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学常识:七圣财是指什么_七圣财是什么意思 内容: 都说财乃身外之物,金钱、房子、车子凡夫看重的这些有漏之财,如水泡般虚幻,总有一天会耗尽。 但七圣财 是个例外,生能带来,死能带去,是圣者最喜欢的财富,能为生生世世带来快乐。 七圣财,也叫七德财、七法财,是七种殊胜的圣法:信、戒、惭、愧、闻、舍、慧。 释迦牟尼佛在《宝积经》等经典中都讲到七圣财。 云何圣财? 谓信、戒、闻、惭、愧、舍、慧,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 《宝积经》云何七成法? 谓七财:信财、戒财、惭财、愧财、闻财、施财、慧财。 为七财。 《长阿含经》有七圣财,所谓信戒惭愧多闻智慧舍离故,故名圣人。 《涅槃经》信财戒财,惭愧亦财,闻财施财,慧为七财。 《法句经》信心财七圣财里面第一个是信财,信仰智慧、信仰佛陀、信仰真理,这是一种人生的财富。 信心,要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 佛陀也曾说,弟子们对我的教言,不要因为我是佛陀就全盘接收,你可以进行再三观察,就像锤炼黄金一样,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得到纯正无杂的正见。 通过凡夫坚定的信心,佛陀果地的功德才能印现到我们的心里,把我们内在本性的法身引发出来。 佛就在你的信心里,极乐世界也在你的信心里,一念信心就能超越十万亿佛土。 持戒财持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想拥有持戒财的人,至少要受皈依三宝的戒,然后根据自己的力量,受一分戒或者多分戒,这样就能具足菩提心等更上层的功德。 戒就像一艘船,佛以戒来度我们,我们听佛的话、守佛的戒时,戒的功德力就会现前,我们当下就是和佛在一起。 和佛在一起,就是和圆满的智慧在一起。 戒的体来自于佛陀,戒就是佛的身体的妙用,受佛的戒就是跟佛接轨,一声声能持,就是一次次接轨。 从智慧上来说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从戒上来说多受一分戒,就多得一分佛的加持。 受的戒越多,得的加持也越周密。 戒律持得越好,我们身心的安全级别就越高。 多闻财多闻的,不是世间闲书杂论,而是与解脱有关的因果、四谛等真理。 佛陀对我们的恩德就是因为佛开口对众生说法,如果佛出世、成道,但没有说法,对我们众生来说就是很大的损失。 佛一开口说法,法就周流在三界,就能令众生得解脱。 对于我们佛弟子而言,法是最重要的。 只有听经闻法才能开发智慧,启迪信心。 有了法我们才能够去践行,践行佛法才能够证得佛法。 布施财布施分为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 财富从布施中来,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 佛经里告诉我们,有福报的人,财富从各个地方都会往外涌出来给你;没福报的人,哪怕你去偷,你去抢,都得不到。 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相信因果。 为什么佛叫我们布施? 当你布施的心一打开的时候,就充电充满了,叫舍得。 命里没有福,外面是不会显现福的。 当你舍心一打开的时候,这个世界里最正面的东西就会进入我们生命里。 向别人布施的时候,你内在悭贪的因消灭掉了,成就了以后富贵的果报。 知惭财惭愧心是佛弟子修行的底线。 我们对这个世界看得越清楚,对自己就越生起惭愧和忏悔之心,印光大师就自称为常惭愧僧。 知惭之心,这是一种光明的心态。 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错误、罪业会生惭的心;另一方面别人功德很大,我们没有修功德,也会有一个惭的心。 有愧财愧是什么? 比如说别人对我们有恩,我们不懂得感恩图报,后来知道了,心中就会有愧。 惭和愧的具体含义是有些不同的。 愧也是一种光明的心态,一个知惭知愧的人就不会很骄傲,因为谦虚是与道相应、与诸佛菩萨相应的。 定慧财第七个财,是定慧财。 戒定慧三学中,戒是基础,我们内在烦恼的降伏,最主要的武器就是戒。 通过持戒人越来越平静,就会得定,最后由定生慧,彻底地断除烦恼。 佛陀曾说:我的心是粮田,我用戒定慧耕耘,产生智慧的果实,分享给这个世界上的众生。 我们佛弟子修行,持戒、修定、开智慧,这是真实的功德。 通过戒定慧熏修,转凡成圣,这才是生命的庄严。 发布时间:2023-06-27 14:09:5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