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三章 八关斋戒 内容: 第三章 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 因为在家人俗务忙碌,无暇修行。 佛陀悲悯,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善因;又能适应在家生活的特点,所以制定在家人的出家戒,即八关斋戒。 当然,出家人为使自己的戒行真正做到清净,也应该受持。 八指八条戒律,即八戒。 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护身符。 斋指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斋有净化身心,远离妄想的作用。 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 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淫欲与饮食。 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是生死的助缘。 饱暖思淫欲,为了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斋。 这便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 八关斋戒可以在佛前自受,就是将《受八关斋戒法》一文至诚读诵一遍,即算受戒。 时间方面,六斋日中,假若有事,可提前或移后。 现在很多寺院为方便居士,在每周星期六清晨受八关斋戒,让受戒人在寺院过一日一夜清净的修行生活,效果非常好。 如果已受菩萨戒的居士,按《居士菩萨戒》规定,每月六斋日(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应受八关斋戒。 (一)八关斋戒的内容八关斋戒,包含五戒和沙弥十戒(十戒仅多一不持银钱戒)。 受持五戒,是修人天善行,而受持八戒则是求出离生死轮回。 受持八关斋戒,兼修定慧,可证四罗汉果;受持八关斋戒,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 八戒的内容(戒相)如下: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 梵行是净行,非梵行是不清净的行为,指淫欲。 五戒只禁邪淫,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 而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即是不淫。 但只限于每月六斋日,并不难做到。 这是种出世善因,是关闭生死之门。 《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意为淫欲心不清除干净,不可能超出六道轮回。 宣化上人宣讲十二因缘时说,无明就是指淫欲心,以无明为缘(条件)而产生行,行就是男女的性行为。 中阴身投胎,正是这一念淫欲心造成的。 八戒中的不淫含有很高的要求。 《佛说斋经》说: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如来),无淫,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淫,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 这是要向佛看齐,起一念淫心,持斋便算不得清净。 因为要求高,所以,虽仅一日一夜而功德极大。 在家受持八关斋戒,夫妻宜分房,分床,以保持三业清净。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食。 非时指日中至次日清晨,即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叫持斋,持斋虽不是戒,却是戒之体,是八关斋戒中最重要的一条。 吃素不等于持斋,斋含有内心清净,摒绝杂乱的意思。 从事相上说,过中午而食者,即为杂乱不净。 所以,三世诸佛都是过午不食。 从根本上说,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斋。 不问在家出家,要净化三业,均应持斋。 关于日中(中午)的推算方法,最好以北京的经线(即东经117度)为基数来推算,经度(东经)每减少15度,日中的时间就推迟1小时。 一般说,按北京时间11:30吃午饭便可以。 过了中午以后到次日清晨之前,这段时间只可饮用各种糖水,蜂蜜,果汁(滤清无渣),姜汤,盐水,葡萄糖水。 但牛奶,豆浆,芝麻糊及糕饼,面食等,律中不许饮用,食则违犯。 七、不着香花曼,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香花曼,用香花制成的花冠,花环,如现代人用的手镯,项链,耳环等,在八关斋戒中都不要用。 这条戒的目的是让在家人种出世之因,所以衣着力求朴素。 如果仍迷恋这些装饰品,你的内心怎么能清净? 香油涂身是热带人的习惯,在八关斋戒中,凡香水、香粉、香脂均不应使用,因为这类美容化妆品,容易诱发淫念,使三业不净。 歌舞倡伎指唱歌跳舞,在八关斋戒期间,不应故意前往观听。 包括不看电影、电视等。 因为既然向往出世,何必再贪恋世间的娱乐,应该以禅悦、法乐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过去西域的床,包括坐椅在内。 什么叫高广大床呢? 藕益大师《十戒威仪录要注释》说:床脚高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过此量者,即名为高。 但可容身转侧,过此即名为广。 既高且广,即名为大。 依此解释,现代人用的席梦思和绸帐、绣枕、锦被等豪华用品,八关斋戒期间均不要用。 否则,容易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 只有看淡物质享受,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只有习惯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修行方面的精进。 以上两条,都是追求物质享受和导致淫欲的媒介,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甚至使人道心退失,所以列为禁戒。 杀子成担:有一个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人想把死孩放在家中,却让自己和家人离开那所屋子。 邻人对他说:您为什么不把死了的儿子拿出去埋葬,却让活的人离开家庭呢? 这个行为太笨拙了。 