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能弘法师:什么是念佛三昧_怎样进入念佛三昧_念佛三昧的境界 内容: 什么是念佛三昧? 念佛就是系念于佛系念佛的功德,系念佛的庄严,系念佛的名号,都是念佛。 就是心绑在佛上,不胡思乱想,不昏沉,保持专心于佛、明了于佛而不忘记,叫做念佛,正念于佛。 正念,就不是妄念,不是胡思乱想,正念就是明了不忘失,明明了了、清清楚楚不忘失,不忘记、不丢失。 这里的正念就是对佛的正念,不是说光嘴巴上念,嘴巴念,心里胡思乱想,或者念得糊里糊涂,念得睡着了,那都不是正念。 要明明了了、清清楚楚,不忘失于佛,这才叫念佛。 三昧就是正定的意思。 念佛念到如入禅定,这个如入禅定可以是近行定,也可以是深定。 正念于佛达到了如入禅定,就叫念佛三昧。 怎样进入念佛三昧? 我们前几天讲过,念佛有几种念法:可以念佛的实相,实相无相,就是念佛的法身。 佛的法身无相,以无相真心现前,这就是直接念佛的法身。 这是理上的念佛,念真如理体的佛。 也可以相上的念佛,相上的念佛就是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和持名念佛。 不论是理上的念佛,还是事上的念佛,都要保持明了不忘失的这个正念,一直明明了了、清清楚楚不忘记。 事上万一心跑了再回来,要及时地回来。 理上妄念本空,安住本心即可。 因为要说心不跑,对于初学的人,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过去生修行过。 否则心乱跑惯了,怎么有可能说马上就不跑呢? 没有一段时间的练、用功,那是不可能到达心不乱跑的。 有时候心好像不乱跑了,可是又昏沉,昏沉也要克服掉。 怎样才能进入念佛三昧呢? 就是系念于佛,然后克服五盖。 不能得到念佛三昧,主要就是五盖障蔽了。 五盖就是盖住我们不能得定、不能解脱的五种烦恼。 是哪五个呢? 一个是贪爱,念佛念得起贪心了,那肯定是不容易得定。 因为禅定里,乃至近行定里,都是没有贪爱的事。 接着是嗔恨,包括生气、愤怒、怨恨等,与嗔恨相关的这些心理活动现前,那也是不能得定的。 一边念一边生气,那叫念生气,不叫念定,越念心越不定。 还有昏沉。 昏沉就是心不明了,一开始是心不明了,这叫沉没,心往下沉了,不明了。 接着有可能就轻昏,心有点轻度的昏沉,有点点头。 大的点头很厉害,乃至要睡着了,睡着了是重度昏沉。 所以心有点暗、不清楚就是沉没,可能挺直的腰就慢慢的有点弯腰了,乃至点头,乃至完全昏沉,这个要克服掉。 还有掉举,也叫掉悔,掉悔就是掉举加后悔。 掉举就是心躁动不安,情绪一会高、一会低,一会笑、一会哭,一会喜、一会悲,就是心里不平静,比较兴奋,或者消极悲观,在那里情绪不安、不平衡、不平静,要得定心应该是能够平静的。 所以,掉举就是心一上一下,不是掉下去就是举起来。 掉就是消极,举就是兴奋,都是不安。 悔呢,就是忧恼、忧悔。 在那里觉得:哎呀,我刚才怎么干了那个坏事? 我怎么那么傻干那好事? 在那里悔,心也是不安的。 这个都要克服掉,都要放下才能得定。 还有疑。 就是觉得:念佛就能得三昧吗? 实相念佛,真的能得到理一心不乱开悟吗? 念佛的名号、观想佛,真的如入禅定吗? 或者我能修成吗? 对法疑,对自己修法能成就疑,不相信法,不相信自己能修成,这个都是烦恼障碍。 有这五种盖,就把你盖住了,你就不好得定。 所以要如入禅定,修到近行定,乃至深定,必须克服五盖。 克服的意思,就是不能有贪、嗔、昏沉睡眠、掉举、疑,这五个都不能有,心要保持一个平静、平和的状态,然后系念于佛,不忘于佛,谁都能得到定。 只要念得有点相应,自然感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非常轻松,身心轻安,身心柔软,非常好! 什么是念佛三昧的境界? 念佛三昧的境界就是果上的,就是念佛念到如入禅定了,得了禅定了,禅定现前,一心不乱现前,这时候法喜充满和身心轻安。 一心不乱,没有任何杂念,好像整个身体的粗动感没有了,或者找不着了,这是一个。 另外一个,假如是观想佛,观想哪一尊佛,得了定一开始,佛像现前,而且是特别得光明清净,比你看到的相片清净光明,或者你观想白毫放光,真的就是现前放光,佛的像是很清楚的。 假如你是念实相佛,那就是证入理一心不乱,开悟见道以上。 这是果上的念佛三昧。 因上呢,就是系念一佛,心要达到专一、不昏沉睡眠,明明了了、清清楚楚,身心非常得安乐轻松,这是因上的念佛三昧。 果上就是进入禅定了,或者佛像现前了,或佛实相现前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空中大道场 发布时间:2025-06-24 12:05:57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