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愿法师:明白一项智慧法则——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内容: 我们先来说一桩公案。 大文豪苏轼在参禅的时候,读到一则赵州禅师的公案:赵州禅师年纪大了,赵王来拜访他时,他躺在禅床上,没有下床迎接赵王,而是对赵王说:大王,老僧年纪大了,身体不舒服、所以只能躺在禅床上跟您相见。 听了赵州禅师的话后,赵王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更敬重他了,觉得他是本色修行人,不会趋炎附势,攀缘权贵。 赵王回去以后,专门派手下一们将军送财物给寺院。 将军送财物来的时候,赵州禅师命令弟子们搭衣持具,到山门口排班迎接他。 将军觉得禅师对自己很尊重,非常高兴。 将军走了以后,弟子们觉得很奇怪,就跑来问赵州禅师:师父,赵王来的时候您只是躺在床上见他,可是他的手下过来,您反而到山门口亲自迎接,这是为什么呀? 赵州禅师回答:上等的人来了,我就在禅床上以本来面目跟他相见;中等的人来了,我就在客堂等待他;下等的人来了,我就亲自到山门口去迎接他,免得他心胸狭窄,怪我不尊重他。 苏轼读了这则公案,觉得自己领悟了禅的智慧。 于是,赶紧写信给佛印禅师说:师父,弟子某月某日到金山江天寺拜访您,请您效仿赵州禅师,不要到山门口迎接我,以本来面目跟我相见。 他满心以为佛印禅师会躺在禅床上跟他相见,哪里知道一去就看到佛印禅师搭衣持具,站在山门口对他微笑。 他很生气,对佛印禅师说:师父,你的境界没有赵州禅师高。 我叫你不要来接我,你却不免俗套,大老远胞到这儿来迎接我,你心里还是有来去之相响,如果赵王回去以后,专门派手下一位将军送财物给寺院。 将军送财物你是本色修行人,就会在禅床跟我相见。 听了苏轼的抱怨后,佛印禅师哈哈大关,说了一个偈子: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山门迎赵王;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世界一禅床。 也就是说,你用凡夫的眼光看到找有来去之相,你以为我真的起床了吗? 大千世界都是我的禅床,我还是坐在禅床上跟你相见啊! 你所知道的只是肉眼所见的有形的床,你执著于赵州禅师说的那个才是对的,用分别心,用凡夫的相来看待动和静,就只学到了禅的知识并没有领悟禅的智慧。 南传佛教有位佛使尊者说过:世间的人很害怕牢狱,但他只怕实体的牢狱,不知道精神的牢狱更可怕。 如果你陷在你的那些成见、那些执著、那些固定的思维模式里面,那么就难以出离了。 凡夫众生总是被自己的知识、思想、观念困住,总会执著于相,为五欲六尘所障,活在自我渺小的世界而不自知。 所以,修心转境的第一个人手之处,就是纠正过往种种错误的观点,重新树立正确的知见,也就是要明白一项非常重要的智慧法则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 前面我们讲过,人类一切文化其实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处理好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心的关系。 然而,在处理这三种关系时,凡夫众生却存在很多误区。 原标题:大愿法师世间万物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转自微信公众号:怀化洪江药王寺 发布时间:2025-07-09 14:54:45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