这个人听了以后,想道:话是不错的,人死了,应当拿出去埋葬;可是叫我怎样拿呢? 哦,只有这样吧,再杀死一个,那就可以成担挑了去。 结果,真的他就再杀死一个儿子,和那死了的儿子凑成一担,挑到山上去埋葬了。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修行人犯了一条戒律,不想改悔,还要企图掩盖事实,假作持戒清净。 被人揭发了,告诉他:修行人守戒,应该和保护珍贵的眼珠一般,怎么可以违犯而不忏悔呢? 他就索性多作些破戒的恶事,以便一同忏悔,这正像杀子成担,以便一同出埋一样的愚蠢无知。 (二)受持的功德利益一、脱离病苦《药师经》说,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么应受持八关斋戒。 二、消灭罪障凡是想忏悔罪障的人,应该受持此戒和斋。 《优婆塞戒经》说,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其他罪障都可消除。 三、免除横祸凡是想要求得自身、家眷平安吉祥,永免遭受各种飞灾横祸的人,应该受持斋戒。 《四天王经》说,凡是受持此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 所以,如果能在六斋日精进持斋守戒,那么福报必定增长,灾难必然消除。 四、远离恶道如果有人行为举止一向不够检点,现在很害怕自己会堕入三恶道,那么就应该受持此斋戒。 《十善戒经》说,持八关斋戒的人,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阿修罗道众生,善恶夹杂,也可以列入恶道)。 五、福报优厚如果有人担心因世乱米贵,会遭受饥饿之苦,那么就必须受持斋戒。 《佛说护净经》上说,一天持此斋戒,即可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 六、成就迅速如果年高体弱,恐怕将不久于世的人,或者身陷牢狱,性命朝夕难保的人,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就殊胜的果报,那么应该受持此斋戒。 八关斋戒的持法,只以一日一夜为期,时间很短,但功德极为殊胜。 经上说,优陀羡王夫人,病已垂危,临命终的前一天求受八关斋戒,死后即刻得生天上。 七、来世贵尊若有想求来世贵尊的,则应该受持斋戒。 《佛说普达王经》说,一个国王的随从,曾随国王斋戒一天,死后便转生为王子。 八、得生天上要想来世求生天界的,应该受持此戒。 经上说,有一天女,相貌极为庄严,容颜超群,天人见了都赞叹不已。 释提桓因便问天女过去曾作过何种善事而获得此种福报。 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语回答说: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上,获此端正报。 九、往生助缘想要求生净土的人,应该受持此戒。 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一日夜八斋戒,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国土,定能获得中品中生。 十、临终欢乐《药师经》说,受持此斋戒的人,凭此种善根,如果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大菩萨来迎接他往生净土。 十一、得相好身如果见佛相好,心生欢喜,想在来世获得这种庄严相貌,就应该持此斋戒。 《长爪梵志请问经》说,有一婆罗门,问佛往昔曾作何种善业而获此种庄严好相。 佛说持八分净戒(即八关斋戒),若能一天一夜,或者常随从师父受持,都能获得此种果报。 十二、成佛道缘想求得速成佛道的人,应该受此戒。 《阿含经》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获得漏尽通,入于涅槃城;若求生四圣法界,也可随愿而成。 (三)受八关斋戒法一、发愿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菩萨众,摄受于我。 (一说)我今归命胜菩提 (最殊胜的菩提觉道。 )最上清净佛法众 (无上的清净的佛法僧三宝,众即僧也。 )我发广大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相结合的愿心。 )自他利益皆成就 (菩提心即自利利他之心。 )忏除一切不善业 (忏悔消除一切恶业。 不善业,即恶业。 )随喜无边众福蕴 (恶业消除,福德聚集)先当不食一日中 (即过午不食)后修八种长养法(受持八戒,能生长、培养善根福德)(三说)二、三皈(得戒体)我弟子某某,惟愿阿阇黎(译为教授师、轨范师),摄受于我,我从今时(此时),发净信心,乃至(直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 (意为从此时发愿,直至成佛。 )誓归依佛,两足胜尊。 (两足:指智慧、福德均具足圆满。 胜尊:最殊胜的、受人尊敬的大导师。 )誓归依法,离欲胜尊。 (归依佛法,可远离三毒五欲。 )誓归依僧,调伏胜尊。 (僧能持戒修行,可调伏烦恼习气。 )如是三宝,是所归趣。 (这样的三宝,是我所趋向归依的。 )(三说)三、八戒(戒相)我弟子某某,净信优婆塞(夷)(出家众称净信沙门),惟愿阿闍黎,忆持护念。 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今天夜半)讫(至)于明旦(明日清晨)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在这段时间内),奉持八戒。 所谓: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食七不香花曼庄严(装饰)其身,亦不歌舞倡伎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舍弃)如是(这些)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 (三说)四、回向我持戒行,庄严其心(净化内心),令心喜悦(法喜充满),广修一切相应胜行(与戒相应的殊胜的定慧行持),求成佛果,究竟圆满。 (一说)我发无二最上心(一乘无上的大愿)为诸众生不请友(不请友:菩萨是众生不需请求便主动相助的朋友。 )胜菩提行善所行(殊胜的提愿行,是善人所行持的。 )成佛世间广利益(成佛的目的是广泛的利益世间的众生。 )愿我乘是善业故(乘:依仗。 善业:善因。 )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饶益:利益)解脱众生三有苦 (三有:即三界。 解救众生出离三界火宅。 ) (三说) 发布时间:2025-06-25 12:32:11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