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复郭汉儒居士书 内容: 三尊佛,释迦施无畏印,右手仰掌在怀,左手俯按左膝。 药师佛,弥陀佛,手印相似。 药师是大三昧印,右掌在左掌上。 弥陀是弥陀印,左掌在右掌上。 佛像折绉,当用熨斗下铺桌毡,将佛像放桌上。 一人两手令伸平,一人执熨斗熨之。 床上毡万不可用。 或用长纸铺几层亦可。 熨斗用净火加香。 底柄须揩干净。 不可太热,太热则佛像受伤,但熨伸即已。 现在西洋战事剧烈,若不即结束,则将延于吾国。 凡中外各国强弱不一,其受害固皆同等。 非败者受害,而胜者得利。 按实而论,被人杀者固可怜,专杀人者更可怜。 彼止知目前,则胜者似乎得益。 若并来生后世看之,杀人者比被人杀者苦深万倍。 惜世人皆不知也。 清凉山志,载隋代州赵良相,家资巨万,生二子,长曰盈,次曰孟,盈强孟弱。 其父将终,分家资为二,孟得其上。 父死,盈尽霸孟之家业,但与孟园房一所,孟佣力自活。 未久盈死,生孟家为子,名环。 又未久孟死,生盈家为盈孙,名先。 环为盈家之仆,先欲朝五台,命环随行。 环知其伯霸产事,思欲杀先,幸得其便。 行至五台僻处,持所匿刀谓先曰,汝祖霸我家业,令我世穷,我今杀汝以泄愤。 先疾走,环追之,入一茅篷。 一老僧止之曰,此处不可行凶。 环曰吾杀怨耳。 老僧令坐,各与一杯茶饮之,遂知前世事。 各哭起来,遂在山出家。 倘各国皆见前后世事,还肯专以杀人为强国之要政乎。 山门,按义当作三门,乃三解脱门也。 一门而具三义,一空解脱门,二无相解脱门,三无愿解脱门。 由三解脱门,直入涅槃宝殿故。 由空故无相,由无相故无愿也。 了知一切诸法,当体即空。 则空有均不可名,故无相。 无相则无执空执有之心愿也。 提倡佛学,当以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本。 能如是,则于世出世法均不悖。 否则尚是名教罪人,何堪学佛,以望了生脱死乎。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佛戒经中之略戒。 文昌阴骘文引用之。 惟知阴骘文有此语,不知其来也远。 末世学佛,所宜注重者,在知因果,与修净土。 以知因果,则不敢自欺欺人,作伤天害理,损人利己之事。 修净土,则虽是具缚凡夫,便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诸余法门,皆须烦恼断尽,方可了生脱死。 否则纵令大彻大悟,有大智慧,大辩才,晓得过去未来,要去就去,要来就来,尚不能了。 况具足烦恼者乎。 昨接贵地佛教会航空信,知甘地亢旱,与陕无二,不胜感伤。 贵会三七日已满,尚未得透雨。 魏慧滋以灵岩山僧,皆真实修行者。 然灾相甚大,只好尽心力而为之。 其得普雨与否,不能逆料。 慧滋航空信,亦于午后收到。 即函令灵岩,于十六日请二十僧,念观音圣号七日,求为各旱区通下普雨。 二十人按例须二百元,由光代贵会出,不须寄款来。 贵会宜普告当地人民,同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 不必多作仪式,但以念菩萨功德,为岳渎灵聪回向增长威福。 为诸孤魂回向往生西方,较为有益。 即祭神祇,亦勿用荤腥。 事事以诚敬为本,不在仪式之好看也。 发布时间:2025-07-28 09:41:14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