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 内容: 先讲千手千眼。 怎么会有一千个手呢? 这是念〈大悲咒〉修行所证得的威德神通这种的相。 你说:“修大悲陀罗尼,才能得到千手千眼;这千手千眼,有什么用呢? 我们每一个人有两只手,有两个眼睛,已经很好了。 两只手,可以拿东西,两个眼睛,可以看东西;要那么多眼有什么用? 要那么多手干什么? 这研究起来,现在是科学时代,这么多手,没有用的,这么多眼睛,也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要是嫌多,就不需要修大悲法。 我现在把“千眼”先解释解释。 你有两个眼睛,你把这两个眼睛闭上,就看不见东西,你若睁开才能看见。 你若有一千个眼睛,把这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把那个眼睛睁开,换一换,你看! 这不是妙法吗? 你把这个眼睛闭上休息休息,又睁开两个眼睛,不单两个眼睛,而且有千眼那么多。 这个千眼,所谓“千眼照见”,我们的眼睛,只可以看十里路、二十里路,你用望远镜看一百里路,再望远了,恐怕就目力达不到。 你有千眼,就怎么样呢? 百里、千里、万里,都可以看得见,尽虚空、遍法界,不用看 television (电视),你就可以知道,喔! 那两个太空人在月球上走路,你说这妙不妙? 你现在要藉着 television,才能看得见人到月球里;你若有千眼,不用television,就可以看得见。 不单不用television,也不用你去安装天线,也不需要给钱。 这省了多少事! 你说有一千个眼睛不好吗? 现在你知道好了吧? 不单这样子,你这个千眼,前边能看见后边,后边又可以看见前边。 所以虚老的诗上说:“脑后见腮擎鹞子,顶门具眼捉飞熊。 ”在脑的后边,有眼睛可以见到自己的腮帮子。 你自己看不见你自己的面;但是你若有千眼的话,后边可以看到前边,你自己前边,又可以看见后边,可以看见你自己的面目是什么样子的? 不单看见面,也可以看见你肚里头有什么。 你肚里头有几条懒虫? 几条死虫? 这一看就知道。 外边可以看到里边,里边可以看到外边,就像玻璃镜子似的。 我们在玻璃里边,看见外边墙;你若是得到千眼,你肚子就像玻璃似的。 玻璃肚子,玲珑透体,里边的、外边的,都是没有隔碍,你肚子里边有什么,都可以看得见。 你心是什么样子? 你肚里想说什么话? 用眼睛一看,哦! 你里边 machine,那个机器怎样动弹? 想要说什么话? 想要起一个什么念头? 一看就知道。 你要不要千眼? 现在你知道了,你是不是还认为你有两个眼睛就够了? 恐怕现在知道不够了。 千眼就有这样子的妙用! “千手”也是这样。 手可拿着东西,你不要说旁的,我们现在就讲拿钱。 你有两只手,可以拿十万块钱;我有一千只手,就可以拿一万万块钱在手里攒。 你拿不了这么多,我就拿这么多,你说这不是妙啊? 譬如分苹果,你一个人可以拿多少苹果,随便你拿。 啊! 你有一千只手,就拿一千个苹果,你有二只手,只可以拿两个。 你看! 这是不是有用呢? 但是,这不是就这个小用处,这不是像小孩子,来争着吃,好像我们到果式的家里,她那个小女要吃小桃,like(欢喜)小的。 所以这个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能有千手,是救人的。 譬如有一千个人掉到海里,你有二只手,这只手救一个,那只手救一个,只可以救两个人。 若有一千只手,把一千只手往海里一伸,就可以把这一千个要淹死的人都给提上来。 你说这一千只手有没有什么用? 救人啊。 所以“千眼照见,千耳遥闻,千手护持”,千手是护持众生的。 哪一个众生有什么苦恼,你有一千只手,就伸一只把他救出苦海;若就两只手,你救不了那么多人。 所以观世音菩萨的千手千眼,就是预备救人,不是预备偷东西的。 你要听清楚! 不是到那儿偷苹果,说我到苹果树上,可以有一千只手,偷一千个苹果。 不是的! 这一千只手、一千个眼睛,究竟从什么地方来的? 我方才不是告诉你们,就从〈大悲咒〉里生出来的? 你只要念〈大悲咒〉、修大悲法、修四十二手。 你看四十二手后边“总摄千臂手”,你诵一遍咒,手就多出来四十二只。 