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宽见法师:如何正确听闻佛法——补充资料 内容: 下面讲我们听闻佛法时候正确的行为,应该具有、受持的行为,不正确的行为和不应该去做的事情:一、首先是不正确的行为。 我们听法的时候要避免几种不正确的行为。 1、避免三种过失,很重要啊! (1)耳不闻如口覆过,也就是耳不闻如覆器之过。 什么意思呢? 虽然说坐在这里头,但是我们的耳朵却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就像一个杯子把口朝下,还接得了水吗? 你倒水还倒得进去吗? 这叫耳不闻如口覆之过,如覆器之过。 覆器,颠倒过来口朝下。 (2)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我们对佛法只是表面了解听闻,但是没有记持于心,没有意持于心在心里牢记,只是表面来听了,听了就完了,我们大多数人都会经常犯这样的过失,听完后毫无印象,这就好比漏器,这个杯子里面有洞,还接得住水吗? 接不住水,不管倒多少的智慧甘露进去,它也接不住水,这是意不持如漏器之过;(3)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夹杂着种种烦恼,听法的时候是为了个人的名闻利养,带着贪嗔痴等五毒的妄念来这里听法,那么这样你听到的佛法,也会成为毒药。 就好比你这个器,你这个杯子里面没洗干净,有脏东西,你再倒干净的水进去,也会成为脏水,所以也必须要断除这种过失。 2、还有六垢,六垢是什么呢? (1)傲慢。 到这儿来听闻佛法带着傲慢和比较之心来听闻佛法,你也听不到任何东西的;(2)没有正信,带着怀疑,不信佛法,到这里来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佛说的难道就正确吗? 没有正信,那么你在这里也不会有什么收获;(3)没有求法之心。 今天去迎请的时候,为什么要求法? 法不求不说,因为你没有求法之心,你也决定得不到。 噢! 让我来听,我就听嘛! 那你也得不到啥,因为你没有求法之心,带着吊儿郎当的态度,你是听不到任何东西的,不会有任何收获的,所以一定要带着恭敬求法之心;(4)外散乱。 我们这个六根逐于六尘,因此散乱于六尘,为外界种种的声音和景象所迷惑,心里还想着家里的、工作上的事情,这些就属于外散乱,这样你也很难有真正的受益;(5)内收。 内收是什么? 昏沉,我们的心收紧了,很多人也会有这样一个毛病。 内收,他的心没有向外,对内收进去了,对外毫无知觉,包括我们所讲述的佛法,也无任何知觉,这属于内收;(6)疲厌,非常疲倦。 比如说种种的说法环境安排得不恰当:时间长了或者饥饿、口渴等等,包括我们内心的不清净,也会生起厌烦心和不愿意听法的这些想法,这些都应该要排斥。 所以应当弃之,应当排斥这样一种不正确的闻法行为。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过去诸佛菩萨为了听闻一句佛偈而宁舍生命,做种种的苦行,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以上三过六垢是属于不正确的闻法行为。 如果一下记不到,记多少是多少,这是一定要调整观察自己的心。 现在跟所讲的这些有没有符合的地方,如果有马上忏悔,然后升起相反的向善的心。 二、正确的行为。 1、依止四想:(1)《华严经》云:善男子,你应该把自己当做是病人,看成是病人想,我们到这里来,为什么到这里来,我是个病人。 而不是到这里来,我很牛,你听不到佛法;(2)把法当成是妙药良药。 到这里来求法、求药,求智慧的药;(3)把善知识或讲法的法师当做是名医、良医想。 我要求药谁能与我药,只有良医能够与我药,把善知识当良医想;(4)把精进修持当治病想。 求到药之后,该怎么办? 吃下去。 如果不吃,再好的药也没有用。 清净修持做治病想。 2、具足六度,即六波罗蜜。 怎么样具足六度? 这也是我们的窍诀,你在这里听闻佛法,就能同时修六波罗蜜。 (1)我们一切所行威仪如法。 迎请、法坐威仪呀,能够不伤害众生,对法师生起恭敬及正信,不昏沉、不散乱,闻法之前先为大家做准备呀,摆鲜花呀,种种的供养啊这就属于布施度;(2)保持恭敬的威仪。 如法地持戒,这属于持戒度;(3)安忍。 讲法时种种的条件,属于忍辱度;(4)断除对善知识和正法的邪知邪见,满怀信心和喜悦之情,满怀求法之心来闻法,这属于精进度;(5)心不散乱,专注于所听闻佛法,正确思维其意,这属于静虑度;(6)提出问题,解除疑惑。 这属于智慧度,般若度。 闻法者应当具足六波罗蜜,具足六度。 3、依止其余威仪。 我们在听法,不威仪的事情有哪些呢? 比如说讲经说法,不恭敬不给说法,这是佛经里要求的。 当然应当讲正法,不讲外道法,教你怎么样算卦,教你怎么样看风水,这不属于正法。 无病而覆头没有生病带着帽子,这属于不恭敬,持杖、持兵器,带着刀枪、带着棍子这属于不恭敬。 《本生传》经中讲,应当坐于下位,具备恭敬温顺之仪,以喜悦的神情观视法师,如饮语甘露,专心闻法,这就属于威仪。 应当断除一些不恭敬的威仪,这是我们佛经传统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5-07-20 13:37:5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