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愿法师:我们要怎样去“深入缘起”? 内容: 我们要由业感缘起到阿赖耶识缘起,再到真如缘起,再到法界缘起,这个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去深入缘起。 深入缘起是四个字而已,一句话而已,具体怎么做呢? 你一定要知道,这个空性是不可证的,你要从另一边用功。 这个空也不可描述,凡夫的识境也思维不到,你怎么绞尽脑汁,你越想越远,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她是空,所以不可修,那怎么办? 你从另一边来修,你从缘起这边来修,修缘起而显空性,这个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修法。 修行就是这样子的,一定要知道,你不要蛮干哦,凡夫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所以你的身和心是相对的。 你的心里有障碍的时候,心里根本没法安住的时候,怎么办? 去修身。 把你的身体净化,你的心也就清净下来了。 另一个方面是你的身有障碍,怎么办? 从心那边修。 反正你转一个弯,有圆融的智慧就对了。 同样的,你要成就怎么办? 不是直接说怎么样去证空性,空性不可证,你用凡夫的识境不管怎么搞,不可能真正成就的,你从缘起上来修就对了。 首先是什么缘起? 最浅的是什么缘起? 业感缘起。 我们凡夫总执著外境是实有的,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实有的。 最浅的就告诉你 :一切都是因果业力。 你造了业因,现在感果,身体也好,外境也好,这一切都是业力招感的,这是业感缘起。 你过去种了什么因,缘分成熟了,现在现什么果。 你证得业感缘起就把这个执著万物实有破掉了,然后你就入正见了。 业感缘起还是在看外在的东西多一点,境界多一点,更进一步要深入到什么? 深入到阿赖耶缘起,阿赖耶缘起体现的其实就是相依缘起,相依是什么? 内识、外境互相依存。 所以你要知道,因果业力怎么起的? 因为你起心动念。 你起心动念怎么来的? 因为凡夫是有八识境界(阿赖耶识),然后前七转识,你要这样来修。 所以当你成就阿赖耶缘起的时候,就更高的缘起了,就超越了业感缘起,显出一层空。 更进一步你要修真如缘起,真如是什么? 讲的是什么? 真如缘起讲的是一个相对缘起,就是法性跟心性相对。 心性是凡夫的识,法性是如来的智,心性是有漏的,法性是无漏的,心性和法性是相对的。 这样来就更细、更加往内了,更加往更高的缘起了,然后又显空,层层证缘起,层层显空,这样才是深入缘起。 更进一步就是法界缘起了,法界缘起能够真正地成就,就能够成就事事无碍境界了。 这里面的心行功夫很细,都是具体用功的功夫。 我们讲《维摩经》的时候,后面会参很多的禅宗公案,你就可以知道,原来禅师是这样子的,越来越深,越来越细地用心行功夫,所以才明心见性,才顿悟。 不断地深入缘起来离心垢才能够断邪见、断边见,所以一定要能够在缘起上深细地用功夫。 丛林上有一句话叫做有道无术是僵道,有术无道是妖道,你如果只是说理论上面明白了这个道,其实你还是在凡夫的智境,你一定要从缘起上来成就事事无碍。 所以也就是说,你不要把工作生活和修行打成两截。 用世间法来说,有些人说: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懂得那么多的道理,我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啊? 为什么有些人已经读到博士后了,但是他还是工作也不顺利,各方面都不如意呀? 因为你只有僵化的知识,事到临头还是不会选择的人,当然就过不好这一生了。 往往都是知识和道理上我们都懂,但是要怎么做呢? 不知道。 要怎样去做,证悟的光明和自由才能够来到我的内在? 这就是我们《维摩经》要重点讲的了,方法就是四个字深入缘起。 否则的话,我们不但是卡在无知里面,而且我们也卡在对知识的执著导致的局限里面,卡在观念里面。 ----节选自大愿法师《红尘悟菩提维摩诘的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原文标题:我们怎样去深入缘起?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愿法师 发布时间:2025-07-11 13:16:53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