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宣化上人:要对众生有利益我虽死不辞 内容: 庙上的方丈和尚是常仁大师,他就是在冰天雪地,守孝六年的王孝子。 守孝圆满,四十八个屯的父老兄弟联合起来给他造庙,庙的名字叫“三缘寺”。 怎么叫三缘呢? 因为他们有三个人修这个庙;大师兄就是王孝子,二师兄是孟老修行(常智大师,上人的师父);三师兄叫什么名字,我忘了。 庙上有四、五十个和尚,有时十几个,有时三十、四十。 我到庙上常住的时候,方丈和尚可能到外面化缘,那时没有在庙上,所以没人认识我。 他们看我只不过是一个穷人,我生来就是一副孤寒的样子。 可是我人穷却不贪,什么都愿意舍给别人;而且是暗地里舍,不愿意叫人知道。 我说:“我认识方丈和尚。 ”大家都很高兴的,很欢迎我来。 出家以后,做什么呢? 做苦行。 我做的苦行和你们不同,你们打打字、念念经,或者是其他的工作。 三缘寺在乡下,是一座很大的庙;光扫庙的院子,也要扫一个钟头。 我和旁人的思想不一样,行为不一样,处事也不一样。 思想怎么样不一样? 旁人都是愿意自己得到利益、好处,我是自己的事情,我不愿意得到什么利益;要对众生有利益,我虽死不辞。 行为,我所做的事情,一般人不一定认识,我也不愿意叫人认识我的行为;处事,我所要做的事,旁人都不愿意做,譬如我做沙弥的时候,专门收拾厕所、倒痰罐子、扫地。 洗厕所,是我在庙上第一个工作。 那个厕所不是现在的厕所,是在地下挖个坑,那味道是很“香”的;所以需要有人清洗,把屎尿拿到别处。 我天天做这个厕所的工作,收拾完了,就觉得自己身心清净。 你们各位比丘(尼)、沙弥(尼)、优婆塞(夷),想要学我,就要先学着收拾厕所。 谁会收拾厕所,不被厕所的境界所转,那就有点办法了。 除此之外,譬如煮饭、作菜、烧茶水,没有人做的事情,都由我来做。 好像住在丛林里,一般人四点钟起身,我两点钟就起来了,做我所应该做的工作。 先在佛前点灯,大众将要上殿前,把佛前的香上好。 当天如果要念香赞,先把香炉点燃,让方丈和尚好上香;若不念香赞,就不必。 香灯就是管理佛前的清洁工作,出家人叫香灯师,在家人就叫香灯的居士。 下雪的时候,我会早一点把路打扫干净,方便大家上殿。 我做这些工作很久,没有让人知道是我做的。 我做早课,总是早早起身,上殿等候;每次都是先到五分钟,没有一次迟到。 我从出家,一直到现在,都用忍耐行事。 我到外边参学时,无论做早晚课,或讲经说法,或听经闻法、上殿过堂,没有落后过一分钟,都是提前先到,这是我过去的情形。 发布时间:2025-07-26 09:41:2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