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阿含经卷第二(六) 内容: 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 值真知识。 调御圣法。 知如真法。 知苦如真。 知苦习. 知苦灭. 知苦灭道如真。 如是知如真已。 则三结尽。 身见. 戒取. 疑三结尽已。 得须陀洹。 不堕恶法。 定趣正觉。 极受七有。 天上人间七往来已。 便得苦际。 若不知见者。 则生烦恼. 忧戚。 知见则不生烦恼. 忧戚。 是谓有漏从见断也。 云何有漏从护断耶。 比丘。 眼见色护眼根者。 以正思惟不净观也。 不护眼根者。 不正思惟以净观也。 若不护者。 则生烦恼. 忧戚。 护则不生烦恼. 忧戚。 如是耳. 鼻. 舌. 身. 意知法。 护意根者。 以正思惟不净观也。 不护意根者。 不正思惟以净观也。 若不护者。 则生烦恼. 忧戚。 护则不生烦恼. 忧戚。 是谓有漏从护断也。 云何有漏从离断耶。 比丘。 见恶象则当远离。 恶马. 恶牛. 恶狗. 毒蛇. 恶道. 沟坑. 屏厕. 江河. 深泉. 山岩. 恶知识. 恶朋友. 恶异道. 恶闾里. 恶居止。 若诸梵行与其同处。 人无疑者而使有疑。 比丘者应当离。 恶知识. 恶朋友. 恶异道. 恶闾里. 恶居止。 若诸梵行与其同处。 人无疑者而使有疑。 尽当远离。 若不离者。 则生烦恼. 忧戚。 离则不生烦恼. 忧戚。 是谓有漏从离断也。 云何有漏从用断耶。 比丘。 若用衣服。 非为利故。 非以贡高故。 非为严饰故。 但为蚊虻. 风雨. 寒热故。 以惭愧故也。 若用饮食。 非为利故。 非以贡高故。 非为肥悦故。 但为令身久住。 除烦恼. 忧戚故。 以行梵行故。 欲令故病断。 新病不生故。 久住安隐无病故也。 若用居止房舍. 床褥. 卧具。 非为利故。 非以贡高故。 非为严饰故。 但为疲惓得止息故。 得静坐故也。 若用汤药。 非为利故。 非以贡高故。 非为肥悦故。 但为除病恼故。 摄御命根故。 安隐无病故。 若不用者。 则生烦恼. 忧戚。 用则不生烦恼. 忧戚。 是谓有漏从用断也。 云何有漏从忍断耶。 比丘。 精进断恶不善。 修善法故。 常有起想。 专心精勤。 身体. 皮肉. 筋骨. 血髓皆令干竭。 不舍精进。 要得所求。 乃舍精进。 比丘。 复当堪忍饥渴. 寒热. 蚊虻蝇蚤虱。 风日所逼。 恶声捶杖。 亦能忍之。 身遇诸病。 极为苦痛。 至命欲绝。 诸不可乐。 皆能堪忍。 若不忍者。 则生烦恼. 忧戚。 忍则不生烦恼. 忧戚。 是谓有漏从忍断也。 云何有漏从除断耶。 比丘。 生欲念不除断舍离。 生恚念. 害念不除断舍离。 若不除者。 则生烦恼. 忧戚。 除则不生烦恼. 忧戚。 是谓有漏从除断也。 云何有漏从思惟断耶。 比丘。 思惟初念觉支。 依离. 依无欲. 依于灭尽。 起至出要。 法精进喜息定。 思惟第七舍觉支。 依离依无欲依于灭尽。 趣至出要。 若不思惟者。 则生烦恼. 忧戚。 思惟则不生烦恼. 忧戚。 是谓有漏从思惟断也。 若使比丘有漏从见断则以见断。 有漏从护断则以护断。 有漏从离断则以离断。 有漏从用断则以用断。 有漏从忍断则以忍断。 有漏从除断则以除断。 有漏从思惟断则以思惟断。 是谓比丘一切漏尽诸结已解。 能以正智而得苦际。 佛说如是。 彼诸比丘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漏尽经第十竟(千六百二十一字)。 发布时间:2025-07-09 10:42:09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