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体恒法师:佛教的命运观 内容: 很多人推究世界的本源,找不到答案,于是就认为有个超自然的神灵在起着支撑与主宰作用,于是顶礼膜拜,认为命运完全不在自己手中。 遇到些问题就自甘认输,以为命该如此,这是悲观主义的思想。 还有些人,自认为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因果报应,人死如灯灭,所以什么也不畏惧,任何恶事都敢去做,这是极端唯物主义者。 佛教并不否认命运的存在这里所说的命运是指现实人生中所面对的各种各样的境遇和状况。 大千世界,绚烂多彩,人与人千差万别,有富贵贫困之分,有聪颖愚笨之别,有健壮体弱之异,所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这一切在佛教看来都不是命中注定的,它们的改变与否完全在于我们的一颗内心。 佛教认为一切造作和活动,都会像种子一样,储藏在每个人的生命体内,并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出来,这就是佛教的业报思想。 决定我们命运的是个人的业力,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善恶行为。 既然业力决定人生,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心中的一个念头负责。 从这里推理,可以说人的命运是完全能够改变的,命运就掌握在每个人的手中,我们没有理由听天由命。 正是业力的创造性,才赋予了我们生命,以及自由和希望。 没有业力之说,一切改变就无从谈起。 佛教的命运观是很伟大的,它非常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的发挥。 佛教对命与心的态度,以及业报的思想,对我们的现实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为他否定了主宰人命运的上帝或神灵,否定了悲观的宿命论,同时也否定了极端的唯物主义。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主宰我们的上帝和神灵,我们人生的升降、沉浮,都决定在自己手中,决定在自己的心念之中。 我们要积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不责怪他人和社会,不埋怨外在的环境,因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因果对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的行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看你做不做、为不为。 所以在对待命运上,我们要认清自己的现实生存环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 接受现实,既安于环境,又保持上进的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也就是既不要悲观,又要勇敢面对。 从而发挥你的主观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继而改变你所不满意的环境。 此时,命运就像熟悉的汽车一样在由你驾驭。 发布时间:2025-08-09 11:36:32 来源:生食主义 链接:https://www.shengshizhuyi.com/article/33450.html