛净土、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净土等。 但在净土宗信仰中,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净土为信仰核心。 在古印度佛教中,净土宗并未成为一个专门宗派。 净土法门在中国佛教中滥觞于汉晋时代的东林寺之慧远大师,始于北魏昙鸾,经唐代善导法师发扬光大。 东林寺、玄中寺、香积寺等被奉为净土宗祖庭。 善导法师一系的净土宗思想传入日本佛教后,形成日本净土宗、净土真宗等。 日本净土宗的总本山在知恩院。 净土真宗主要分为西本愿寺与东本愿寺两派。 「净土宗」系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故名。 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净土,故又称莲宗。 按近代印光大师所撰《莲宗十二祖赞》,以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实贤、际醒为莲宗十二祖。 前九祖和《莲宗九祖传略》大致相同。 后印光大师也被其门下推为第十三祖。 净土宗宗义大乘佛教普遍接受净土以及阿弥陀佛信仰,不过印度大乘佛教以及早期的汉传佛教并不以“往生净土”为一独立宗派,各大宗派大多把往生净土视为附带的兼修。 到晋、唐之后,由于昙鸾、道绰等人提出自力他力、圣道门净土门的判教之故,加以末法思想盛行,念佛往生至西方净土,逐渐变成一个独立的宗派。 净土宗由于判教理论及教团发展较晚,不像禅宗、天台宗等,在一开始就有法脉、传承和组织体系。 在宋代之前,属于“寓宗”,即寄寓在各宗内,以特定的理念和修习法门存在,没有组织和法嗣相传的制度,一直要到宋代之后,才拥有独立的地位,因此在教义上,净土宗吸收了不少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的观念。 发布时间:2023-06-27 06:38:30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