一遍四十二,十遍就四百二十,一百遍就四千二百;你若诵一千遍,就有四万二千只手,也有四万二千那么多眼睛。 就看你肯不肯修行! 但是修行要想有千手千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 若你修这个法,天天不间断用功,天天依法修行,就能成就这种不可思议的妙用。 你要是今天修,明天停止,那是没有什么用的。 你读书,想得到人间的博士,从开始到成功,都要有十四、五年的功夫,何况你修佛法呢? 你若不真真实实去用功,那是不会成就的。 观世音菩萨是最勤的菩萨、最精进的菩萨、不愿意休息的菩萨。 他愿意一天到晚救度众生,不怕工作多,不怕众生困难多,所以可以说是最忙的菩萨;他不是懒菩萨,不是欢喜休息的菩萨,是最勤的菩萨。 他一只手,救人救得少,二只手,救人也救得有限度,所以他就要千手千眼──千手,可以救大千世界的众生;千眼,可以照顾大千世界的众生──他所照顾的众生,都是受苦的众生;他所救度的众生,也是有灾难的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观”,就是观看。 观看什么? 观看这个世界。 世界上什么呢? 音声。 观,是能观的智慧;世,是所观的境界。 观是“能观”,世是“所观”,所观的世间一切众生。 一切众生,在困苦艰难的时候,就想起来。 想起谁来啦? 想起大慈悲父,想起大慈悲母。 大慈悲父是谁? 观世音菩萨。 大慈悲母是谁? 也是观世音菩萨。 想起来怎么样呢? 他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 他一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用千眼──智慧眼看见,用天耳──智慧耳听见;于是乎,就用智慧手救这个众生。 因为众生不是分开有灾难的,若百千万亿众生,同时都有灾难;那么在同时,有百千万亿众生,称念“观世音菩萨”,同时都得到解脱,同时都得到快乐。 因为这样子,所以叫千手千眼观世音。 菩萨就是帮助人的。 你若能帮助人,你就是菩萨;我若能帮助人,我也是菩萨。 你若不帮助人,你就是罗刹;我不帮助人,我也是罗刹。 罗刹和观世音菩萨,正是相对的。 你看罗刹鬼女,也生得很美貌,和观世音菩萨差不多;但是罗刹鬼女就是自私自利! 所相差的,就是一个只知道利己,而不知道利人;一个只知道利人,而不知道利己。 只这一相反。 所以,观世音菩萨相貌很圆满的,罗刹女相貌也是生得不错,但是啊! 心地不同;就是有一念之差,就在这个地方分别。 所以你若想学观世音菩萨,就是去帮助人、利益人。 说:“那我没什么力量,第一我没有钱,第二我不会讲;我怎么利益人呢? ”现在我告诉你:慈悲嘴,你这嘴要慈悲不骂人;方便舌,舌头要做方便舌。 方便舌,不是尽讲是讲非的;若是人家本来有意见,你能用方便权巧的讲话,把这两个人的意见,都给讲和平;调和世间的斗争,调和世界上的战争,这都是方便舌。 “有钱没钱都作德”,有钱也可以,没有钱也可以作德。 你有钱当然是更好一点,没有钱也不必担心,也不用说:“我很穷的,怎么样作功德呢? ”作功德,就是要你存好心、行好事,做一个好人! 所以要学菩萨。 “ 菩萨”是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埵”。 “菩提”叫“觉”,“萨埵”叫“有情”;是“有情里的觉悟者”,也是“要觉悟一切的有情”。 什么叫有情呢? 一切有气血的,都叫有情。 无气血的,也是众生,但是它无情,没有感觉。 虽然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句话说草木无情;可是,草木也是有情的。 不过草木的情,来得愚痴、不聪明。 为什么不聪明呢? 就因为尽做一些愚痴事,所以就变成草木金石──这都是十二类众生之一。 观世音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是不可思议,所以我也讲不出来是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2025-07-09 11:11:4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