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譬喻第二 内容: 诸佛如来福德智慧,本来圆融无碍,真实一如。 非离非合,非色非空。 但以初机浅学,莫能领会,今借镜子譬喻,而详释之,俾利根之士,一读明了。 譬如一大圆镜,悬置高堂,任众人观之,悉见其中色相,物物现成。 虽则物物现成,而当体了无所得。 [色即是空]虽当体了无所得,而其中物物现成[空即是色]诸佛如来福德智慧,亦复如是。 须知金刚经,如专说镜体光明,表现释迦如来圆融无碍般若之法身。 要人内外放下,莫著色相,方能契入。 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弥陀经,如专说镜中色相,表现阿弥陀佛清净微妙福德之庄严。 要人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极乐,方得受用。 故云,极乐国土,七宝庄严。 若能如是领会,说般若性中,当体即有亦得,当体即空亦得,当体非有非空亦得。 何以故。 原非二物故。 非但不须合,亦且分不开。 此正所谓般若者,乃净土之般若也。 又净土者,乃般若之净土也。 净土若无般若,则净土失其光照,何能显其净土。 故弥陀经云,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者,此正表现阿弥陀佛,亦有圆融无碍般若法身也。 又般若无净土,则般若失其庄严,般若若无庄严,不合诸佛如来菩提实相中道,而与二乘偏真何异。 故金刚经,世尊处处指归菩提实相中道,恐人落于断常二见。 观此可知释迦如来,亦有清净微妙福德庄严也。 发布时间:2025-07-15 10:46:48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